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桑榆 《风景名胜》2020,(2):0111-0112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年的调查数据,基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内部分层和地位认同偏移形成机制的理论成果,对农村流动人口这一处于社会底层的移民群体进行地位认同偏移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流动人口地位认同呈现出整体趋中、向上偏移的特征,农村流动人口内部分化,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口仍然占绝大部分,其中,中下层更倾向于向上偏移,中上层更倾向于向下偏移。  相似文献   

2.
刘昆 《攀登》2016,(4):61-66
随着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加,为城市社会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为此,本课题在调研基础上,以西宁市为例就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等作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岩 《神州》2013,(21):278-278
军人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传统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出现跟军队发展不一致的现象,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型军队的建设,我们必须搞好军人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军心,以保证和加快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从而保障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瑶 《神州》2012,(15):16-16
鉴于流动人口犯罪是当前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如何预防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辽宁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18万人,主要有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回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多以务工经商为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对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生活状态,他们的合法权益被忽视的问题。对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护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安兰 《神州》2012,(12):120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镇,这一方面推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使贫困人口的增加。2011年11月我国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这意味着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将纳入扶贫范围。同时也表明在经济高度市场化的今天,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更加突出,更具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周娟  余坤生  周婵 《神州》2012,(3):8-9
长期以来,关于“流动人口”管理问题上,我国奉行简单的户籍制度和暂住证制度,这滋生了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流动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流动人口纷纷从农村涌入城市,他们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流动人口犯罪日趋严重,因此,剖析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探索有效遏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文娟 《神州》2011,(9X):282-283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是目前我国弄口谐社区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管理体制,以及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二元社区”现象的存在,给和谐社区构建带来了阻碍。为此,必须完善社区流动入口管理体制,增强流动人口归属感,创新流动人口服务机制,从而实现流动人口的有效治理,促进和谐社区构建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进程中,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城市教育资源的短缺、与同龄儿童相比较,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等问题严重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质量。应该采取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采取多元的入学体制;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的平等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适应是民族文化在社会选择的推动下,积累文化创新,使相关民族在所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生存与稳态延续能力。生物性适应与社会性适应是构成文化适应的双向性的两个部分,两者在相关民族文化中同时并存,但两者适应的对象、手段和方法却互相区别,最终导致了这两种适应在取向上的各不相同。本文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从生物性适应以及社会性适应两方面探讨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文化适应状况,寻找解决流动人口文化适应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淑云 《沧桑》2008,(6):67-68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诸如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制定合理医疗服务价格、废除户籍歧视、进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措施,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姚祎 《神州》2013,(6):187-187
宪法上的社会保障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处于一国社会保障权保护体系的核心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我们应当对宪法上的社会保障权进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辉 《黑龙江史志》2013,(9):301-3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的建设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传统二元社会结构和法律因素的影响,以及农民工自身的因素,他们的各项社会保障基本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讨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对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21,40(3)
本文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入地归属感、长期居留意愿、入籍意愿、身份转变四个维度测量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结合logistic回归探究了流动人口的主观社会地位对其身份认同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地身份的认同水平不高,不同维度存在较大差异;认同水平随测量维度的深入而降低;主观社会地位对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作用因流动者的户口类型和受教育水平而异。建议,为提高流动人口对流入地身份的认同水平,除了改善客观的生活条件,更应注重其主观感受,尤其是主观的社会地位认知。  相似文献   

15.
杨晓菡 《神州》2012,(31):249-249
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作为农村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对农村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家庭成员的医疗、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解决好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才能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中国公安部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断裂点法,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城市流动人口圈:①京津连流动人口圈。为中国第三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具有性别比高、来自圈外的流动人口比重大、以亲缘、地缘为纽带聚居等特点。②沪宁杭流动人口圈。为中国第二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具有来自省内的流动人口比重高、暂住时间差距大等特点。③广深厦流动人口圈。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流动人口圈,具有女性流动人口比重高、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比重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每年春节数以亿计的在外务工人员奔波在打工地和家乡之间,使春运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暂时性的人口大迁移现象。流动人口是我国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重点部分,且很容易对全国的人口分布及户口管理造成影响。相对而言,现阶段的流动人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客观上的经济因素,还是主观上的收入水平,都在不断的促使流动人口的数量持续增加。近几年,由于人口持续增加,对我国的资源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此时要想更好的实现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就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为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不要总是应用一些强制性的方法,这将造成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不利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杨倩 《神州》2014,(8):279-279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心理、安全、教育、医疗等。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一、在农村社区和学校设立固定亲情室、亲情课、心理疏导室。二、配备专门人员护送留守儿童上学、放学,通过课堂教学加强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安全常识。三、坚持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设立“爱心妈妈”、“替代性父母”的机制。四、设立常规体检制度,注意对留守儿童的卫生疾病预防。  相似文献   

19.
姜维依 《区域治理》2022,(1):153-156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不断老化,他们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2021年全国七普数据,我国流动人口已达3.7亿,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双下降.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未来我国需要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来弥补数量下降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老龄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人口老龄化也是...  相似文献   

20.
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明  薄俊丽 《人文地理》2014,29(1):43-48
以东部地区城市特色比较明显的6个城市的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衡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6个城市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6个城市流动人口融入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环渤海的青岛和沈阳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最高,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和长三角的温州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最低,介于两者之间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无锡和京津冀地区的北京。总体而言,北方城市流动人口的融入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南方城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程度的差异反映了城市特色或性质的不同。城市规模、城市所在区域的文化特色、城市经济特征、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都是影响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对于南北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差异,方言具有很大的影响,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