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西汉史可见都城长安"千余人"集会,"守阙上书"的情景。"阙下"曾经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而宫阙前特殊事件的发生,"吏民聚观者"甚至可达"数万人",也说明这里有规模可观的空间。民众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公共活动的空间是"市"。刘据在"巫蛊之祸"时曾经策动"市"的群众"数万人"与丞相军激战。"里巷仟佰"也曾经成为民众"聚会"场所。而礼制建筑区也有相当宽阔的空地。不过这是不允许民间活动使用的空间。总体说来,西汉长安宫殿区的宏大规模,使得普通居民的生存条件受到严重压抑,而公共活动空间相对有限,使得都市功能的实现,不得不以诸陵邑作为补充。考察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可以发现公共空间的区别。东汉洛阳已经有空间更为充裕的公众活动场所。城市史进程中都会职能和交往条件的这一重要变化,也体现了汉代都市社会构成形式和社会生活形态的若干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2.
西周时阙为宫廷建筑物的一部分,是悬挂法律条文的地方。汉初,萧何营建未央宫时,只建了北阙和东阙,依据的是厌胜之法,应与汉高祖采取水德之制有关。北阙一直是西汉时期吏民上书、请愿、庭争、请罪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到了东汉,北阙的重要性被南阙取代,究其原因,应与东汉实行火德之制有关。汉武帝时为了厌胜火灾,建造了建章宫。建章宫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东阙,也就是凤阙。此后,凤阙被赋予了神秘主义色彩。随着"事死如事生"观念的深入,阙被应用于丧葬礼俗中:一是作为墓葬标识性建筑——墓阙,东汉初期被称为"大门",东汉后期发展为"神道";二是出现于墓室画像中,被称为"天门",成为灵魂升仙之所。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时期,阙的政治意义被弱化,而神秘主义最终占据主流。  相似文献   

3.
西汉王朝首都长安城遗址,自1956年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以来.又大体搞清了其布局结构.汉长安城南部东西并列有长乐宫和未央宫,二宫之间为武库.城址中部,未央宫之北,自西向东依次有桂宫、北阙甲第(达官显贵居住区)和北宫,长乐宫之北为明光宫.城址北部为市场和里居,市场主要为东市和西  相似文献   

4.
尚民杰 《考古与文物》2003,(2):56-59,69
未央宫建于西汉初年 ,汉高祖刘邦晚年已由长乐宫移居未央宫听政 ,其后的西汉诸帝均听政于此 ,因而 ,未央宫可谓西汉王朝最重要的宫殿建筑。西汉以后 ,汉长安城仍被王莽新朝、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王朝作为首都继续使用 ,在此期间 ,未央宫经历了多次兴衰 ,几经劫难 ,它的经历与中国历史风云的变幻、王朝更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了解西汉以后未央宫的兴衰过程 ,对于认识这一段历史不无裨益。一、东汉时期对未央宫的重修未央宫第一次惨遭破坏是在王莽末年 ,据《汉书·王莽传》所记 ,更始元年 (公元 2 3年 )…  相似文献   

5.
西汉长安丞相府的位置在未央宫东阙之外,府中设有百官朝会殿,供朝廷举办各种形式的"集议"以及上计、举谣言和习肄礼仪等大型活动,是周代外朝的遗存。相府采用"四出门",与皇家宫室宗庙陵园的布局形制相类;其内外以府门、中门、閤及所属垣墙分为三个区域,府门有阙、署,无塾、阑,不设钟铃、建鼓,东西门各有长史驻守。中门内为相舍,设有正堂、庭、后园与诸曹吏舍,黄閤之内为丞相燕居听事之地。  相似文献   

6.
富金壁 《文献》2007,(4):184-185
《汉书·隽不疑传》曰: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旒,衣黄襜榆,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相似文献   

