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之安是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1864—1899年,他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达35年之久。他以“文字传教”为工作重点,一方面用中文写作了若干宗教宣传品和介绍西方文化的读物;另一方面,他也有意识地研究中国,把中国的各方面情况和他自己的认识介绍到西方社会。然而花之安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传教服务的。由于宗教偏见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影响,花之安的中国观带有显著的帝国主义倾向,是西方列强征服中国的文化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2.
年希尧的生平及其对艺术和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希尧出身于汉军镶黄旗。凭着与雍正皇帝的亲密关系而官运亨通 ,但在仕途上并无大的建树。与其政绩平庸相比较 ,年希尧在科学和艺术上的贡献却不同凡响。他在景德镇陶瓷业的恢复和创新中 ,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他编纂的《纲鉴甲子图》被送往欧洲出版 ,引起西方汉学家的注意。他是最早接受并宣传西方对数计算方式的中国数学家之一 ,并热心推动西算与中学的结合。他还精于绘画 ,将西方的透视技法改编为《视学》在中国出版。而这一切 ,都跟他同西方传教士的交往和友谊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西方是在与非西方社会的比较中得到更为明确的界定的。在西方的文化视野中,对非西方固然有着某种程度的理性认知,但也不乏充满错觉的想像,即以一种与“自我”不同的“他者”形象不断建构非西方的历史身份,从而创造出一个与真实存在不尽相同的非西方。西方的非西方想像体现了西方对他者的控制与重构,是西方表达自我优越意识的一种霸权话语。文章考察了古典时代至18世纪西方表述他者的话语体系,分析了产生这种想像的文化和社会原因,由此说明西方是怎样逐步形成与非西方对立,并最终取得对后者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是一个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特立独行的人,他对自由民主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五四时期他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主张对自由、民主要进行改过后的承受,表明他对西方自由民主的内涵及其本质具有一定的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时期,他认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路和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都是不通的路,而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乡村建设之路,表明他对西方自由民主的批评与排斥。在抗战时期及抗战胜利后奔走国共和谈的过程中,他又热情向往自由民主,并试图为民主建国提供理论基础。从其对中国自由民主之路的艰难探索可以看出,他既向往西方的自由民主,并希望加以创新,又由于其中国文化优越论的立场,使其对于自由民主的普适价值又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5.
正泰戈尔在西方世界,几乎可以说是一举成名。在此之前,他基本是使用孟加拉语进行创作的。他的声名,似乎并没有逸出孟加拉语的圈子;就在印度,他也并非如今天一样家喻户晓。他在西方世界突然暴得大名,并且极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一些关注、推崇他的西方艺术家、作家有很大关系。一些享有声誉的作家,如爱尔兰大诗人威廉·勃特勒·叶芝(他也于泰戈尔十年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著名的意象派诗歌代表人物艾  相似文献   

6.
在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撞击、交流中,国学大师王国维是一位立交桥式的文化伟人。他将翻译、教学、编辑与治学结合起来,用西方新的科学观点和方法考察中国文化。他继承传统而不泥古,演习西学而不媚外,立言以国学为本,治学以求真为要。在中与西、新与旧、今与古、俗与雅、信与美等重大的学术文化向度中,他以哲学、史学、文学、考古、文字、音韵等多方面的学术成就架起了一座近现代中西方学术思想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7.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自十七世纪初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以康熙为代表的满族上层人物,开创了清初文化兴盛局面。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知识渊博的开明皇帝。他一生上自天文、历法,下迨数学、地理、生物、医学、美术、音乐无所不研究,是历代帝王中少见的。就其医学而言,他不仅通晓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而且又热衷于西方医药知识。《钦定骼体全录》一书就是他在学习、研究西方医学解剖学后,命法国传教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用满文译著的一部解剖学专著,为西方医学解剖学正式引进我国的嚆矢。然而有关这部书的历史肯景,及医学体系渊源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西方对传播中国文化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他的英文系列小说《狄公案》在西方风靡几十年,其影响远超过任何中国研究著作。高罗佩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他的职业是外交官,但终身职业是汉学,精通琴棋书画,娶张之洞的外孙女为妻,  相似文献   

