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翼通过颂天命、颂皇恩、颂盛世、颂仁政、颂《明史》、抑胜朝、回护本朝之短等方式来颂清,又通过在叙事曲折之中微露真意、在考论史事之中讽喻当朝、在揭露社会矛盾之中批判当朝弊政等方式来刺清。他在颂清与刺清之间的彷徨,是文化专制与良史操守之间的内在紧张、皇权崇拜倾向与自我意识之间的矛盾、"超越前代"思潮对读书人时代自信的激发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赵翼以显性的方式颂清,以隐性的方式刺清,既与他置身于"文字狱"酷烈的乾嘉时代有关,又与他内心深处对清朝的认同甚至崇拜有关,还与读书人在检讨历史时油然而生的时代自信有关。  相似文献   

2.
任彦芳自己是个诗人,但他最喜爱三个人的诗句:一是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是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另一是叶剑英元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相似文献   

3.
<正>《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简称《西狭颂》,又称《李翕碑》《惠安西表》等。《西狭颂》刻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位于今甘肃成县城西13公里的天井山栈道的摩崖上。整个摩崖刻石由篆额、刻画、题记、颂文、题名组成。近年有学者撰文称"惠安西表"四字并非篆额,而另有他意,故不能将该碑简称为"惠安西表"。可备一说,并未取得学者  相似文献   

4.
重读嬴政     
嬴政是我最崇拜的历史伟人之一,他的雄才大略和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少有人可与之相比的。但近日重读嬴政,仔细想来,感到这种崇拜颇有些盲目和片面。我们往往热衷于谈颂嬴政的胆识和功绩,但对  相似文献   

5.
汉代衡官考     
正汉代有衡官,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和东汉灵帝时(168~189)的《西狭颂》、《郙阁颂》。关于衡官的职掌,《汉书·百官公卿表》并无详细记载。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里联系东汉的《耿勋碑》、《西狭颂》的记载指出~([1]):衡官亦兼管一部分铸钱事。汉武都太守耿勋碑云:"又开故道铜山,铸作钱器,兴利无极。"故李翕西狭颂,武都郡有衡官掾及衡官有秩。可以证明衡官在武都是专主铸钱事宜,仍沿用水衡都尉之衡官名称。此说颇为人所信。如裘锡圭先生在《啬夫初探》一文里认为"(陈)说似可从"~([2]),朱活先生在《居延简耿勋碑与东汉币制》一文里也说:"陈氏所释甚得其谛。唯误碑文‘铜官’为‘铜山’,此微疵耳。"~([3])其实,陈直先生的说法恐怕是有问题的。从上引那段话不难看出,他认为《西狭颂》里武都郡的"衡官",是《耿勋碑》里主管"开故道铜山,铸作钱器"的机构,故而提出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12日,60岁的穆罕默德·阿不提·哈桑(下文称哈桑)乘飞机到达了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几个月前,一位电影制作人想请他出山,为一部以他为原型的电影当顾问。可哈桑怎么也没想到,在机场等待他的不是电影顾问的聘请合同,而是准备抓他的比利时逮捕令。哈桑可不是一般人。他绰号"大嘴",联合国曾把他列为索马里海盗中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头目之一,今年1月刚  相似文献   

7.
“义声昭著,举国欢迎”,这是1949年毛泽东对程潜、陈明仁两将军率部起义的高度赞扬。毛泽东对程潜非常信任。在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期间,毛泽东为了妥善安排程潜的职务,召见程潜的同族兄弟程星龄先生征求意见。有一天,程星龄先生被单独召见到毛泽东办公室。毛泽东说:“中央正在考虑颂公(程潜号颂云)的安排问题,想同你商谈一下。论辈份,颂公是老前辈,看怎样安排妥当。现中央决定在武汉设立中南军政委员会,想委屈颂公担任副主席何如?”程说:“颂公这次来京,承蒙主席这样优待,他的感激心情,不是语言所能形容的。关于工作安排,您怎么定,他一定…  相似文献   

8.
金岳霖轶事     
金岳霖在西南联大教逻辑,上课时学生可以提问题,请金岳霖解答。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岳霖有问必答,很耐心。有一个华侨同学叫林国达,操广东普通话,最爱提问题,问题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觉得逻辑这门学问挺"玄"的,应该提点怪问题。有一次他又  相似文献   

9.
重读赢政     
赢政是我最崇拜的历史伟人之一,他的雄才大略和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少有人可与之相比的。但近日重读赢政.仔细想来,感到这种崇拜颇有些盲目和片面。我们往往热衷于谈颂赢政的胆识和功绩,但对他的过失,对他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为什么仅维持了短短15年的原因和教训,虽有所知,却缺乏冷静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上有人在文章中说“劝君少骂秦始皇”,另外有人在文章中说“劝君少颂秦始皇”。我倒是觉得对秦始皇不是个“骂”和“颂”的问题,他是一本很丰富的书,能教给我们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11.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10,(5):93-94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向舟曲灾区捐赠善款并颂经祈福 甘肃省舟曲县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的消息,牵动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心。8月15日他通过中国佛教协会向甘肃舟曲灾区捐赠善款,并向各族受灾群众表示慰问。同时为受灾群众颂经祈福。  相似文献   

