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广东实学馆是为广东海防教育的发端,张之洞主政广东时将其改名为广东博学馆,它与广雅书院同为张之洞日后大力兴办新式教育的出发点。在晚清的历史语境下,实学的内容是来自西方的声光化电,几乎是西学的代名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词章之学。而"博学"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广学,兼容西学中学。围绕着广东博学馆这一教育实体,西学、实学、博学的名称变化反映了近代国人的思想认识变化,而这种变化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2.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北京大学哲学系邓以蛰教授(已故)捐赠的龚自珍致其曾祖父邓传密的书信三封。这三封信对于研究龚自珍的思想和生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是,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的《龚自珍全集》中没有收入,而该书所附之《龚自珍佚著待访目》中也未著录。虽然,其中两封的部分内容曾在一九一五年七月十日出版的《甲寅》月刊第一卷第七号和一九三六年十  相似文献   

3.
乾嘉学派一向被学术界推为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高峰。关于乾嘉学派内部的分野问题,自19世纪末章太炎《馗书·清儒》问世,其中之吴、皖分派,影响学界甚大。之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续增“扬州一派”,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更发“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学最通”之论。  相似文献   

4.
郭延礼著《龚自珍年谱》由齐鲁书社出版了。这是建国以来有关龚自珍研究的一项可喜的新成果。 龚自珍是近代中国一位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在近代思想史、哲学史、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对龚自珍的研究是较重视的,也有一定成  相似文献   

5.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清代著名文学家,又是在思想界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人物,其著作对学术界发生过广泛影响。龚氏生当嘉庆、道光之际,其时考据之学方兴未艾,金石文字诸学号称大国,研究钱币的风气因之而益盛。继乾隆间官修《钦定钱录》之后,翁树培(宜泉),张廷济(叔未)、初尚龄(渭园)等人倡导泉学于前,刘喜海(燕庭)、戴熙(淳士)和龚自珍诸人继承于后,著书立说不绝,研究成果跨越前代。定庵  相似文献   

6.
清代文史学家能诗善画的仁和杭世骏,在乾隆年间,考取了博学宏儒科翰林,因为得罪了权贵,回到扬州,为扬州盐商马曰琯、曰璐所尊重,延请到马氏藏书楼“小玲珑山馆”作为上客,从事于著书生活。乾隆帝南巡经过扬州的时候,杭世骏当然到御前接驾,乾隆帝问他:“还卖破铜烂锡么?”当时的人们,就称呼他为“卖破铜烂锡的翰林”。我感觉到“破铜烂锡”这四个字很有意思,不要看它是没啥用场的破铜烂锡,从废物利用之中,却会搜拣出宝物来。现在从事废品收购的人就是这样,于破烂物品中搜拣出来黄金和古代的商周铜器,诸如盘盂鼎  相似文献   

7.
龚自珍生前曾想来广东,但没有实现。林则徐南下广东禁烟,龚自珍有《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提出“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共十点意见。林则徐到广东后,曾有一覆札给龚自珍。其中有:“至阁下有南游之意,弟非敢沮止旌旆之南,而事势有难言者,曾嘱敝本家岵瞻主政代述一切,想蒙清听。①”因“事势有难言者”,林则徐不同意龚南下,终于使龚未能实现南来广东的愿望。然而龚自珍生前与广东友人的情谊,身后对广东文人的影响,以及广东学者对他的研究,却是值得书上一笔的。一、对前代广东文人的敬仰以及与广东文人的交往龚自珍于…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在清代堪称文史大家。其诗歌创作充分体现了尊情主张。无论从诗学主张比对,还是从诗歌风格考量,龚自珍的诗歌和袁枚的诗歌具有诸多共通之处。从"宥情"到"尊情"的升华使得诗歌的感情境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加之龚自珍和性灵派诗人的交际人脉,足证性灵诗派和龚自珍诗歌创作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论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董广杰龚自珍卒于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1年,其一生的政治生涯主要是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当时的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文化专制,社会危机四伏,衰世征兆尽显。龚自珍思想激进,忧国忧民,他对封建衰世的批判和社会变革理论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清康熙刻板《倘湖樵书》多个印本与《博学汇书》版刻的比较,指出《博学汇书》与《倘湖樵书》实为同书异名,前者是在后者书板基础上改刻而成。包括《博学汇书》在内,康熙刻本《倘湖樵书》经历了初印本、第二次改编印本、改题《博学汇书》印本、回改题名后印本等至少四个阶段,各次印本的内容、编次、文字等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名父之子     
李国文 《中华遗产》2007,(10):22-23
龚自珍是名人,龚自珍的儿子,应该也算得上是个名人,因为圆明园是他引领英法联军去烧的。  相似文献   

