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氏春秋》一书,现存东汉高诱注,并有元、明旧刊本十多种。清代以来,系统校理此书或择要训释者不下百余家,但至今尚难通读之处也还不少。今仅就重读所及,挑选一些内容略作札记。  相似文献   

2.
整理与诠释我国古代典籍,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遍校众多版本,广集各家异说,考证辨析,得出明确结论的这一颇为“传统”的整理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成果,但其工作周期较长,对于整理者的学识与能力要求较高,当前,运用这种方法的学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并不很多。傅亚庶先生的《刘子校释》和方向东先生的《贾谊集汇校集解》,较好地发扬了自乾嘉学派以来整理古籍的优良传统,本刊组织了两篇书评予以推荐。需要指出的是,傅先生和方先生都是不到50岁的中青年专家,他们的治学方法值得广大青年学者借鉴。  相似文献   

3.
同学友陈奇猷同志几十年来从事《吕氏春秋》的研究,我早有所闻。1984年春在《上海出版工作》第4期上看到《孙楷第先生谈〈吕氏春秋校释〉》,孙先生说陈奇猷同志的书“实是五十年来唯一仅见之第一流著作。”后来收到陈奇猷同志的赠书。读过之后,深感吾师孙子书(楷第)先生的评语是恰如其分的。 陈奇猷同志的《校释》所以有这样高的成就,我认为一方面是他继承了我国历史上宝贵的遗产传统的训诂、校勘之学,又能博览和精通典籍。他对先秦的学术思想有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吕氏春秋》是杂家,先秦的许多学派都有所反映。高诱等人只知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往往是讲不通的。这是陈奇猷同志的博古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重  相似文献   

4.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惟一子书,在先秦诸子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鬼谷子》自陶弘景注以来,直至清俞樾乃有对其字句校释者,清末民初,常宁尹桐阳、番禺俞棪继踵之,解决诸多疑难.然仍有不少字句校释未安,致误读误用.今择其要者,举而出之,与海内外学者共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学术史上,以一人或一书而发展成为专门的一门学问者,并非罕见,尤其近来的学术界,似已成为一种风尚。但其中有些并不为大多数学者认同。而以《水经注》作者、北魏郦道元名字命名的“郦学”,以其研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参与学者之众多,确乎当之无愧。晚明学界思想渐趋自由开放,学人开始将视野逐渐放宽到儒家经典之外,《水经注》一书开始受到重视,并由此书发展成为一门内容宏富的专门学问——郦学。及至晚清至民国间,郦学进入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阶段,众多一流学者,都曾对《水经注》一书做过深入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成为一代显学,…  相似文献   

6.
原文:博而穷者,訾也;清之而俞浊者,口也.(《荣辱》)杨倞注:洁其身,则自清也,但能口说,斯俞浊也.俞,读为“愈”.高亨:“口”疑当作“厶”,形似而误.“厶”古“私”字.《说文》:“厶”,奸袤也.韩非曰:‘仓颉作字,自营为厶.’”“私,禾也,从禾,厶声.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是“厶”乃“公私”之“私”,“私”疑是“私田”之“私”,二字义亦相通.禾按:高疑“口”当作“厶”.观上古字形,“口”作(?)、(?),“厶”作(?)、(?)、(?),似无由致混.“口”字无需改,即“言语表达”义.《书·说命》“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之“口”即用此义.欲使人认为“清”,应以行为示之,辩说不仅无补于事,反会致害.故杨倞说深得其旨.  相似文献   

7.
郭朋先生的《坛经校释》,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敦煌本《坛经》校注本。虽然存在着不少错误,但它的注释比后来的注本要详赡得多,因此,以此书作为匡补对象有助于问题的集中讨论。本文不但纠正了此书释义上的一些遗留问题,而且结合佛教思想与文学手法,对部分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另外,本文还指出了慧能说法时在文献引用上的疏漏,从而纠正了后人因此而产生的误读。  相似文献   

8.
《巾舞歌辞》校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小鸥 《文献》1998,(4):3-19
巾舞《公莫舞》,又称《公莫巾舞》.其辞全文载《宋书》卷二十二、《乐府诗集》卷五十四.  相似文献   

9.
钟嵘《诗品》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重要的几部大著作之一,而多年来通行之本只有陈延杰先生的《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一种,这个本子比起当年的初版本来当然是完善得多了,但仍然存在两个明显的弱点,一是基本未经校勘,正文所依据的大约是《历代诗话》本,而这个本子并不甚佳;二是注释仅限于注明词语出处,介绍有关诗人的生平、作品及其后代的某些评论,而对钟嵘文艺思想、批评主张的阐述则相当不足,可是我们知道,对古典文艺理论著作仅作知识性的注释是远远不够的,释事而忘义历来是笺注古书的积弊,如果笺注的对象是理论方面的著作,那么这  相似文献   

