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渤、日交往中,日方为迫使渤海称藩,既硬说渤海是高句丽的继承国,又编造了高句丽曾“臣属”于己的神话,并强称渤海使为“高丽使”、渤海王为“高丽国王”。这都遭到了渤方的抵制和反对,于是双方间就所谓的“高丽国”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涉和斗争。最后日方不得不在事实面前低头认输,终于放弃了对渤海人的“高丽”称谓。  相似文献   

2.
在渤海国(以下简称渤海)存世的两个多世纪(公元698—926年)的时间里,渤海派使者访日35次,日本派使者访问渤海13次,渤日双方共交往48次。如此频繁的往来,是中日关系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些交往是通过航海来完成的。渤海使者访日启航的港口,经中外一些研究者的考古调查和对文献的考证,认为是渤海东京龙原府(今中国珲春市八连城)境内的盐州(今俄国沿海州波谢特湾的克拉斯基诺古城)。近年来,国外有的研究者对渤海使者访日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探讨了日本接待渤海国使者的外交礼仪,即入境礼仪、入京礼仪和离境礼仪,展现了唐王朝时期的渤日两国以唐文化为基础、友好而顺利的进行外交往来的热情画面.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9月20—21日,"文明自觉论"高层论坛在古都西安举行。此次会议由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会议主题是彭树智先生提出的文明交往与文明自觉理论。彭先生指出,文明的生命在于交往,交往的价值在文明,文明交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文明自觉即是文明交往的自觉,是以人的思想文化自觉为核心、以文明交往自觉活动为主线的人类创造历史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是对文明交往活动的总结和升华,集中体现为交往互动规律的践行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晁中辰 《安徽史学》2007,(3):119-119,107
在中日关系史上,明初"永乐定制"是一件大事.这是因为,自唐王朝灭亡以后,历经五代、宋、元,中日之间的官方交往一直处于断绝状态.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马上遣使赴日,使双方的官方交往得以恢复,并将日本定为15个"不征之国"之一.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的传播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唐代鄮县(今鄞州)成为中日两国交往的海上门户的历史背景及明州港成为日僧出入中国的海路主要门户的情况,对唐宋时期鄞州与日本的佛教交往、与日本佛教的殊胜因缘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对两国知名人士友好交往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当年中日学生共读学校中的友谊团体则鲜有提及。鉴此,本文对一个鲜为人知的大连一中同窗会组织——绿友会,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执着追求者的足迹与心声──《中国西藏山川植被》述评李渤生1993年9月13—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上,我与“小木屋”的主人徐凤翔教授又会面了,当时我任大会秘书长,会务繁忙,与她匆匆寒喧几句未及长谈,她向大会赠送了一本精美的...  相似文献   

9.
李向前 《百年潮》2005,(11):65-71
2005年6月12日至15日,作为中央党史研究室代表团成员,笔者访问了古巴.此次访古,筹备了相当一段时间.由于中古两国近来交往频繁,我国领导人多次访古,古共方面的接待工作需要周密安排.陪同我们的古共官员说,在古共党中央大楼,几乎每月都可以看到中国的部长级干部.可见两国交往的密切.  相似文献   

10.
赵云渤 《文史春秋》2006,(2):F0002-F0002
~~真龙腾飞 志甲天下——发展中的广西中烟工业公司(卷烟总厂)@赵云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