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狮子山楚王陵是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因该墓早年曾遭盗掘,其墓主问题自发掘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的墓主观点。对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的综合分析,可以认为该墓处于西汉早期,墓主为西汉前三代楚王之一;结合徐州地区其他西汉早期楚王陵墓的比较研究,可以判断其墓主人为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若此,对于探讨西汉时期楚王国崖洞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和徐州汉楚王墓群的前后排列关系,特别是对汉初七国之乱史实的深入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的墓主问题一直是文物考古学界悬而未决的学术焦点问题.根据墓葬形制的早期特点、金缕玉衣、玉棺和印章等,都无法彻底排除墓主为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可能性;根据陵墓种种反常现象和建成陵墓所需的时长,也无法认定墓主必然不会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依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确定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墓主究竟是刘郢客还是刘戊,不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武断地判定墓主究竟是谁,是有失轻率的.  相似文献   

3.
李祥 《东南文化》2022,(2):40-50+193-196
1995年,徐州博物馆发掘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洞山村后楼山M5。该墓属于西汉中小型墓葬,为石坑竖穴洞室墓。墓葬保存完整,出土较多随葬品,包括陶、金、铜、铁、玉、琉璃器等79件(组),其中金带扣、玉枕、玉面罩较为珍贵。推测该墓为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陪葬墓,墓主人身份为贵族,属于刘氏宗亲,时代为西汉早期偏晚。  相似文献   

4.
关于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墓主的身份,目前有五种观点,但是五种观点都有缺漏和不足。从墓葬的排列顺序、结构形制以及随葬器物等方面综合考察,该墓墓主应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  相似文献   

5.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开凿时间考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为大型横穴式崖洞墓,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出土随葬品极其丰富。通过考析认为狮子山汉墓的开凿大约需5年左右的时间,其墓主人为第二代楚王刘郢。  相似文献   

6.
从西汉楚王墓的建筑结构看楚王墓的排列顺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勇 《文物》2001,(10)
自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发掘以来,关于该墓墓主人问题一直是讨论热点。迄今为止,在徐州共发现8处西汉王侯级墓葬。作者对这些陵墓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史书记载将这8处陵墓与楚王或王后逐一对应,并排出它们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7.
徐州两汉诸侯王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次一徐州两汉封国概况二徐州西汉诸侯王(后)墓葬分析三徐州西汉楚王(后)墓墓主推测四徐州西汉诸侯王墓与西汉帝陵及其他地区诸侯王墓比较五徐州地区横穴崖洞墓研究的几点推论六徐州东汉诸侯王墓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分封诸侯王是汉代中央政府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两汉400余年,今徐州一带共属七个不同的诸侯国,前后有数十位诸侯王。目前徐州境内共发现两汉诸侯王墓十余处,墓葬近二十座。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诸侯王墓进行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墓葬结构谈狮子山西汉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强 《东南文化》2002,(3):51-54
本通过对狮子山汉墓墓葬结构的分析,认为该墓尚处于竖穴墓向横穴式崖洞墓的过渡阶段,早期特点明显;墓葬仍采用了西汉时期的前堂后室葬制,墓主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同时由于楚国较早地采用了凿山为藏的横穴式崖洞墓的形式,并以其在西汉早期的政治影响力,加速了这种墓葬形式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徐州狮子山汉墓墓主考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建筑耗时几方面考察,狮子山汉墓墓主为西汉第二代楚王刘郢(客)。若此,对于探讨西汉横穴崖洞墓的起源及形制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汉晚期楚王共计4位,同属一宗。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西汉晚期楚王(后)的墓葬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其他时期楚国诸侯王(后)墓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据此我们可初步确定徐州已发现的楚王(后)墓葬的时代和墓主身份。  相似文献   

