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者录     
赵虹光 男,汉族,1956年生于吉林省舒兰市。1980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现为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主要论著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合著),荣获黑龙江省第6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三等奖;《靺鞨故地上的探索》(合著),荣获黑龙江省第5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黑龙江省牡丹江桦林石场沟墓地》和《黑龙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多年,经常徜徉于白山黑水之间,奔走在完达和兴安岭上,访问耆老,留意民情,收集史料,发掘文物。除了研究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历史以外,还注意从考古学及文献记载中观察黑龙江地区各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变迁,如河道的移动、湖泊的形成、沙漠的变迁、城市的兴衰等一系列自然现象,有许多问题是自然科学家未曾注意或无法解释的。但从考古学或古代文献记载中却得到了比较科学的答案。在此,把多年来收集到的有关史料整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探索黑龙江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考古学的成长历程,认为中国古史的证明,史前史的建立和文明起源的探索,都取决于考古实践。文明起源的探索应采用文明诸因素综合考察方法,聚落考古是有效方法之一。黑龙江信史始于唐代渤海,此前的历史应纳入文明起源的研究范围。20年来的区系考古和近年七星河计划的成果表明,松嫩平原的白金宝文化和三江平原的汉魏遗址群已步入了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4.
学者录     
吴文衔男,1935年6月生,福建省莆田市人,汉族。1958年7月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曾先后在黑龙江大学历史系和黑龙江省博物馆历史部从事教学和陈列工作。1982年任黑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1985年3月调任北方文物杂志社主编。1987年9月任副研究馆员,1992年10月晋升为研究馆员。现兼任东北三省和黑龙江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文博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入选《黑龙江当代名人》、《当代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和《中国出版人名词典》等书。  相似文献   

5.
在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中,有关古代物质生产活动的资料相当丰富。即使在形式上出现了所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后,也往往由于文献数量的限制或对其释读的困难,考古学资料仍是研究古代经济系统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资料。如印度的哈拉帕文化,以及很大程度上的中美洲前阿兹台克文化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几乎毫无疑问的是,现在考古学中可以划分出两种水平的研究:一种是考古学原来意义上的或考古史料学的研究,一种是历史  相似文献   

6.
<正>提起张伯英,作为黑龙江人都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记载黑龙江省清朝以前历史的《黑龙江志稿》,是由他主持编纂完成的。黑龙江省的首次历史编  相似文献   

7.
关于探讨夏文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物》1979,(3)
一、问题的提出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对殷墟的发掘与研究,商朝的历史已被证实为信史。文献记载,在商朝以前还有夏朝,因为缺乏考古材料证明,史学界一般都归之为古史传说时期。因此,要把关于夏朝的传说证实为信史,首先必须找出夏朝的遗迹,必须在考古学上确定夏文化。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与古史传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古学是以实物资料来研究历史的,特别是在史前史的研究领域里,考古资料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史在夏以前属于传说时代,甚至包括有夏一朝。这一时期的文献记载少而纷乱,一直处于朦胧状态。传说时代的年代大体上距今5000~3000年左右,在东北地区则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和小河沿类型及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因此,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为传说时代的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翔实的资料。很早以前就有人试图将考古资料与古史传说的部落集团相联系,如有的学者认为山东大汶口文化为少昊氏遗存  相似文献   

9.
杨大山男,1932年11月生,辽宁省辽中县人。195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在省博物馆从事古生物、旧石器考古和古地理研究工作,至今三十余年。现任副研究馆员。主要社会兼职;九三学社黑龙江省省直机关支社组委,省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和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的新曙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明史提前一千年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澄清文化史和文明史两个不同 的概念.原始文化即史前文化可以上溯到 100多万年前;而文明史则是社会发展到 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水平文化的历史. 通常说,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 一样,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 是在辽西考古新发现之前,按着历史编 年,中国实际上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 史的考古证明。司马迁《史记·五帝本 纪》所记载的商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确切的考古资料,始终是个传说,而其他文 明古国早在19世纪到本世纪初,就有了  相似文献   

11.
张翠莲 《考古》2016,(4):91-101
一、问题的提出商王朝疆域的四至是先秦历史与考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与此相关的古代文献记载有限而模糊。近代考古学传入以后,学者们尝试利用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对商王朝的疆域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但所得结论仍存在着不小的分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商"的内涵及外延的多层性,以及对界线理解和把握的多样性。本文将"商"解析为三个层次:商王  相似文献   

