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年代:唐。简介:《晋祠藏华严石经》现存于晋祠奉圣寺两侧碑廊内,始刻于唐武周时期(约700-704年),是唐译八十卷《华严经》的石刻祖本。女皇武则天请于阗国高僧实叉难陀携八十卷华严梵文善本来到洛阳,主持翻译,于圣历二年(699年)译成八十卷《华严经》,亲自为之作序,并把它完整地镌刻于方形石柱之  相似文献   

2.
《宋史》卷一六九《职官九》记载文臣京官至三师叙迁之制,与《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四三五元祐四年十一月庚午条小注引《两朝国史·职官志》内容相对应,两者应同出一源,但一些关键词句却有出入。清人自《永乐大典》  相似文献   

3.
翁飞 《安徽史学》2004,(5):110-111
秦汉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不但历史编纂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而且史学思想深邃博大,是一个产生史学巨匠和思想巨人的时代.秦汉史学的重要地位,自然被人们高度关注和广泛涉猎,已取得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选择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史学思想作研究对象,对研究者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挑战.今读汪高鑫所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为吴怀祺先生主编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之1卷,黄山书社出版),感觉这部近37万言著作不但内容丰厚,资料翔实,而且视角新颖,颇有特色,对于秦汉史学与史学思想的研究做出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论文篇 一、总论近代中国的统一与分裂吕芳上历史月刊5 1988年6月 二、晚清史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之社会思想及其意义陈正国史苑46 1988年4月太平天国意识形态政策试析王庆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a 1 988年中法战争前后清廷对台北之防务设施(刘铭传抚台时期)徐丽明德育学报3 1 987年土0月兴中会广州起义之评价罗云家民主宪政59卷12期1988年4月关于‘惠州之役甲记事的商榷—检讨中日两国史料的差异彭泽周大陆杂志了7 卷6期1 988年12月帝党确有密谋:也论戊戌政变汪荣祖历史月刊3 1988年4月所谓“帝党确有密谋.的面面观—答汪荣祖…  相似文献   

5.
姚生民 《文博》2002,(4):50-54
《三辅黄图》卷之二记云:“甘泉宫,一日云阳宫。”《关辅记》云:“林光宫,一日甘泉宫。”陈直校《三辅黄图》卷之二按引《元和郡县志》卷一云:“云阳宫,即秦之林光宫,汉之甘泉宫,在云阳县西北八十里甘泉山上。”与以上相同的说法,见于《关中记》和《秦会要订补》等书。秦汉时期,在云阳县(今淳化县)甘泉山地区所建之“云阳”、“林光”、“甘泉”,是各有其宫,  相似文献   

6.
1 《旧五代史》卷四七《末帝纪中》清泰二年夏四月癸未条 :以宰相卢文纪兼太微宫使 ,弘文馆大学士姚加门下侍郎 ,监修国史张延朗兼集贤殿大学士 (第 6 47页 )。按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宰相之职”条 :“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 ,无常员 ;有二人 ,则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 ,则昭文、集贤二学士并监修国史 ,各除。唐以来 ,三大馆皆宰臣兼 ,故仍其制。国初 ,范质昭文学士 ,王溥监修国史 ,魏仁浦集贤学士 ,此为三相例也。”① 唐代宰臣所兼三馆职 ,至晚在唐…  相似文献   

7.
唐代监修国史制度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监修国史初设于贞观三年 ( 62 9) ,之后遂形成定制 ,直至唐亡。唐代监修国史的职责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奉诏引进史馆修撰人员负责史书编修工作 ;裁断疑难 ,审正史稿。唐代监修国史制度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历过一些变化。太宗贞观时期实行的是一相监修制 ,终太宗之世 ,担任监修国史的只有房玄龄一人。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及玄宗开元前期 ,实行的基本上是多相监修制。自玄宗开元后期起以迄唐亡 ,实行的又是一相监修制。唐代监修国史者绝大多数都是宰相 ,但偶尔也有其他人员充任。玄宗以前 ,监修国史之称号恰如其名 ,玄宗至德宗时 ,改称“修国史” ,德宗之后又恢复旧称。  相似文献   

8.
张宗品 《文献》2022,(3):7-25
六朝隋唐时期通行的《史记》文本多为八十卷的集解本,而现存有宋以降集解本《史记》俱为一百三十卷,八十卷本面貌遂不可知。梳理日本尊经阁文库本《经史历》所载《史记目录》的文献信息,可初步复原八十卷本及其衍生文本的篇卷分合情况。通过将《史记目录》与现存敦煌本、日藏古写本和索隐本及正义本《史记》篇卷的比勘,基本可以确定目录所载八十卷集解本《史记》篇卷的相关信息并非出于后人的伪作。系统考察《史记》传本卷帙变迁的历史进程,将有助于理解现存《史记》古写本存佚因由以及纸简替兴和写刻演变之际,物质载体对文献面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烫金精装的乾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光彩夺目.这是一部长达百余万字的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中的典籍文献.在八千多种东北古籍中,《通谱》属于大型古籍的一种.《通谱》八十卷,弘昼、鄂尔泰、福敏、徐元梦等奉乾隆皇帝弘历之敕纂的一种谱牒.其发端可追溯到清初,雍正十三年(1735)即已着手,弘历继康熙玄烨积极提倡文治,宏扬传统文化,几乎同时督促以鄂尔泰为首的写作班子编纂《八旗通志初集》和《通谱》两部大书、根据近几年来东北史学术界的意见,这两部书都属于东北古籍.《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始于雍正五年(1727),至乾隆四年(1739)成书.而《通谱》乾隆九年(1744)才竣工.  相似文献   

