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与周扬、夏衍等,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创建人。在“左联”初期,他们之间的关系还算良好,但到了1932年底却骤起风波,1933年下半年周扬担任“左联”党团书记之后,他们间的矛盾不断爆发,至1936年因“两个口号”的论争而尖锐化,互成仇人。对此,周扬等历来怪罪于胡风的“挑拨离间”。其真相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梅志 《纵横》2012,(3):10-13
胡风是中国左翼文化阵营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鲁迅的学生,曾经受到鲁迅的充分肯定。耿直、易于招怨,但“是可以接近的”,这便是鲁迅先生对他的评价。七七事变之后,胡风在上海创办了《七月》周刊。他说,《七月》不是少数人占领的杂志,相反地,它倒是尽量地团结而且号召倾向上能够共鸣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冯雪峰(1903年—1976年)和胡风(1902年—1985年),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艺理论家,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又同是鲁迅先生十分信任的战友和学生,鲁迅革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建国后,他们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饱尝了无数的屈辱和苦难。冯雪峰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出党,撤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降工资三级;胡风则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头子,判刑20多年。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们与周扬一直处于情感隔膜、思想对立状态,彼此积怨甚深。周扬是造成他们后半世人生劫难的关键人物之一。历史…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广东思想文化持续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各左翼文化团体——“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及其所属“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广州分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广州分盟”、“中国戏剧家联盟广州分盟”等,在上海“左联”理论与行动纲领的指导下,组成了一支集结各方面进步力量的生气勃勃的文化新军,以其鲜明的革命  相似文献   

5.
胡风事件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学常 《百年潮》2004,(11):36-41
重庆的胡风给了延安 一个含混的身影 最早,是鲁迅将胡风与毛泽东联系起来.胡风是鲁迅的学生,一直以传承鲁迅精神为己任;而毛泽东,也始终认定自己"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当时商定的治丧委员会名单里,就有胡风和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1903年5月1日出生于日本大分县。东京大学毕业。毕业后,加入日本共产党,担任无产阶级作家同盟日本无产阶级化联盟的领导工作。1935年秘密坐船到中国上海,在上海,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池田幸子,结为夫妇。他们受到中国化界鲁迅、胡风等的热烈欢迎,帮助发表章,经济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7.
金其安 《江淮文史》2010,(3):125-137
<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参与发起者约50人。成立大会上,推选鲁迅、沈端先(夏衍)、钱杏邨(阿英)3人组成主席团,主持会议,鲁迅作了著名的  相似文献   

8.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左联的成立,不仅标志着中国文学艺术一次革命的飞跃,而且对繁荣文艺创作,培养和团结进步作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曲阳县的田海舫,就是当时左翼作家群体中,一位优秀的青年作家。田海防,原名田俘,又名田寅虎,田翰甫,田守信。1902年出生于曲阳县城内北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5岁因家境贫寒,完小读书失学后,便离家到行唐“广集兴”商号作学徒。1923年经赵南公介绍,到上海“泰东书局”工作。从此,他的命运就和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泰东书局”是30年代上海一家进步…  相似文献   

9.
宁源声 《文史天地》2003,(8):30-30,33
往日读《冯雪峰评传》一书和《凝望雪峰》一文,冯雪峰和胡风在“文革”中没有对周扬落井下石的一则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一想起它,就仿佛有一种正义、豪迈、圣洁的旋律在心灵里不停地回荡。冯雪峰(1903-1976年)和胡风(1902-1985年),都是现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艺理论家,著名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又同是鲁迅先生十分信任的战友和学生,鲁迅革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建国后,他们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饱尝了无数的屈辱和苦难。冯雪峰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出党,撤销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降工资三级;胡风则被打成“胡…  相似文献   

10.
“左联”成立5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同时要纪念左翼“剧联”。“剧联”是紧接着“左联”之后于1930年8月在上海成立的,由于南国剧社、上海艺术剧社相继被反动派查封,左翼剧团联盟改名为左翼戏剧家联盟,这就是“剧联”的正式  相似文献   