12.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为古代人类活动留下来的实物遗存,这个特性决定了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考古学自建立之初就借鉴了生物学和地质学中的分类学和地层学,奠定了考古学研究的方法基础。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又将航空照像技术应用于考古遗址勘察。科技考古作为考古学中的一门分支科学的建立当始于二次大战以后,碳十四年代学方法的出现和成功应用,以及牛津大学“考古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的建立为标志。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古史辨派兴起以来,对中国古代史的审视和重构就一直是学界的重大问题。由于文字资料的不详和古代史学系统的不完善,越来越多学者认为考古学是重构中国上古史的基础和依赖。但是,考古出土的多是具体的实物,用来观察古代的物质、技术层面的问题比较容易,认识制度、意识层面的问题则十分困难。因此,如何把考古资料与历史资料相结合,如何进一步发掘考古资料更深层次的价值,是值得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考古学角度结合礼制,对杜正胜提出的中国国家社会形成标志进行了评析,认为其未充分把握礼制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其总结的规则缺乏深意也无可操作性,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思维空间。礼制是一复杂的问题,甚至是可以容纳整个社会运行规则的问题,必须进行更充分的说明,才能为反驳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一个重要问题,考古学与历史学问题。在中国讨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必须考虑中西考古学和史学的差异,我们看到,西方的埃及学、亚述学是由考古学建立起来的学问,用考古资料复原历史,史学是依靠考古学建立起来的,甚至可以包含在考古学之内。中国则有丰富的古代文字资料和完整的史学系统,可以为考古学的研究提供定位和参考,离开历史学,考古学无法复原中国古代历史。  相似文献   

14.
史前考古学与传说时代──雕龙碑考古发现与炎帝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前考古学,以文字记载以前时代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传说时代是无直接文字资料可考的原始社会时代。原始社会的研究素材只能依赖考古实物资料与传说记载相互参证研究。近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专家、学者,开始重视研究炎帝文化,修复和建造有关炎帝名胜古迹,开展学术研讨会等纪念活动。1990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修建了炎帝神农纪念馆,并举办了大型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1992年,在黄河南岸,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游览区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史籍中有关肃慎历史的记载十分匮乏,对于肃慎族的研究恐怕还是要更多地依赖考古学发现。本文从器物角度出发,结合地域、时空因素,将出现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肃慎考古学文化分为新开流、小南山、莺歌岭三个类型,比较分析这三种类型肃慎考古学文化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沈浩注 《沧桑》2011,(5):66-67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然而关于西周建国以前的先公世系却是有脱节的,且关于武王灭商以前的文化面貌、性质以及内容等方面在学术界均有不同看法。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参考学术界对于先周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认为周人是起源于陕西、具有羌人血统的周部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渤海史研究的四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中国渤海史研究四次热潮及其代表性成果.就热潮的发端与形成而言,除第一次热潮与大的社会变动或政治事件有关外,其他三次热潮均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而且与重大考古发现或考古成果有关;就代表性成果而言,第一次热潮仅限于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第二、三次热潮开始或相当程度上利用考古学资料,现在正经历的第四次热潮,则是以考古学资料为主体研究对象而展开的全方位渤海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非耜形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古文字“目”认作农具耜的象形,由来甚久,大致从半个世纪以前一直沿用到今天已成定论。其实,还有颇多的商榷余地。由于当初考古发掘出的古代农具很少,缺乏实物证据;古书记载农具又没有对它们形制的描写,描写或图样的出现在汉代以后,传世或出土的农具上又没有铭文,因此当时考订古代农具形制只能用汉代及其以后的说解,而用古文字资料作考证,还是一门新的学问。根据后世的描述来考订商周以前的农具形制,其结论往往不会完满,甚至出现差  相似文献   

19.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文献记载有陪葬墓17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掘的陪葬墓和祔葬墓出土的墓志,为研究唐代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由于以往各家的著录,或是出于排版之误,或是出于著录者笔误,或是出于对漫漶文字的推敲之误,或多或少都有错舛和遗漏,给研究者带来不便,因此,对这些著录的补阙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正>目次绪论一"不封不树"与丧葬观念的转变及实践二"祭墓"、陶俑、牛车的兴起及其习俗变化三争议之中礼仪的渐变四正统建设中丧葬晋制的出现结语绪论文献记录和考古资料相吻合是一种理想的研究结果,考古学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的遗存弥补文献的缺失,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从而客观地展现历史。中国古代墓葬的演变存在周制、汉制与晋制,学者发现,汉、唐经历了由崇尚厚葬到倡导薄葬,再重厚葬的演变~([1])。周制、汉制及唐代丧葬制度已有讨论~([2]),晋制却少有研究~([3])。晋墓的探讨多以分区、分期、分类为目标~([4]),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