10.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指1949年10月1日以后共和国范围内社会及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历史。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或目标模式的角度来观察,国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其主线至少有三条。研究国史,需要明确现代史与当代史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它与中共党史的关系。认清什么是国史的主流,关键在于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的历史,特别是那段历史中发生的失误和错误。国史研究具有较强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但这并不必然削弱它的学术性、科学性。国史研究除了具有史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传承文明、咨政育人的功能外,还有"护国"的重要作用。在今天,只要尊重客观事实,遵守学术规范,当代人不仅可以写好当代史,而且可以在国家机构主持下写好国史。  相似文献   

11.
清乾隆中期周煌集大成之作《琉球国志略》(二十二年丁丑,1757),也是继往开来之作。其后,又有两部续志:齐鲲、费锡章:《续琉球国志略》五卷、首一卷(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赵新《续琉球国志略》二卷、首一卷(同治五年丙寅,1866)。前后还穿插有赵文楷、李鼎元往封尚温(嘉庆四年乙未,1799),林鸿年、高人鉴往封尚育(道光十七年丁西,1837)两使次。李鼎元撰有《使琉球记》(嘉庆庚申,1800),与齐、赵两部续志合称“后三志”。其中以《齐续志》更为重要。“后三志”产生在19世纪上半华琉关系已臻鼎盛、同时又渐就式微之时期。尽管时值东亚国际风云变幻,英日构衅闽海,华琉宗藩纽带风雨飘摇,但毕竟在数百年交聘往来基础之  相似文献   

12.
国史学理论包括国史理论和国史学理论。国史理论即国史学历史理论,是考察国史发展过程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主线及其分期、国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评价等内容。国史学理论是反思国史学自身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等问题。国史学的性质从时限上说属于当代时限内的历  相似文献   

13.
储著武 《安徽史学》2021,(1):162-168
"文革"结束后至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前,是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探索完成时期.这个时期,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文革"结束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前,胡乔木提出"赶快着手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科院成立现代史研究室;第二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至1982年底,编写《当代中国》丛书启动,中国社科院拟成立现代史研究所的建议未被采纳;第三阶段,自1983年至1990年底,以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为标志,国史研究学术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学界在探索完成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十余年时间里,始终贯穿着明确的学术自觉意识.这是完成国史研究学术建制的重要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4.
以四库本为代表的孙觉《春秋经解》“十三卷”本第一、二卷内容全部冒用自孙复《春秋尊王发微》第一、二卷,这是导致史籍记载该书卷数有“十三”、“十五”卷之差异的原因所在。此“十三卷”本的讹误应当出现在宋宁宗嘉定丙子年(1226)汪纲补修之后、王应麟《玉海》著录之前这一段时期内,可能是因该书残缺而为人“访合”的结果。该书(并其《提要》)被清廷四库全书处送交“聚珍处”的抄本当是纪昀家藏本,很可能“聚珍处”在校对刊印时发现了其中的错讹,遂删改、取用原《提要》而刊印了另外一种版本,这是聚珍本不同于四库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我已进入八十老翁之列,回首往事,有十一年是在贵阳度过的,从1946年7月到1957年7月(其中1955年7月至1956年7月暂迁重庆)。这十一年正是我在贵阳接受基础教育的时期,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毕业。我一共念过四所学校,贵阳实验小学(即后来的南明小学)、贵阳扶轮小学(即铁路员工子弟学校)、贵阳二中(即今天的贵师大附中)和贵阳六中。这个时期的教育对我后来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46年,家父叶勉之调入湘桂黔铁路局都筑段工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志编修历史悠久.志书内容丰富.编写体例独特。古人云:“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地方志也被称为“地方百科全书”.“是故志之重于郡也与国史并”。明代是我国志书编撰较为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方志.也呈现出独特的编撰特点.以下以明代弘治年间的莆田《兴化府志》为例,对这一时期莆田地方志编修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治明史者,有以朱元璋曾依附于韩宋政权(年号龙凤),而认为吴朱政权的官爵当“皆受之于宋”,如明末清初之史学家钱谦益云:朱元璋“渡江(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以后开帅府,丙申(公元1356年)为吴国公,以逮于称吴王。凡有拜除,皆出龙凤之命,如蕃镇承制故事。国史多忌讳,皆没而不书。”(《牧斋初学集》卷一0一)。清早期史学大家徐乾学(曾任清官修《明史》总裁)也举出一些例子,说“太祖(朱元璋)之兴,其官爵皆受之于宋。”(《憺园集》卷一四)。  相似文献   

18.
向燕南 《文献》1999,(2):153-169
焦竑字弱侯,号澹园,又号漪园,谥文端、文宪,江宁(今南京)人,是晚明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尤其精于史学.明代史学风气至嘉、万时期丕变,由空疏转向谨严.其中功绩,王世贞之外,则首推焦竑.在焦竑传世的三十余种著作中,史学著作计有《献征录》120卷、《熙朝名臣实录》27卷、《逊国忠节录》4卷、《国史经籍志》6卷、《玉堂丛语》8卷、《皇明人物考》6卷、《京学志》8卷、《词林历官表》3卷等,此外尚有汇录大量考史笔记的《焦氏笔乘》6卷和《续笔乘》8卷等,是明代整个学术发展中非常有影响的人物①.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2013,(2):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五卷本)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这35年的历史。《国史稿》共分五卷。第一卷(1949—1956)讲述从新中国开国  相似文献   

20.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的出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界,也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我们进一步正确认识国史、大力宣传国史、深入研究国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对待和阐述革命与国史的关系,是《国史稿》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史稿》一共五卷,却专门拿出很大篇幅,设立了一部序卷,用以概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