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绘制遗址总平面图是田野考古记录工作的基本要求。三维重建技术广泛应用于田野考古之后,考古测量、绘图方式迎来了巨变,三维模型生成的遗址数字正射影像以其精度高、可视性强的特点,成为表现遗址宏观状况与绘制总平面图的重要基础材料。遗址多次发掘是田野考古、特别是主动性发掘工作中常见的情况,为保护遗址本体,一般会在当次发掘、记录工作结束后对发掘区域进行回填,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定地面控制点测量,在数字摄影测量基础上通过Agisoft Photoscan软件可以实现对遗迹多视角三维影像进行重建,并获取遗迹的平面和剖面正射影图像。再导入Adobe Ⅲustrator软件中绘制出遗迹的平剖面图。这样方法不仅易操作、方便和快捷,而且数据精准,误差小。尽管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适用于大多数遗迹平剖面图的绘制。它在田野考古绘图中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好,在考古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彭蛟  单思伟 《华夏考古》2019,(2):109-116
在田野考古中,平面图是记录遗迹形态和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平面图绘制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利用GIS软件能对无人机低空航拍影像进行地理配准并快速绘制电子平面图。该方法简单高效,对以探方为单位的中小型遗迹绘制精度完全能满足需求。基于这种方法绘制的平面图能进行空间量算、空间分析和属性统计分析,实现遗址区域空间数据从宏观到微观的一体化分析,将有助于更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遗迹空间信息,服务于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承泰 《华夏考古》2006,(4):99-104
本文试图在科学、规范的要求下,重新界定田野考古绘图中探方分层平面图的涵义及其命名方式,强调对于地层分布线记录的重视,探讨了探方分层平面图绘制的一般性原则。对考古绘图的发展前景,及其在未来的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作了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系络图"是《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对田野考古记录提出的新要求,虽然其主要思想来源于哈里斯矩阵,但与后者相比克服了诸如无遗迹单位概念、缺乏层次性表述和平面空间关系的缺点,更符合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实际情况。"系络图"的使用对于提高我国田野考古记录系统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文喜 《丝绸之路》2013,(6):145-146
田野考古档案是指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图纸、照片、底片、录象、拓片、摹本资料以及数字化记录的刻录光盘等。其是文化遗存和文物的附属档案,是进行考古学和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也是文化遗产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应该对田野考古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田野考古测绘的方法多采用手工绘图(现场量算)或者照片,拓片的形式来记录,但是这种形式无疑漏掉了大量的文物信息。相较之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数据具有效率高,数据量大,速度快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对考古现场进行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地记录考古遗址和遗迹在不同时段的重要信息及其空间关系,对后续的遗址展示、绘图、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遗址部分发掘探方为研究对象,运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制作三维模型,并生成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成果,可满足考古绘图、三维展示、空间分析等需求。  相似文献   

9.
考古层位学可以理解为在田野发掘中用于区分堆积单位(地层和遗迹)并判断堆积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年代关系的方法、理论。田野考古操作则表现为对于地层学的理解、运用及新的拓展。下面拟对考古层位学及田野考古操作的相关问题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数字化测量仪器,建立起遗址的三维测绘坐标系统对科学的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及提升考古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RTK与全站仪作为两类数字化测量仪器在田野考古各个环节中展现出了不同的工作效能,本文认为RTK在通视条件较差的遗址地形测量和各类遗址布方工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而全站仪在对通视条件良好的遗址和部分特殊遗迹进行测量时仍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尤悦 《南方文物》2010,(4):70-72
《动物考古学中的昆虫研究》是一篇动物考古学研究新领域的介绍文章。考古研究显示,昆虫与古代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田野考古发现的一些特殊的遗迹现象或遗物可能与人类利用昆虫的行为有关。昆虫遗存是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对此可以进行多方面研究,如复原古气候和古环境,古生物的地理分布,遗迹形成的时间,遗址埋藏的过程,古代人类的生活水平和驯养家畜的行为,等等。在我国已经开始从动物考古学的角度对昆虫遗存进行研究,例如,在青海大通长宁遗址的浮选结果中就出现了炭化的昆虫遗骸。  相似文献   

12.
南丹县在广西北部,是靠近贵州的一个山区县。那里聚居着我国瑶族的一支。这支瑶族的服装有一个显著特点:男子常年上身穿着黑色土布无领无扣的对襟衣,下身穿着用白色土布缝制的、长仅掩膝的扎头裤,因而被称为“白裤瑶”。我在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族地区的民族学考察中,发现若干奇特的物质文化现象,竞与岭南田野考古曾经发现却百思不得其解的遗迹和遗物全然一致,思绪豁然开朗,记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3.
田野考古档案资料是指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图纸、照片、底片、录象、拓片、摹本资料以及数字化记录的刻录光盘等(包括文字记录、数码照片、录象、扫描图片、拓片等内容)。其是文化遗存和文物的附属档案,是进行考古学和相关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也是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美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在杨官寨遗址环壕东北角联合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发掘遗迹中包含一座堆积复杂、遗物丰富的庙底沟文化中晚期灰坑(H85)。根据遗迹结构、堆积状况,推测该灰坑应为一处具有居住性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相似文献   

15.
考古绘图工作是记录文物信息的基本方法之一,长期以来,考古绘图工作都由手工绘制完成,而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及电脑软件可制作出更为精细的图片,从而可更好地为考古文物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在探讨遗址的聚落变迁时,大家往往容易从宏观方面考虑,比如同一遗址不同时期聚落的分布状况,聚落内各阶段功能区的划分与演变,等等。而由个别考古现象去复原聚落局部的场景则往往被忽略,翻一翻我们的考古发掘报告和研究文章,就会发现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确实很少。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仅揭露出局部或遭受破坏的遗迹现象,有的容易理解,有的则颇费琢磨;有的看似平常,但却包含着特别的内容。局部现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疆,东、北、西三面环山。北、东与苏联隔江相望,其南与吉林为邻,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从古代起就是我国中原文化与东北亚各族发生文化接触的桥梁地带。地下保存着大量古代先民活动遗迹。田野考古调查的发掘资料生动地记录了黑龙江古代各族开发祖国东北的历史进程,以及他们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所  相似文献   

18.
一、应用物化探方法在田野考古上的意义和依据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历了六十个年头。仅1949年以前,就进行了十五次发掘,出土有规模宏大的王室宫殿建筑基址和一些窖穴、半窖穴式的居住遗迹,还有巨大的殷王陵墓和许多平民墓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殷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在田野考古及聚落研究实践中,解剖性发掘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各类遗迹的地上设施还是地下部分,都需要从未知的角度实施解剖性清理,这样才有可能获取有关埋藏过程与堆积特点方面的信息和证据。  相似文献   

20.
"灰坑"本身只是考古学上的一个方便术语,现在常用英文字母"H"表示,用于指称遗址中填充有文化堆积的坑状遗迹。作为一种遗迹现象,其在现代中国考古学肇始之初,已经在田野考古中辨识出来,即为学界所认识。从安特生的"pocket"(袋形坑)的初次提出,到最终形成"灰坑"这一学术概念并被国内学术界接受,期间经历了不算很短的过程。灰坑一名演变的始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考古学在传入中国之后并逐步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