10.
拙文(后汉书)词语考释》(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5期)曾就《后汉书》的5条词语作了粗浅的考释。本文再奉上词语校释5条以为续篇,所述大致为补前人的不足、与时贤商榷、订补通行辞书的疏漏。为行文方便和便于读者查检,《后汉书》引文的标点一仍中华书局标点本(下称标点本),并标明其页码。管窥之见或未允当,望读者正之。(一)负户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或为地道,冲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光武帝纪上》,页7)惠栋《后汉书补注》说:…  相似文献   

11.
12.
邹大海 《东南文化》2004,3(2):83-85
出土《算数书》“舂粟”一条,前人已经努力但尚未得到正确校勘。本分析了前人校释的得失,利用《算数书》内的其他材料、秦简、《说解字》等献,从客观实际、算理和致误规律等方面进行多方位考察,对该条进行了新的恰当的校释。  相似文献   

13.
孙星衍自年轻时即致力于研读《水经注》,一生不辍。他主要是一位文献学家而非地理学家,故所校《水经注》以文献搜集的丰富、经注校勘的精确、文字训释的突破见长,体现了考据学派的特点,一定程度地推动了《水经注》研究的进展。但他短于地理考证,因学识制约导致的不足,也限制了他在该领域的高度。孙校《水经注》未经刊刻,稿本今存国家图书馆,不外借。国图又藏有清刘履芬誊录本,藉之可窥孙校《水经注》的流传情况、孙校《水经注》之历程、所做工作、特色及成绩。  相似文献   

14.
《异苑》是一部南朝小说,叙事平实流畅,口语性较强。本文是阅读《异苑》的读书札记, 计15条,就词语的校勘和训释两方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自序《小正》旧《题夏小正》,“夏”字后人妄加。王筠云“传文‘小正’字凡四见,《竹书》亦曰‘颂小正’,知此书本以‘小正’名。盖大戴以其书最古,特题曰‘夏’也。”谓此书本以“小正”名,是也。但传数以夏正解经,且曰“夏有煮祭”,迷误已久,题曰“夏”,未必始于大戴也。传大率能达经旨,且属辞古奥,有清人不能通者,非汉人所能为。但已误认“小正”为夏正,必在三正论流行之后,却绝无  相似文献   

16.
《盐铁论》是西汉时期桓宽依据汉昭帝时盐铁会议记录推衍增广而做成,其中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出了汉昭帝时朝野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内政等各方面政策得失的看法,著作中所承载的精神主要体现了盐铁会议的内容,是一部我国古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文化意义的文献,进而受到了历朝历代经济学者的研究和借鉴。在《盐铁论》中,贤良文学代表派的思想主要就是代表当时主流的儒家自由经济思想,坚持以拯救天下为己任,注重社会发展的均衡性,政府在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中主要以"仁"为根本,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经济环境,来之于民用之于民,使百姓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7.
陈伟 《江汉考古》2003,(2):55-60
《唐虞之道》是郭店竹书中的一篇。本在对众说择善而从的基础上,着重作了两件事:其一,对竹简编连的顺序加以调整,如将第13号简移至第3、第4号简之间,第11号简移至第17号简之后;其二,对数处字重作考定,如13号简第2字改释为“戚”,第7号简最后一字改释为“大”,第11号简第一字改释为“妃”,读为“配”。  相似文献   

18.
敦煌写卷《黄仕强传》是一篇著名的唐人入冥故事,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相交融的产物,在敦煌写卷中极具代表性。法国汉学家戴密微(paul Demieville)、柴剑虹先生先后对该文作过考释与校注,于淑健也提出过一些商补意见,但值得商榷和补充的地方仍有不少。故本文尝试再作商补。  相似文献   

19.
《吕氏春秋》一书,现存东汉高诱注,并有元、明旧刊本十多种。清代以来,系统校理此书或择要训释者不下百余家,但至今尚难通读之处也还不少。今仅就重读所及,挑选一些内容略作札记。  相似文献   

20.
现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三四五四的敦煌写本《六韬》残卷,因其为敦煌遗书中仅见的一种较完整的兵书而引人瞩目。特别是历来辨伪学者指《六韬》以伪,此写本的发现与研究当更显出它的价值。该卷本首尾残缺,恰存二百行;卷端上截断裂,故阙九半行;行字不齐,约五千余字。残卷无印章题记,书法颇不佳,前后观之,出一人手;惟第六十五至七十计六行,书势纵逸,雄健中略显肥厚,颇类唐人笔意,当为另一人所书。残卷与宋元丰后《六韬》传本迥异,故一九三七年,王重民先生题为《原本<六韬>》,实则仅《六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