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恒 《史学理论研究》2002,2(3):110-121
所谓希腊化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334-前323年)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时间范围通常认为开始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吞并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为止。  相似文献   

2.
李长林 《世界历史》2007,(5):120-127
在世界古代史中,从亚历山大东征建立起帝国,至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消灭托勒密王国300年间,自地中海到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时代(Hellenistic Age).  相似文献   

3.
中亚地区的“马”图案由来已久,钱币上的“马”图案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的古印塞王国时期甚至更远,(见图一)希腊化国家巴克特里亚的“马”图案钱币。印塞钱币正面一般是一位骑在马上的国王骑马像,周圈是希腊文(希腊文应当源自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建立的希腊化城邦国家巴克特里亚),背面为一站立的神像,周圈为怯卢文(一种当时在印度西北部使用的文字,现在已成死文字)。  相似文献   

4.
一印塞与后印希王国之存废及其年代学问题 从公元前180年开始,印度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建立了诸多希腊化国家,史称印度一希腊王国(Indo-Greek Kingdom,简称印希王国),有时又称希腊一印度王国。约公元前130年以降,塞种逐渐南侵诸印希王国,约公元前125年至公元前100年,塞种首领毛乌斯(Maues)以罽宾为中心建立了印度一塞种王国(Indo-Scythian,简称印塞王国)。  相似文献   

5.
去年八九月里,由列宁格勒冬宫博物馆和华沙国家博物馆组成的一个苏波联合考古队,在克里米亚靠近克尔奇的米尔麦基地方进行了考古工作。米尔基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是希腊的殖民地,它在公元前三世纪和二世纪的希腊化时代里发展到最高度。到了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米尔麦基就变成了潘提卡皮亚姆市(现在的克尔奇)的郊区一  相似文献   

6.
希腊化时代史学按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希腊化初期、盛期和希腊-罗马时期三个阶段。初期是希腊化史学兴起阶段;盛期,由于空前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使得人们的视野与认识都大大提高,加之东方君主制度的盛行,出现了所谓的“博学史学”、“考据史学”和“地方志”;到了希腊-罗马史学融合时期,整个地中海世界都处于罗马之鹰的笼罩之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总之,这一时期是总结的时期,而不是创造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张丽霞 《沧桑》2009,(2):43-44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末,希腊化文化异常繁荣,亚历山大里亚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当时地中海区域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它的繁荣与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托勒密王朝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及王国内部政局稳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孔雀王朝(公元前321—185年)在印度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南亚次大陆的绝大部分领土,结束了“十六国割据”时期,也就是说结束了北方从部落社会向国家过渡的过程。印度是否发展成了奴隶社会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早期的佛经文献和古法典经常提到奴隶。但是希腊人麦加西尼到印度观察之后,一口咬定那里没有奴隶。麦加西尼是希腊化的塞琉古王国  相似文献   

9.
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是希腊化时代早期建立的最典型的希腊式殖民城市之一。塞琉古在公元前308年左右控制了巴比伦尼亚地区并发起东征,在东征过程中称王。公元前304—前302年,塞琉古结束东征,返回巴比伦尼亚地区并建立塞琉西亚城作为王国都城。塞琉西亚位于塞琉古王国东部核心区域巴比伦尼亚,有利于监控巴比伦城等原生民族地区,加之地处两河流域水陆要道交汇之地,具有天然防御和交通优势;所以成为新都的首选之地。尽管其后塞琉古王国在叙利亚另建都城,但是塞琉西亚作为东都的地位并没有下降,仍旧是帝国的核心城市之一。包括塞琉西亚在内一系列希腊化城市的建立,是希腊—马其顿人重要的殖民统治手段。塞琉西亚的建立及其历史作用,是塞琉古王国统治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张春梅 《史学集刊》2007,(1):88-92,96
以托勒密埃及的希腊移民为考察对象.从婚姻、语育、宗教几个文化层面来探究托勒密埃及的希腊移民文化地位的变迁.对人们重新认识希腊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腊移民在托勒密王朝早期还能保留文化传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末以后。希腊移民认同和吸纳了埃及的一些文化因素,出现了“埃及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宗教信仰方面。  相似文献   

