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友苏 《炎黄春秋》2003,(6):45-47
静静的时候,我在想着:许多人说,我在父亲病危、去世以及办理后事的过程当中最为冷静。我没流泪,我毫不分心地去做那些应该着手做的事情;我没有茶饭不思难以入眠,也没有让他在我的梦中出现;得空闲也没有去想想他。是一副没情感的心肠吗?不,不是的,我只是有种感觉,一旦我去想他、念他,我会伤心的。“爸……爸!”……“爸!”……“老爸!”50多年里我们这样对他称呼过来。不过,真觉得叫“老爸”更为亲切。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知道了。然而,打从2003年1月22日凌晨,他因为脑内大量出血昏迷过去后,我们叫着“老爸!”也不知道他还听得到不;在2…  相似文献   

2.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会议期间,毛泽东宴请出席会议的部分工农代表,当他得知坚持下乡务农的知青代表董加耕是江苏盐城人时,便问他:“你们盐城有‘二乔’,你知道吗?”董加耕不知何意,回答说:“您问的是否指西门登瀛桥,东门朝阳桥?”毛泽东笑着说:“我不是说桥,是说人,盐城‘二乔’指的是胡乔木和乔冠华。”  相似文献   

3.
我就要形成没有什么可以看的背景,没有什么技巧可以炫耀的背景。它一定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当你决定往轻松愉快想象时,突然阴暗的东西出来了,当你决定选择阴暗时,又露出灿烂的一面来我一直希望我的人物处于不确定状态人物周刊:我看过栗宪庭和你的谈话。“85美术新潮”对你有什么影响?能说是这个运动奠定了你的美学体系吗?  相似文献   

4.
我们医院的儿科李医生,他比我大十多岁,我参 微一笑,我们就那样擦肩而过。我想他怎么会“揪”加工作时,他已是主治医生( 当时还是沿用美国体 出来呢?他虽不是党员,也没有什么“身份”呀,一个制,医生只有住院医生和主治医生两级,主任是行政 普通主治医生,算不了“当权派”,说是“反动学术职务)。我们不在一个科,但也经常有点接触。因为 权威”,也有点勉强吧?但也不好问他。“牛鬼”们说他也属于“名利思想”严重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 …  相似文献   

5.
正在为四川大地震捐款的那天,我看到的一幕,使我感动极了。我和妈妈来到了捐款的地方,看见了有许多人在捐款,我也和妈妈来到捐款箱前,将钱投了进去。我朝四周望望,咦!那不是我们小区附近的那个乞丐吗?他还是平常的样子,衣衫褴褛,裤子上有好几个补丁,头发乱蓬蓬的,一点精神都没有。我想:他怎么会来到这儿呢?他不是每天都坐在马路边吗?我仔细打量他,只见他手上拿着钱盒。我想:这里不是不能乞讨吗?他怎么跑到这儿来了?我走到他跟前,没好气地说:"你知道吗?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更不能乞讨!"我瞪着他,看他敢不敢回嘴,接着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我来捐款,不来乞讨!"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你来干  相似文献   

6.
为妈妈洗脚     
从小到大我一直被家里的人宠着,爱着却从来没有为别人付出过。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既俗气又有趣的作文题目,是让我们为爸妈洗一次脚。我真的暗自好笑我端着水盆来到妈妈面前,把奶妈的双脚浸泡在水盆里,然后用手去搓,我看着浸泡在水盆里的那双脚,惊呆了。妈妈的脚掌上有两道深深的疤痕,我抬起头问:“妈,你的脚掌怎么了,怎么会有疤?”妈妈笑了笑说:“没怎么,是小时候讨饭时磨的。”我又问:“您还讨过饭,讨了几回啊?”母亲说:“不仅讨过,而且讨了好长时间呢!你外公去世时,我只有11岁。在姐妹们当中我最大,家里没东西吃,我只好和你外婆去讨饭。一直到我16岁当工人以后,家里才勉强可以糊口,所以讨了整  相似文献   

