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日本新保守主义,可以视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上冷战终结前后,保守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思潮。它的出现同日本近代历史的保守主义和战后传统保守主义的发展历史极为相似。从纯粹意义的政治思想史角度,无法确定其标志性的思想起源。相反,却可以从其政治人物的政论和政治行动中,清晰地反映出它产生、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剖析(1947—200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历史教科书在过去的 46年中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篡改与反篡改斗争。记述“正史”的教科书乃是否定侵略战争罪行的关键所在。以历史学界为代表的广大日本民众为捍卫科学的尊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进行了长期斗争。冷战后 ,随着日本国内谋求政治大国化和军事大国化势力的增强 ,日本篡改历史势力的发展与活动也超出了意识形态领域 ,覆盖到经济与外交 ,历史教科书和战后教育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变期。面对东西方冷战与中国共产党新生政权的建立,中美关系由此经历了历史性的重要转折。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也发生了重要的历史性变化。美国抛弃了百年来所认同的”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传统立场,并秘密插手中国西藏事务,  相似文献   

4.
美国缘何支持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一体化是在战后欧洲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进程。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发,一开始便支持并推动这一进程,冷战期间,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实际成为美国对欧政策的基础。冷战结束后,尽管美欧矛盾不断上升,但华盛顿在总体上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并未改...  相似文献   

5.
张勇 《史志研究》2000,(1):55-58
九十年代初期,随着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结束,民族主义异军突起,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引人注目的政治和文化现象。并迅速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然而,对民族主义的真正考察离不开对现代化的关注,如同对现代化的研究必须考察民族主义因素一样。因为在历史上,“民族主义”与“现代化”本是一对相伴相生的历史范畴。本文正是从这一基点出发,力图从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交互影响,进而冀求有益于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冷战期间西方边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的西方边疆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冷战期间的边疆理论所反映的是这一历史阶段国家对自身利益界限的理解和认识,其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提高和世界形势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冷战史是后冷战时期受到中国及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 2 0 0 2年 8月 6日至 8日 ,北京大学现代史料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及北京东城东方历史学会主办的冷战中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的与会学者 ,围绕着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主题 ,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演变和基本特点 ,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的影响密不可分。张振江 (中山大学历史系 )的《美国与中苏关系 :以雅尔塔…  相似文献   

8.
出版说明     
<正>《冷战国际史研究》No.18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特邀专论,专题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冷战专著评介,档案研究信息,口述历史及解密档案文献等。出版此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冷战史研究的深入,并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为保留解密档案的原貌,本书未作任何删改。本书中文章的观点只代表作者个人,仅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方法论层面上,约翰·加迪斯的冷战史研究经历了由国际关系理论主导到历史方法主导的转向。20世纪90年代之前,加迪斯倡导跨学科视角,探索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史研究结合的途径,从理论上分析美国"遏制战略"和冷战进程,提出了冷战"长和平"的命题。不过,加迪斯根据现实主义理论做出的冷战史解读失之于简单化,而冷战的终结则进一步暴露了其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因此,冷战结束之后,加迪斯开始注重历史学的方法,尤其是新文化史的方法。加迪斯冷战史研究方法重心的转变,对美国外交史研究多元化协调发展而言,可能是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10.
在《帝国的慰安妇》一书中,朴裕河打造出新的朝鲜"慰安妇"群像:她们既是被害者,又与日军士兵保持着"同志"关系,是"帝国"统治体系中具有"爱国志向"的对日"协力者"。此外,朴裕河挑战"慰安妇"历史叙事之中被视为不容置疑的公共记忆,全力解构朝鲜"慰安妇"="纯洁少女"的叙事框架,进而批判韩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朴裕河试图超越"帝国"和冷战的负面遗产,摸索东亚地区"历史和解"的可能性,但在这种貌似客观公正的背后,时时浮现出其与日本右翼思想的精神连带,从而在"慰安妇"问题上引发了更为激烈的论争,这既折射出其理论整合性的严重缺失,也削弱了东亚地区"历史和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