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藏敦煌汉文写卷中的官印及寺院印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敦煌文献中可以经常看到盖有官印或寺院印章的文书。但是非常遗憾,文书中保存下来的印章,尤其是官印,大部分都已残缺不全了,而且,对其中的大多数都没有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根据印章残留的部分还是很成功地再现了其原貌,并且,这些复制品的尺寸与原件尺寸保持一致。根据此,我们可以确定在斯坦因、伯希和及北京收藏的文书中也有类似的印章,这些文书有一部分在当时已发表过。而巴黎收藏的文书直接由陈祚龙进行整理和研究。对敦煌文书中印章的研究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且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即根据文书中的印章来初步确定文书的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中亚史研究领域中,伊斯兰时期的中亚史是个薄弱环节,而16世纪~19世纪的中亚史更是薄弱中的薄弱,这主要是因为有关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献几乎都是用当地穆斯林的语言文字写成的、而我们大多数学者对此却很陌生。本文概述了16世纪~19世纪中亚的历史,介绍了约50部有关的穆斯林文献。这里所说的穆斯林文献,包括用波斯文和察合台突厥文写成的著作,文献的内容包括历史、地理、传记及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3.
察合台文文献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之一。手抄本《书信范文集》是一部用察合台文撰写的书信范文汇编。该文献语言特点对察合台语书信范文及我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收录的书信范文为研究和了解当时我国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从文献学、历史语言学和语文学角度探析察合台文文献《书信范文集》的基本情况、结构形式和内容特点,明确其存在形式具有其他文献所不具备的特殊价值,进而肯定手抄本《书信范文集》的史料价值,更加明确手抄本《书信范文集》对于保存古典文献、促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就蒙古帝国的史料而言,波斯文文献具有与汉文文献同等的史料价值;而关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的史料主要就是波斯文文献。因此波斯文文献对于研究13至14世纪蒙古史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35部有关蒙古史的波斯文文献以及这些文献的写本、刊本和译本。  相似文献   

5.
明清以来,民间买卖、典当、抵押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不经官府而订立的文书多称为"契约"。维吾尔族有重视契约的传统,用签订契约这种公认方式来处理民间纠纷,调整社会关系,是维吾尔族由来已久的一种习惯。本文就国内外察合台文文献的收藏及研究现状做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正如古藏文契約格式中所顯示的,在每份契約債務方的末尾,即買賣契約中的賣方,借貸契約中的債務方,和一般情況下雇傭契約中的雇傭方,擔保人、保證人和見證人,都將附其印章或簽名。這些印章和簽名也在諸如信件等其他法律文件中使用。在古藏文契約中有七種不同的印章和簽名,如同文後圖表所列1。以下分别討論。一、私章(sug-rgya)"sug-rgya"(種類一)是一種小圓章,直徑尺寸在1.4和2.2厘米之間,填充有朱  相似文献   

7.
王瑞雷 《文物》2021,(9):72-79+97
<正>受汉地封印文化影响,吐蕃最早视印章为"盟誓诏书"(bka’ gtsigs kyi yi ge)或上级发放敕令的有效凭证。吐蕃时期的印章遗存可分为实物遗存和文书押印印痕两种。近年来,学界已从不同视角对此展开了充分研究。吐蕃王朝奔溃之后,其后裔在西藏阿里象雄故地新建地方政权——古格王国(10世纪末至17世纪初)。该时期印章形制与特征,因缺乏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故学界对此悬而未解。2016年,托林寺佛塔出土文书印痕的发现,为学界探究古格王国早期印章形制、功能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8.
徐嘉露 《北方文物》2018,(2):97-105
明代日用类书是明代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大量日用类书的"民用门"中,分类收录了大量民间契约文书样本,分别被称为"文契体式"、"乡约体式"和"关书体式"。明代日用类书不仅保存了大量明代民间契约的稀见样本,而且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明代民间社会秩序自我管理、有序运行的真实场景拓展了视野。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开始对一千余件自吐鲁番市新区征集的察合台文文书进行清洗修复。其内容主要为《古兰经》,残损严重,为清洗修复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按文书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印刷体文书、手写体文书、卷轴样文书三类分别进行清洗修复。最后装盒归档,以便查阅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敦煌契约文书,是卷帙浩博的敦煌遗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借贷、买卖、雇佣、租佃、分书、放书、遗书等类别,总数约300件左右。这批文书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契约制度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活动、法律生活等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重要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外学术界在敦煌契约文书的刊布与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笔者整理了1949年以来的中外学者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作一综合性的评述,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11.
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书述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玉 《文物春秋》2005,2(1):61-69
土地契约是历代民间重要的文书,柬鹿县张氏家族保存有契约文书120余张,历明末崇祯年间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时间跨越300余年。契约文书中有买卖房地的地契、典当房地的典契以及分家析产的 分单、日常生活来往账簿等,几乎涉及民间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反映华北农村经济生活的珍贵原始文献,有 着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笔者对这些契约文书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李小洁 《神州》2013,(3):149-149
敦煌契约文书是敦煌社会文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级语言史价值。通过研究契约文书中的通假字,有助于建立唐五代时期中国西北方言的语音系统。本文主要研究敦煌契约文书中的通假字类型,包括音同或音近通假及形近通假。  相似文献   