9.
洪秀全是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这是史学界一致公认的。但是,对于他是否是近代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近几年来史学界颇有争论。有的同志认为洪秀全从西方学来的只是基督教,而宗教不过是麻醉人民的鸦片烟,所以他“不是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这就涉及到洪秀全与西方文明的关系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10.
A.贝克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并不陌生的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家。关于他的生平,他作为终身院士(life fellow)的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学院的网页有专页介绍①,他作为主编之一的“剑桥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的出版单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网页也有简短介绍②,我也曾撰文介绍③。贝克在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界的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他“是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界最关心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地理学者之一,也是当代西方历史地理学界最杰出的学者之一”④。他于2003年出版的《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⑤(以下简称《地理学与历史学》)一著…  相似文献   

11.
郑观应(1841—1920)是近代史上比较复杂的人物,当过洋行的买办。兼任洋务官僚,又是民族资本家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曾先后在英国的太古公司和洋务派举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担任要职,长期“客游四方,日与异国人相接,较早接触西方法律文化,实现了法律意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意识到:徒袭西方“皮毛”的洋务运动难以富国强兵。他以爱国自强为基础,以西法为参照系,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改良思想,并且开始涉及对传统政治法律制度进行改良的根本性问题,促进了西方法律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清末修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上,耶稣会士曾起过桥梁作用。由于他们的译介,一些西方科学技术著作得以传入中国,而也正是通过他们,中国的部分典籍被介绍到西方。 利玛窦是来华耶稣会士的早期代表人物,在中国生活近30年之久。他不仅是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宗教观念和人生伦理的介绍人。他的译著获得当时名家好评,在知识  相似文献   

13.
张威 《湖南文史》2014,(2):15-16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是近代报道中国最著名的西方记者。他的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巨大、长盛不衰,被认为是西方认识中国的基本读物。红军由此书为世界所知,斯诺由此书而成名。  相似文献   

14.
江静 《文史天地》2006,(7):8-12
他是一个有着独特的执政理论、独特的执政举措、独特的政治风格和言行的独特的人。他敢向整个西方世界叫板,虽被西方世界领导人骂为“疯子”却仍特立独行。自1969年9月通“过九·一革命”上台担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至今已三十余年,故被称为沙漠政坛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15.
评何炳松对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译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炳松是较早倡导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学者。他率先将美国鲁滨逊的“新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向国人作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 ,又结合中国传统史学理论 ,对西方史学中的史学学科理论进行译介和阐释 ;在使西方史学和民族史学相结合方面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他未能完全熔铸成自己新的学理 ,其学术思想中西方史学理论部分和中国传统史学理论部分仍处于脱节状态  相似文献   

16.
耿淡如先生是现代中国历史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 ,以治世界中世纪史名闻史坛 ,晚年又致力于西方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培养本专业的研究生、主编《外国史学史》、译介诸多的外国史学名著 ,撰写学术论文 ,是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建设的先行者与奠基者。他关于历史研究的求真精神、史学史的基本概念、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学术批判的工作原则、标本与模型兼备的研究方法等许多真知灼见 ,都是可供后人借鉴的思想遗产 ,也是他对西方史学史研究的具体贡献  相似文献   

17.
日本战后派文学之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恰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它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不解之缘。战后派的开山祖野间宏,以《阴暗的图画》为起点的创作生涯,浸透了现代主义的情绪。他幼年接受佛教思想,是法国象征主义、纪德把他引入文学之门,在创作实践中,他选择地接受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手法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受过马克  相似文献   

18.
周幼马 《纵横》2010,(9):4-11
他是唯一一名在红军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西方人;他是唯一一名参加了中国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西方人;  相似文献   

19.
乔治·卢卡奇(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为总结革命经验而写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他在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争论最多的著作,这本书"有一个时期被称为西方共产主义的圣经"。卢卡奇从独特视角解读了阶级意识,揭露了资产阶级"虚假的阶级意识"并指出了"真正的阶级意识",表明他试图对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其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利奥波尔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十九世纪德国和西方最著名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以标榜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的“兰克学派”的创始人,近代西方“客观主义”历史学派之父。 1795年12月21日,兰克出身于德国图林根维歇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父为律师。他在邓恩多夫和舒尔普福塔接受了初等教育,学习古典文学的知识。由于他刻苦学习,在初学阶段就为其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历史学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此,使他终身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