11.
祆教,又称拜火教,玛兹达教、琐罗亚斯德教等,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波斯东部的大夏(巴克特里亚)。由于受到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支持,大流士一世在位时(公元前522—486年)将其定为国教,故很快流行于全波斯并传播至中亚。当亚历山大东征、灭波斯帝国(公元前330年)后,为推行希腊化政策而使祆教受到沉重打击。然而,祆教之火并没因此而熄灭,在一些地方它作为民族信仰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12.
戴鑫 《世界历史》2022,(1):136-151+156
族群变迁是希腊化时代研究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西方学界对于希腊人与埃及人是否融合莫衷一是。近年来出版的纸草文献表明,托勒密二世在税制改革中划分出了拥有特权的“希腊人”,其中隐藏了希腊化的埃及人,或可称为“特权希腊人”。然而,学界将税制改革和族群变迁分开研讨,或专注于讨论税制改革在王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或单独考察希腊人或埃及人个体的族群认同。事实上,税制改革是“希腊人”特权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官方文书中希腊人身份登记、免税权、职业特权等构成了埃及特权希腊人的必备要素。在制造特权希腊人的过程中,托勒密二世提升了希腊人的社会地位,推进了埃及的希腊化,同时也将埃及社会分割为不同阶层,埋下了“族群”冲突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3世纪初,小亚城邦伊利昂驱逐外来统治势力,随后出台了《反僭主法》。该法律旨在维护伊利昂新兴的民主制度,内容包括嘉许击杀僭主有功者,以及规定民众抵制僭政阴谋活动。《伊利昂反僭主法》涉及城邦政治制度、经济、宗教诸方面,反映出伊利昂民众对僭主的抵触,是关于希腊化时代早期小亚城邦政治状况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4.
具隆会 《南方文物》2012,(2):119-125,117
前言 大约公元前1400年,以色列人结束在埃及的奴隶生活,为了得到“上帝”给他们约定的“流奶和蜜之地”,开始了他们的旅程,即《圣经》中的《出埃及记》时代.这时期,正好与大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的时期相差不过100年.在《圣经》中对“上帝”举行祭祀的规定,大概在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的摩西时代完成①(在旧约中,“上帝”叫“耶和华”,所以为了区别的方便,本论文把《圣经》中的“上帝”称之为“耶和华”,将甲骨文所见的“上帝”称之为“帝”).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 ,自希腊化时代以降 ,由于城邦民主制度的衰落和希腊化、罗马等君主国的兴起 ,批判雅典民主制度的思潮得到了发展。无论是在希腊化时代的波里比阿等人笔下 ,还是在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西塞罗或者罗马帝国时代的普鲁塔克等人的思想中 ,雅典民主更多地以混乱、刻薄、无法制的暴民政治面貌出现。西方学者今天对它的肯定不过是民主政治再度符合了他们的需要。因此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现实的需要往往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6.
一、唐代以前的蜀酒四川酒史源远流长,检索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巴蜀时代。《华阳国志·蜀志》载:九世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日醴,乐日荆。”即是说,原来椎结左言、不晓文字的蜀人,至开明九世(约公元前436年至公元前406年)全面接受中原文化.川汉语呼酒为“醴”,当是改从中原王朝礼乐的一种体现。我国古称祭祀用酒为“醴”。醴,...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先生的《奴隶制时代》一书(人民出版社1973年5月版)第263页,在对东周时代的石刻文字进行考证时说:“石刻文中还有秦国的《诅楚文》,是秦惠文王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三二六年)的文物。”按:此处郭沫若对纪年的换算是不正确的。史载秦惠文是在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  相似文献   

18.
远东希腊化文明指亚历山大东征中亚、印度之后在这一地区所形成的区域文明。它是希腊化文明的组成部分,但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一文明的主要创造者是先后在这一地区活动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他们虽然孤悬远东,难免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仍然坚持希腊文化传统,保持他们的民族特征,从而和其他民族一道,创造了以希腊文化为主导,同时融合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因素的多元文明。该文明对当地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在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在中亚和印度西北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以阿姆河为中心的"希腊—巴克特里亚文明圈"或"远东希腊化文明圈"。这一地区正好也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该地区的文明遗产借助于丝绸之路的辐射作用迅速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化文明与中国文明的接触与交融。  相似文献   

19.
明磊 《福建史志》2004,(1):41-42
董仲舒,河北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人,约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公元前104年。一生主要活动时间在汉景帝和汉武帝在位之际。董仲舒在青少年时代就以好学不倦闻名,且为人廉洁正直,以学《春秋》闻名。汉景帝时为“春秋公羊学”博士。以教授弟子为业,并刻苦研究学问,史称“三年不窥园”。  相似文献   

20.
帕提亚王朝在起源背景、政治军事结构、城市建设、官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乃至文化发展趋势上与传统"希腊化王朝"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并得到古典文献、出土钱币和其他实物史料的充分印证。与国内学界不同,国外希腊化研究者在论及帕提亚王朝时较为谨慎,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该王朝在希腊化世界的"异质性",及其"隔断"希腊—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王国与东地中海希腊化世界政治文化联系造成的深远影响,并未将其列入"希腊化王朝"、"希腊化国家"之列。实际上,正是帕提亚王朝的崛起掀开了希腊化时代东方民族在政治、军事、文化上全面复兴的序幕。因此,对于由东方民族建立的帕提亚王朝,"希腊化"的研究视角难免失之于偏颇,无法客观地反映该王朝在文化起源、主流特征和发展趋势方面鲜明的非希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