7.
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和王皇后同莹异穴的合葬陵园。汉景帝陵园南门遗址由东西两座对称的建筑群及中间的门道组成,因其平面形制从陵园园墙到中央门道有三次向外的凸出,所以称为三出阙。阳陵帝陵陵园南阙门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汉乃至中国古代帝陵的门阙制度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学彦 《古今谈》2007,(4):76-80
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宫卫近侍,并树所亲,禁省起居,纤微必知。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郎中汝南袁著年十九,诣阙上书曰:“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  相似文献   

9.
正《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  相似文献   

10.
茹小珍  贺林 《文博》2005,(4):34-35
桂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夹城堡、民娄村、黄庄、铁锁村和六村堡一带,其南为未央宫遗址,东为“北阙甲第”,再东为北宫遗址,北为西市。桂宫宫城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为1840米,东西为900米,周长为5480米,占地为1.6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陕西史志》2005,(1):19-25
未央区是1954年设立的西安市辖区,毗邻城区,位于西安市北郊,因境内有西汉未央宫遗址而得名。辖境东至泸、灞河,与灞桥区为邻;西临漆渠河,与咸阳市交界;南隔龙首北路,与新城、莲湖区毗连;北依渭水,与高陵县、咸阳市隔河相望;西南部与雁塔区、长安县接壤。全区土地总面积262.1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2.
高颐阙是东汉晚期的红色砂岩的建筑物。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阙檐东面残缺.导致日晒雨淋加剧,苔藓丛生,从而引起严重风化。为此,对残损阙檐进行了修复。根据高颐阙的结构.雅安市的气候特征及阙石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讨论了薄片检查和 X 衍射分析的结果、修复残缺阙檐的理论基础以及计算、修复的程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汉长安城未央宫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我国古代著名都城,也是当时与罗马齐名的世界名城之一.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的皇宫,西汉一代二百余年间全国政治中枢所在,它也是我国古代都城中规模最大的皇宫.刘邦在世时虽然是以长乐宫为皇宫,但那是作为暂时的宫城,他把未央宫才作为新的正式皇宫  相似文献   

14.
有“西安北大门”之称的未央区(以境内有西汉王朝的未央宫遗址而得名),历史悠久,贤俊蔚兴,人郁藏。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得风得雨,突飞猛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面貌丕变。  相似文献   

15.
汉阙是汉代建筑中封建皇权的象征,关于出阙问题,关于平阳府君阙、边考先阙、成都出土的王君平阙,以及李业阙的真伪问题,历来为学者所关注。文中对这些问题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谭前学 《文博》2010,(1):31-33
未央宫是西汉乃至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宫殿之一。但对于未央宫为何取名"未央",文献上却没有任何说明。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传世汉代文献、出土文献的梳理以及对汉代风俗观念的考察,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代宫省空间分宫中、殿中、省中(即禁中)三大区域。西汉未央宫最核心区域位于未央宫内的北部,包含温室殿、椒房殿、掖庭、少府下辖官署等所在的禁中,也包含禁外以承明殿、承明庐、石渠阁、天禄阁、兰台、金马门所在的殿中。未央宫第2号建筑遗址位于前殿、宣室殿以北,应为皇帝寝殿,即温室殿。石渠阁位于殿中的西北部,而兰台与承明庐则在其以东不远处。承明殿位于殿中北部区域,且在兰台以东。  相似文献   

18.
宅第阙是汉代大型宅院的重要建筑前或是宅院大门位置所建的装饰性建筑。本文探讨了宅第阙的隶定、宅第阙的形制结构及时行乐所涉及到的汉代思想意识、社会等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乌杨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其年代为东汉末期,为严氏家族墓地中太守严颜的墓阙。乌杨阙是未完成的半成品,在还未彻底装饰成形时,因阙址基岩断裂,阙体发生了垮塌,造成了部分构件的损坏。  相似文献   

20.
在迄今国内已发现的一万多件汉画像石中,有250多件(处)刻有文字,其中约有21件记载有墓地石祠堂、墓阙和墓室的造价,主要发现于山东、苏北等地。这些记载弥补了史载之阙,为我们了解、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状况和厚葬习俗,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