7.
一、找牛犊 由一名最小的孩子充当牛犊,其余孩子手拉手把他围在中间,再由一名孩子扮找牛犊者。找牛犊者装出什么也没看见,冲着孩子们喊道:“喂,看见牛犊了吗?”“你的牛犊什么样子?”孩子们反问。“我的牛犊上身是金做的,下身是银做的……。”“我们没有这样美的牛犊,只有一只全身是泥的脏牛犊”孩子们喊道。当找牛犊的孩子找到牛犊后,他要走进孩子们手拉手搭成的一个个门洞,去赶小牛犊。  相似文献   

8.
被他发言搅动的种种社会情状,更值得深究震后第10天,当范美忠决定为自己的劫后余生经历留一份底稿时,他耍了一个小聪明。这位在地震发生时撇下学生"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的中学教师,事后对他的学生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相似文献   

9.
呼唤遗憾     
我很喜欢“瑕”这个字的读音,读起来有一种明朗、坦荡无所畏惧的锐气。“瑕”在字典里的意思为“玉小疵”,指玉上面的斑点,古人常用“白壁微瑕”来表现美中不足的遗憾。卖玉的人也常婉惜地说:“这玉要是少这几个斑点,价钱可不得了啊!”我不喜欢这样的说法。所谓“金无足赤”,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遗憾不可避免,在水晶中不是还有一种叫“发晶”的珍品吗?几个斑点使一个水晶身价百倍,这能叫不好吗? 先圣孔子有个故事深为人们传诵。说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我们的大圣人也无法确定谁对谁错,被两小儿称作“并非什么都懂啊!”这个故事在  相似文献   

10.
断章     
漠 漠,你在吗? 我们去放风筝吧…… 2003年的夏日,这是我们最末的夏天了。 酷暑难耐,烦躁不安。 对着电视机发呆是我的专利,而鸣叫的是知 了。空旷而嘈杂, 在将熔的柏油马路边的房子里开十六度的空 调,强烈的对比之下竞可以闻到冬天的味道。 一切,繁华而孤独口 打电话。 “摸漠,你在吗?我们去放风筝吧。” “37度。” “没,16度。” “噢····~一会儿。” 空旷的假日。 我们最末的夏天。淡淡的,有风。所以决定去 放风筝。 没有什么。 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一切都处于错乱之中。 门前被拆的楼房和快熔化的路。镜子里倒 走的行人…  相似文献   

11.
樊醒     
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樊醒便是其中之一。樊醒是个聪明人,他无权无势,熟识的人不多,又没有什么过度的关系,作为一名小职员,要想高升,不得不在领导身上动动脑筋。单位人员调整,樊醒知道这是个机会,他咬了咬牙买了两瓶好酒,送到领导家,刚好领导在开party,看到小樊提着酒来,脸色微微一沉,说:“我不是叫小张去买酒的吗?他让你送来的啊?樊醒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道:“是是是。”回到家,樊醒赶紧从抽屉中拿出本子,写道:不要在领导家人多的时候送礼。几日后,樊醒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领导进来对小张说:“我的发言稿你怎么还没给我?”“我不是昨天就打好放在你桌上了吗?”小张说。“我没看见,你再打一份给我。”领导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够呛,这么点小事都搞不好。”小张嘀咕道:“自己不知道搁哪儿了,还来怪我。”  相似文献   

12.
我长大了     
唉,又没考好……看着手中的成绩册,我心里难过极了。倒不是为了成绩,而是担心爸爸妈妈会不会骂我。当我把成绩册交给爸爸的一刹那,我的心都提了起来,等待着接下来的“狂风暴雨”。可是爸爸只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又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没关系的,一次没有考好,还害我的小公主那么伤心。”伤心?噢,原来他以为我是因为没有考好而难受。太好了,爸爸不但没有骂我,还安慰我!当我的整颗心都被庆幸、窃喜包围时,在那一个小角  相似文献   