11.
一、徐州子房山三座西汉早期墓出土玉器1.墓葬的发现与墓主身份1976年,在江苏省徐州市子房山发现二座汉墓,分别编号为 M1和 M2。1977年又在同地发现一座汉墓,编号为 M3。三座墓都是在子房山西麓的石灰岩上凿成。三墓中除 M2墓主为中年男性外,另两座墓因尸骨已腐而无法辨别性别。经考,三座墓的埋葬年代均在西汉早期,具体时间可定在汉武帝之前的吕后至文景时期(公元前182年至前140年间),墓主均为一家族成员,其身份应是当地楚王国中的官僚士大夫阶层。三座墓中的 M2时代稍晚于 M1和 M3,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徐州地区发现的两座楚王墓--龟山汉墓和狮子山汉墓结构设计、建造以及陪葬品等方面的讨论,进一步说明徐州地区楚王陵的结构形制特点,使我们对西汉葬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简讯七则     
《收藏家》2006,(1)
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精品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徐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精品展首次聚焦徐州数座西汉楚王陵墓,1月20日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珍贵文物190件(组)。展览将从“幻灭的永生之梦·丧葬用玉”“、飞扬的奢华岁月·歌舞宴乐”“、绽放的生活时尚·沐浴装饰”和“尘封的王国沧桑·诸侯王权”四个方面,精心揭开楚王国尘封两千年的神秘面纱,向观众展现楚国物质文化及王室生活的精彩画卷。此次展出的文物精彩纷呈,其中包括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正狮子山楚王陵墓主为西汉早期某代楚王,陵园规模庞大,由王(后)墓、陪葬墓群、兵马俑坑、从葬器物坑群及建筑遗址组成。其中,狮子山楚王墓及东区从葬器物坑均有大量钱币出土,楚王墓发现的钱币均为半两铜钱,约19万枚,从葬坑发现有半两铜钱十数万枚、象征金饼的陶饼、铅饼及象征玉璧的石璧各数百枚~([1])。  相似文献   

15.
周波  刘聪  周黎 《四川文物》2020,(3):60-65
殉人现象在西汉诸侯王墓葬中时有发现,如徐州的狮子山楚王陵墓、广州的南越王墓等。狮子山楚王陵墓墓道内发现陪葬墓1座,墓室内2座。其中位于墓道内陪葬墓未被盗扰,出土印文为"食官监印"的铜印一方。据此,发掘者及相关研究学者多将其称为"食官监"陪葬墓,认为墓主为负责楚王饮食的食官监。该陪葬墓出土铜鼎、铜印、玉枕、玉璧、玉璜、铁剑、无字玉印等随葬品,出土器物数量及组合说明墓主生前具有较高的等级地位,与"食官监"一职不甚相符。因此,墓主生前当有更高的职位。墓葬内出土一方无字玉印,玉印原应朱书或墨书官职名称,此印或能代表墓主生前最高身份。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的徐州,古称“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刘邦封其异母弟刘交于楚,都彭城,辖东海、彭城、薛3郡36县,地域大致相当于今苏皖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及鲁南一带。西汉一朝此地共有楚王12位,东汉初徐州始封仍为楚,传1位楚王,后来改封彭城国,传5位  相似文献   

17.
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玉璜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西汉早中期和西汉晚期至东汉两个阶段。西汉早中期为玉璜的鼎盛期,西汉晚期到东汉为玉璜的衰落期。有玉璜出土的墓葬多为大中型墓葬,墓主身份为汉代楚王、列侯、刘氏宗室或高级贵族。玉璜主要作为礼仪用玉、生活佩饰和丧葬握具来使用。汉代人用玉璜随葬,彰显了墓主人尊贵显赫的身份,也反映了他们"事死如生"和"羽化升仙"的丧葬观念。  相似文献   

18.
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徐州狮子山楚王墓,是西汉楚国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的陵墓,所跨越时间为公元前175~前154年,适值文景时期,是西汉经济发达、社会前进的重要时期之一。该墓凿山为葬,气势恢宏,结构独特。该墓虽早年被盗掘,仍出土了1500余件(套)各式文物,墓内出土的银、铜印章和封泥,为研究西汉诸侯方国的制度、疆域、军队建制有重要意义。该墓所出之近200枚印章,皆为官印,绝大部分在盗洞和扰乱土中清出,少部分散布于W4等室中,个别出于陪葬墓。显然,这些官印原来是放置在木(漆)质箱内置于W4,箱朽而无存,印章被盗墓者盗出,散弃于盗洞扰土中。80多枚封泥,分别出于内墓道两侧  相似文献   

19.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数件遗物,具有陶质、中空、内装砂粒、器物外表镂空或装饰有纹饰等特征,发掘报告中按照陶响器进行了命名;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有外形相似的遗物,却作为洗浴器具命名。通过对比和研究相关器物本身的结构形态、出土位置和伴出物等因素,可以推断南越王墓出土的这几件"陶响器"的真实功能可能也是洗浴用具。  相似文献   

20.
西汉楚国是西汉王朝最重要的封国之一,历12代楚王,210余年。到目前为止, 已发现发掘8处、15座楚王和王后崖洞墓,是同时代发现最多、最具系列的诸侯王墓群。楚王墓从西汉初年到王莽废汉,其墓道、甬道、墓室等形制发生了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楚国的兴盛衰废,也折射出西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是研究西汉历史重要的物质文化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