12.
龚自珍诗情系金陵■文/蓑衣中国封建社会传至清代,已如强弩之末,到了“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无数爱国志士、进步的思想家,殚精竭虑,求索救国救民的济世良方。龚自珍就是其中杰出的思想家之一。龚自珍,字王瑟人,号定庵。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世代为官。1...  相似文献   

13.
胡学彦 《古今谈》2002,(2):25-26
长期以来,关于龚橙,我心中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谜,存在一个苦恼的情结:为什么一个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一代杰出的思想家龚自珍之子龚橙,竟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引导英人去焚烧圆明园?他自幼熟读“圣贤”书,深明国家民族之  相似文献   

14.
关于龚自珍之行迹,尚可作出几点比较重要的考证:其一,龚自珍的佚文《浚吴松江之碑》作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至二十五年间,所写内容与其父龚丽正参与组织的疏浚吴淞江的工程直接相关。其二,道光二年(1822)十月中旬,龚自珍及其友人魏源、陈沆等人曾与朝鲜使文人权复仁进行过比较深入的谈话交流,话题中所涉内容颇广。其三,龚自珍得闻母亲去世是在道光三年七月二十五日,自京南归的出发时间是八月十日,目的地首先是其父龚丽正位于上海的官署。其四,《梦游天姥图》上龚自珍的题跋可以为其《补题李秀才增厚梦游天姥图卷尾有序》一诗提供新的编年依据,也拓展了我们对龚自珍家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六七岁时随全家由东海迁来扬州,他成长于扬州,弟妹皆生于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他在扬州私塾读书时,得力于一位戴子秋先生,他说:“我的国文是跟他老人家学做通了的。”14岁与扬州名中医武威三的女儿武钟谦订婚。后来他在《择偶记》中说:“光复那年,父亲生伤寒病,请了许多医师来看,最后请着一位武先生,那便是我后来的岳父。”1912年,朱自清于安徽旅扬公学高等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扬州两淮中学(…  相似文献   

16.
龚自珍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是影响晚清一代的重要人物。长期以来,对龚自珍“以公羊义讥切时政”,受到今文经学的影响,似乎异议不多;但对龚自珍和传统经学的关系,和清代复兴的今文经学的联系与区别,却很少有人论列。本文准备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10-12日,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中国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扬州举行。中国红学会名誉会长、名红学家冯其庸,名艺理论家李希凡,名作家二月河以及来自海内外释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专家、学到会参加研讨。本次红学研讨会的主题是“《红楼梦》与世界”,与会专家学讨论交流了近年来的红学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探讨了《红楼梦》、“红楼美食”、曹雪芹家族与古城扬州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等。  相似文献   

18.
江北古学的兴起,由王念孙首倡,以汪中为中介,结合了李惇、贾田祖、刘台拱、朱彬等学者,组成一学术社群,抨击宋儒之学,宣扬考据学风气。扬州学者建构了考据学系谱,以团结同道。此外,婚姻圈和服务于幕府也为扬州学者提供了相互之间的认同,为学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俞正燮一生的活动与龚自珍大致同时又稍早一些。他俩的治学方法虽然并不相同,但同样反映了清代鸦片战争前夜学术作风与思想观念的变化。如果把两人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龚自珍冲破乾嘉考据学的藩篱,“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排专制”,呼吁改革,主要是针对君臣关系的危机,用来议政。而俞正燮继续使用考据的方式,研究与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扬州时,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处“淮南江北海西头”,以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璀璨而闻名,虽历经沧桑,而长盛不衰,城池未经迁徙,叠压脉络清晰,文明传承有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