13.
分藏于英俄两国的西夏天庆年间典粮文契弥足珍贵,为探讨西夏贷粮文契格式、贷粮利率、偿还期限、违约处罚以及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英藏文契已有专文讨论,本文仅就俄藏文契及其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最近邯郸学院人藏了一批主要来源于晋冀豫交界地区太行山区的民间文献,时间上自明清,中经民国,下至新中国建立后的70年代,总数量有12大箱约10万件左右,是研究明清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太行山地区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区域史等方面的价值。为了开展太行山文书的整理与研究,邯郸学院于2013年12月21日举办了“太行山文书人藏邯郸学院学术座谈会”,来自北京、杭州、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地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20余位历史和文献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在参观太行山文书资料室和部分展出文书之后,围绕太行山文书的内容、特点和定名,太行山文书的学术价值以及下一步太行山文书如何进行整理研究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李宇 《沧桑》2014,(4):101-102
契约文书作为我国民间社会的法律文件和私家档案,它是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在基层社会运作的直接反映,可补政书、典章、史志和其他公私文献的缺憾。近几年,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搜集到了清代山西5067件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主要囊括了卖契、典契、委托书、遗嘱、赡养文书、纠纷合同、分产文书、布告、归并地约、公议文约等类型。它们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贯穿整个清代直至民国;就地区分布来说,遍布晋南、晋北、晋中、晋西、晋东南各个地区。这些契约文书细致地反映了清代山西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被誉为山西的"民间正史"。由此可见,清代山西契约文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敦煌写本碑铭赞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言材料.该类文书中记录了诸多不易定形或释读的词语,文章参核缩微胶片及相关文献材料,补正和疏解了一些未被各类语文辞书收录的词语,以期便于学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意在讨论诸如爰书、劾状、奏谳、议狱等与司法活动相关资料的价值问题。确切地说,是对作为"第一手资料"的出土简牍文献可能具有的局限性进行考察。虽然它们出土于距今约两千年前后的墓葬或遗址中,却也无法保证自身所记载的内容就完全可信。不论是起事的下僚,抑或是决断的上官,均可能在无意或有意中影响到文书记录的真实性。贪赃枉法之外,有时,为了追求破案,也为了累积功劳,会以刑讯等为手段来还原"真相",也会以文书"修辞"来记录"真相"。无可挑剔的程序正义,措辞谨严的文书言语,却可能与"真相"背道而驰——将司法问题剥离于社会情境,忽略法治可能具有的局限性,很容易被材料牵引而行。如何辨析并发掘司法文书的史料价值,如何驾驭史料而非被史料所驾驭,在地不爱宝的时代依然值得不懈追寻。  相似文献   

18.
《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孙伟良主编,王万盈辑校,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收录了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奉化县岩头村及其周边地区土地买卖文契400余件,它们大多属于民间白契,未加盖官印和履行纳税手续。典买土地人主要是奉化县岩头村大土地所有者毛坤山,典  相似文献   

19.
元朝蒙古四大汗国,包括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其中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城都位于我国境内,分别是新疆伊犁地区的霍城县、塔城地区的额敏县。最终察合台汗国吞并了窝阔台汗国。在察合台汗国钱币分早、中、晚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所谓封检制度,就是将简册书写完成后卷束,在外附"检",以特殊材料捆扎,并在检绳上摁压泥团后加盖印章,以开展文书传递工作所形成的规则。虽然此制度没有明确记载,但作者通过对现有出土资料与传世文献的梳理,却能透露出封检的制度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