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13益突出,人类开始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反思自身的活动,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研究的兴起。国际社会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生态环境演变,并于1972年由联合国首次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专门讨论这一重大问题。该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大民众和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开始进入史学,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新领域,13益得到多方学者的重视,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为史学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日趋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利用科技对自然界的改造日渐完善,科学技术俨然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对待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科技持辩证的态度,反对盲目追求科技进步,从生态环境方面探求,使科技更加有效服务人类生存发展的举措,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文章第一部分阐述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关系,并分别解释了科学技术、生态环境、鄱阳湖三个概念以及科技是把双刃剑之科技的利弊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鄱阳湖环境问题现状;第三部分说明了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改造鄱阳湖现状,即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对鄱阳湖的生态既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发挥科技的最大价值,即充分开发其资源,又最大限度的减少科技带来负面效应,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风水,在人们的眼中,带有神秘的迷信色彩,但作为一种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现象,却并非毫无根据。将天文、地理、生态环境等科学依据和堪舆结合在一起,也许能理解为什么丁村能成为风水福地。20~10万年前,人”在这里生活,生活的基本条件,生存,气候温暖、丁村就有“丁村这首先要有人类即有水、有生物避风向阳,适宜人类居住。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厚的人类生活条件,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面屏、环水、枕山,造就了丁村这块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4.
李春元 《丝绸之路》2011,(18):12-14
锁阳城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所在地域是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笔者尝试通过近18年来系统勘察锁阳城历史文物、生态环境变迁所获资料的分析,对锁阳城防风固沙综合治理、确保大遗址文物安全和生态环境正常循环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河北农村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入手,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内在统一。由此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社会建设展开论述,并形成全面的农村社会生态和谐,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阻力;论述如何从城乡统筹的视角进行生态环境的社会建设,形成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并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点,实现普遍的农村社会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6.
浅议榆林市地域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和西北干旱气候区的过渡带,毛乌素沙漠前缘,生态环境问题极其严重。因此,榆林市地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是榆林市规划与建设的最主要方面。本文借鉴国外城市生态环境研究的现状与实践,针对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对榆林市的地域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理论框架,提出了榆林市地域生态环境系统建设设想,以期创建榆林市优美的地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各项建设迅猛扩张,生态理念的土地利用总体多项规划指标被突破,土地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5,(4)
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从法治的视角探讨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体现出法治保障的规范性、统一性和权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法治路径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法治保障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使之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并针对生态环境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最后就生态环境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运用脆弱生态环境成因指标划定了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的分布范围,并对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进行了相关分析。结论是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的大小因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业(包括农村工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农业比重和不同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而不同。根据不同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关系不同的特点,提出要因不同地区而区别对待其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庞香萍 《攀登》2008,27(4):91-94
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进程,必须高度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切实解决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以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杨文浩 《攀登》2004,23(5):86-87
青海湖沿岸生态环境对青海湖供水、防止青海湖污染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青海湖沿岸生态环境恶化,并逐年加剧。因此,必须重视青海湖沿岸生态环境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沿岸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3.
大富裕沟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部山区,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里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较好。六七十年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村民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90年代以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逆转。该村生态环境由好变坏的原因:其一是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受极限,其二是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相对应的生活方式在人口达到环境承受的极限后成为破坏环境的人类活动模式。该村生态环境由坏变好的原因:其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和城镇化引发的人口大幅度减少,从而减轻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其二是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大减少了人类活动对资源的索取,其三得益于70年代开始的对生态环境的不遗余力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农户主动参与是乡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治理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发生机制研究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1)农户行为遵循“认知—感知—响应”的发生路径模式,生态环境治理认知是驱动农户行为的基础性变量,生态环境治理感知是认知正向驱动农户行为的中介变量;(2)环境社会资本、环境影响敏感度、农户行为自觉等因素分别是制约生态环境治理认知、生态环境治理感知及生态环境治理响应的主要因素;(3)在美丽乡村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多主体参与的社会监督、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本建设尚待加强,以农户为中心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和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相似文献   

15.
赵宇洋 《神州》2012,(28):244-244
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利益均衡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本文分析了我目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均衡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型生产和生态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乃明 《攀登》2002,21(6):47-51,100
本文从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联系上提出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指出人类各种生产及其产业对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狭隘唯利生产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型生产和生态产业的概念,认为人类可以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生产和产业,既改善生态环境,又获得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刘宁侠  祁培岩 《攀登》2001,20(5):66-67
从1997年以来,青海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原因主要是生态环境恶化,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相对过乘和农民负担过重等。实现增收的对策主要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扩大农民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18.
在短暂的人类历史时期,祁连山南麓经历了由纯草原生态环境到半农半牧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各历史时期的战争、历代政府的农牧业生产政策、区域人口的增加以及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等人类活动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的主要原因,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过程,有利于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该地区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我的故乡,是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 古浪,周秦时为西北游牧民族牧地。汉武帝在河西设置郡县,定名“苍松”,属武威郡,顾名思义,那时候这片新开拓的疆土,到处都是郁都葱葱的松林,保持着极其丰茂的原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要以推进"蓝天""碧水""绿地"保护为总目标,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工作,对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促使全民增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出发,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