13.
有有妈:我家女儿观察事物的时候总是抓不住重点,前几天我们带她到动物园去玩,参观每个动物时,我们有意识地问女儿“大象长什么样啊?有有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看了半天,女儿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有有平时的语言表达没有问题,我想是她观察的方法有些问题。胖胖妈:我们家养了一缸漂亮的金鱼,我想让儿子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所以常常让小胖看看金鱼们都好不好,有什么异常情况吗?可是我的儿子每次都“愣愣”的,发现不了新情况,等到鱼儿翻肚皮了,他才来告诉我小鱼死了。看来儿子的观察真不够细致呢。像有有妈和胖胖妈这样“担忧”宝宝观察…  相似文献   

14.
莱斯·布朗是美国知名演说家。一次,他在纽约做完演讲后,“粉丝”们排起长队等着他签名。布朗耐心地一个个签着,可轮到一位年轻小伙时,却停了下来。小伙对布朗说:“我很崇拜您,但我今天不是来要签名的,我只想看看您的嘴巴,可以吗?”布朗疑惑地问:“为什么呢?”小伙说“:我从小就喜欢演讲,苦练了好几年,甚至为了纠正发音,还常常含着石子练习。我认为优秀的演说家都靠一张嘴,就想看看您的嘴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因苦练长了厚茧?”  相似文献   

15.
一、向领袖“叫板” 1938年1月,梁漱溟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就对他说:梁先生,我们早就见过面,民国七年(1918)我在北京大学,那时你是大学讲师,我是图书管理员。梁漱溟称赞毛泽东好记性。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三则     
一对年轻的恋人外出旅游,一起登上了一辆长途汽车,坐在了老幼病残孕专席上。不一会儿有一位抱小孩的妇人,也上了车。车上已没有空座,这位妇女只好抱着小孩站着。这时那位男青年立即闭上了眼睛。他身边的女友关切地问他:“怎么,你身体不舒服吗?”男青年悄声说道,“我没有什么不舒服,只是看到这个抱小孩的妇女没有座位我惨不忍睹罢了。”  相似文献   

17.
儿子五岁那年,正上幼儿园。有一天,我和妻子把他接回家。当我们给他洗澡时,他忽然问:“妈妈,幼儿园里的女孩子为什么都是蹲着尿尿,可我们男孩子却是站着尿尿?”妻子一笑,答道:“这还不简单,因为女孩子没有小鸡鸡呗。”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陈嘉庚(1874-1961,著名的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我们的历史课本里,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名字。他一生倾资兴学,赤诚报国,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那么,在儿子眼中,他又是一个怎样的父亲?以下就是陈嘉庚的儿子对他的片段回忆——父亲有17个子女,我是第五个,由于业务关系,我和他比较接近。兴学抗日报国父亲1874年10月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  相似文献   

19.
天气很闷,下着雨,还有电闪雷鸣。这是个令孩子害怕的天气。我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写些东西。虽然才五点多,但夜已经降临。书房里,只有屏幕发出的一丝幽光。有些可怕我的思绪好像回到了儿时。也是这样的一个天气,我偎依在奶奶身旁,吓得闭上了眼睛,不敢向外张望。于是、奶奶给我讲起了故事……“唉,大概在七十多年前的一大,日本军队闯进了中国,在南京,他们进行了大屠杀。”“奶奶,什么是‘大屠杀’?”我歪着脑袋,稚气地问道。“大屠杀非常可怕,比这闪电雷呜还要可怕几百倍。他们到处杀人,不管  相似文献   

20.
1967年8月7日,“文革”干将王力在钓鱼台接见外交系统“造反派”发表了臭名昭著、后来被毛泽东愤怒地谴责为“大、大、大毒草”的“王八七讲话”。 8月19日外交部夺权闹剧发生的当天,毛泽东在上海与阿尔巴尼亚客人在至今未经报道的会见中谈笑风生:“最近,我们的外交部热闹了,他们要把陈毅、姬鹏飞、乔冠华打倒,那谁当外交部长、副部长啊?……”接下来,毛泽东直言不讳地说:“……对陈毅,我也不高兴他,但找一个外交部长也难呀!所以,我主张对他‘炮轰’,不‘打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