12.
说起莫耶,人们便会想到她创作的《延安颂》歌词。几十年来,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高歌《延安颂》,把一腔热血献给神州的解放事业;多少新中国的有志青年高歌《延安颂》,让青春和年华化作新时代的火花。这是一支黄河和长江激昂的交响曲,这是一支雄壮而瑰丽的中华之歌。《延安颂》词作者莫耶的爱人、兰州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方唯若,在老伴离开自己整整18个年头的今天,再次听到这首浩歌,感慨万千。前不久我们去采访和看望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时,他向我们讲述了莫耶创作《延安颂》的过程和她的坎坷人生。出生在一个归侨的富裕家庭,但从小却过着压…  相似文献   

13.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有一卷次、篇题、作者不明的残篇,本文研究认为是马融《上林颂》的遗存。文章首先对该篇文本中存在的讹脱衍倒现象进行校勘,改正讹误十馀处。该篇书写校猎,先至其文已佚的"某处",再至广成苑,根据东汉制度,先至之处应为上林苑,结合汉赋命名惯例推测,残篇原秩以"上林"命篇实属合理;考察东汉中期以后,以"上林"命篇的赋、颂作品,目前所知,仅有马融《上林颂》;而挚虞、刘勰俱以为该篇近于赋体,残篇则以主客问答形式结构全篇,确从赋体脱胎而出,并与《广成颂》的主旨相同。以上均指向残篇为马融的《上林颂》。根据《典论》佚文和《后汉书》的记载,《上林颂》作于桓帝永兴二年,既谏桓帝不可耽于游乐,又劝桓帝应借校猎加强武备。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8,(1)
福建省莆田县的木兰陂,是北宋期间修建的一座引、蓄、灌、排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这个工程对福建兴化平原的开发,莆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青青溪水木兰陂,千载流传颂美诗。"近千年来,它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赞颂。  相似文献   

15.
何志辉 《世纪》2020,(2):4-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不少人为了博人眼球,将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和演义当作历史,依据片面的不实之词将虚假历史"真实化"。对这种歪曲历史真相、混淆视听的行为,我们必须予以辨析和批驳。如近年来网络广泛流传一些文章,声称毛泽东曾在《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民主颂》。坊间以讹传讹,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正本清源,本期特刊载何志辉先生《"社论"〈民主颂〉作者并非毛泽东》一文,旨在钩沉历史真相,考证《民主颂》并非社论,作者另有其人,后因文学虚构而被牵强附会,辗转而成网传谬误。此文以翔实准确的史料和深入细致的分析让读者知悉此事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6.
<正>柏拉图(Plato)提到,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前399年)曾赴波提戴亚(Potidaea)参战。1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在《会饮篇》与《卡尔米德篇》中均提到苏格拉底在波提戴亚所参加的一次具体战斗——为方便行文,下文将分别称之为(《会饮篇》)"波提戴亚战斗"与(《卡尔米德篇》)"波提戴亚战斗"。然而,他对这一历史片段语焉不详,尤其是没有提供具体的战斗时间或场  相似文献   

17.
现藏于镇江焦山碑林的《弥勒楼阁颂碑》为孚威将军吴佩孚所撰书。学者们据此碑内容或对吴佩孚的佞佛持怀疑态度,或谓之为虔诚的皈依。笔者试从《弥勒楼阁颂碑》的碑文入手,联系吴佩孚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一些生平事实,来探讨吴佩孚佞佛之究竟。 《弥勒楼阁颂碑》,碑型横制,高53厘米,宽192厘米,(见图)从碑的上款看,是吴佩孚为扬州长生寺的弥勒阁作的颂词。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成长为总政话剧团的著名编剧,曾先后创作了《巨人的握手》、《周恩来在上海》、《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张学良》、《延安颂》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王朝柱的一生可谓硕果累累,著作颇丰。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这样说:"一个人一生中要经常做一些事,要做些有益的,自己还喜欢的事。"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走近这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聆听他讲述自己极不寻常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西夏持续不断的译经活动以及大量汉文佛经的翻译,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已经诗化了的汉文偈颂对西夏偈颂翻译的影响。这种影响进一步延伸至偈颂的创作领域,但并未偏离偈颂的一般范式,而是依循着偈颂基本的特性又有所发展。《贤智集》中的三篇颂所展现的诗化现象,是偈颂文学在持续交流活动中被西夏继承于书面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自宋人金石学论著已可见李翕黾池五瑞画象与"修崤嵚之道"题刻,刻于《西狭颂》摩崖之前。此石刻在《隶释》中列于《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与《李翕析里郙阁颂》之间。另有《隶续》卷一一《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作为共同出现"李翕"姓名的四种石刻,形成重要交通史料中特殊的组合,值得研究者重视。李翕"昔在黾池,修崤嵚之道"的交通建设功绩在武都的宣传,与武都地方特殊的交通形势有关。李翕任军政长官期间,或许是武都地方交通发展较好的历史阶段。实际主持交通建设工程的仇审的事迹,因石刻资料而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