11.
周扬自二十多岁就步入左翼革命阵营,担任“左联”党团书记。1937年从上海来到延安,作为文化艺术界的领导人,周扬一直为毛泽东所倚重。在“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周扬一直是中国意识形态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并被称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解释者、执行者。周扬的是非功过,需从历史的氛围来看。在党内政治生活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周扬在思想上的睿智和理论上的卓识是他人难以企及的。但是,当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指导方针存在着严重失误的时候,周扬也难置身事外。他不但竭力宣传执行“左”的理论,而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严重伤文、伤人。经历了“…  相似文献   

12.
“第三种人”苏汶率先启衅20世纪30年代初,以鲁迅为旗帜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与“第三种人”之间爆发了一场论战。“第三种人”与“新月派”、“自由人”不同,他们不是资产阶级绅士政客、学者教授,而是同左联有着很深交往甚至参加过左联的“同人”,他们也曾翻译过苏联的文艺著作,并自称是拥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其代表人物即苏汶。苏汶原名戴光崇,又名杜衡,1926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不久即与就读于大同大学的施蛰存和就读于震旦大学的戴望舒相识。这年3月,他们共同创办了《璎珞》旬刊。1926年正是第一次大革命走向高潮的时期,7月,国民革命…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团体,它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一样,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化运动的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冤案冤狱 潘汉年(1906—1977),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人。1926年11月潘汉年经阮仲一、王弼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1月,他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四·一二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中,他仍坚持在那里,从事革命的文化活动。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潘汉年、夏衍(沈端先)、冯雪峰等联合鲁迅先生成立了左翼作家联盟,潘任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1930年3月2日,迄今60周年。中国新文学从“五四”时期进入“左联”成立时期,文学观念产生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作家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一股主流,即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或称“普罗文学”),它实现了“五四”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央成立胡风专案审查小组,我被派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我于1955年5月16日参加审查“胡风反革命集团”这一重大案件。那天,作家协会的刘白羽同志到胡风家中,配合公安部人员进行搜查。17日清晨.公安部人员把胡风抓走。与此同时,中央宣传部机关负责拘捕两个“胡风分子”:一个是中宣部国际宣传处的工作人员绿原,一个是中宣部宣传处的工作人员李嘉陵(“胡风集团”骨干、作家芦甸的妻子)。当时,我担任中宣部文教干部处副处长,具体分工协助部领导管理文化艺术系统的干部。组织上分派我参与传讯和拘捕李嘉陵的工作。拘捕绿原则由文艺处处长林默涵和国际宣传处副处长胡伟德两同志负责进行。  相似文献   

17.
许水涛 《文史精华》2006,(10):19-26
50多年前的“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曾是一起震动全国、引起街谈巷议、造成重要历史影响的大案。这个事件的背景是什么?涉及到当时文艺界怎样的宗派问题和文坛纠葛?与“胡风事件”有牵连的一大批人的命运又如何呢?《“哀莫大于心不死”的胡风》一文,通过作者与胡风女儿张晓风的访谈,以翔实的材料剖析了胡风和“胡风事件”。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赏识左翼文人胡风的人品才华,对其事业、思想、生活、人际关系等给予细致关心、帮助和教诲。胡风由衷感激,愈发忘我工作。他高傲秉直,平生唯服膺恩师鲁迅,崇拜周恩来。多年后,"因文蒙难"的74岁胡风,狱中惊闻周总理逝世噩耗,如同被情绪寒流冻成了冰雕,久久未动——那些个年代,伟大政治家和率真文人各自"格局"的交集碰撞,至今余音缭绕。  相似文献   

19.
周扬的悲剧     
刚好在建国初期(特别是“胡风事件”前后)迷上文学的一代人(如我),周扬简直称得上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总是那样敬心诚意地聆听他的声音,按他的指导来“校正航向”。历经这运动那运动,直至顶峰运动──文革,脑袋渐渐清楚,迷信彻底瓦解.又复为他的反思感动,为他的结局震惊。由于这种背景,对李辉的长文《是是非非说周扬》自然倍感兴趣。二十多位知情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评说一个人,歧见纷出,是当然之理。但不约而同地都说到“周扬的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有人着重时代因素,有人着重斗争局势,有人着重政治品质,有人着重…  相似文献   

20.
2月27日,由电影《黄金时代》发起的系列跨界对话“黄金沙龙”于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导演许鞍华与作家王安忆,以“爱情去哪了”为题进行对谈,主持人是作家马家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