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宪章 《安徽钱币》2007,(4):30-30,I0004
1946-1948年,解放战争迅猛发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解放大军渡江南下,进军西北、西南。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为支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晋察冀印刷局赶印出一批中州银行币。  相似文献   

2.
刘仰东 《炎黄春秋》2005,(11):42-45
今年暑天来得早,一入夏便屡遇40度上下的高温。6月中旬的一个下午,笔者带着“淮海战役”这个话题到莲花池总政干休所拜访史超老人,尽管酷暑难耐,史老却兴致盎然,语调爽朗,神情格外投入。他笔下的电影作品《五更寒》、《秘密图纸》、《在被告后面》、《大决战》等等,早已家喻户晓。事实上,在投身电影创作前的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史超一直随刘邓大军转战,1948年秋天,在刘、陈、邓等“总前委”首长身边参加了淮海战役。三十多年以后,他又接受了再现淮海战役的电影《大决战》的创作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生的巧合。那么,在这种巧合的背后,他是如…  相似文献   

3.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13年间,邓小平和刘伯承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搭档:一个是政委,—个是师长;一个是政治委员,一个是司令员。两人所统领的军队被称为刘邓大军,两人的密切关系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盛誉。在邓小平看来,刘伯承是一位大军事家,指挥有方;在刘伯承眼里,邓小平文武双全,从善如流。他们俩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共同的理想追求使他们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4.
1949年秋冬.在刘邓大军浩浩荡荡向大西南进军中,有几支朝气蓬勃的学生兵队伍.其中有一支就是二野军政大学五分校。  相似文献   

5.
张玺,原名王常珍,1912年3月19日生于河北省平乡县东田村一个当辈子发家、当辈子破产的地主家庭。1931年春在邢台河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加入共青团,任四师团支部书记,后任三校团总支书记,从事和领导学生运动。张玺不仅是鲁西、湖西和冀鲁豫未合并前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合并后的冀鲁豫边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3月河南省委成立,张玺任副书记,5月接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52年底,张玺调国家计划委员会,先后任专职委员、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和党组副书记,协助李富春副总理兼计委主任抓计委全面工作。1959年1月8日,张玺因癌症去世,时年46岁。  相似文献   

6.
傅抱石 《百年潮》2013,(6):80-80
美术点评傅抱石的《过黄泛区》是一幅水墨淋漓、大气磅礴的水墨军史画,生动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夏刘邓大军风雨中涉过黄泛区,挺进大别山开辟新区的情景。淡墨皴擦表现出暴雨淋漓,浓墨点染表现出解放军勇往直前。画面并不注重具体形象的描绘,而着重于整体意境的把握和渲染,画面的朦胧效果既有自然暴雨淋漓的缘由,也有岁月的痕迹,使得整幅作品有一种深刻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7.
8.
张佳 《文史月刊》2010,(11):76-76
解放战争是以人民解放军风卷残云般的辉煌胜利与国民党军的惨败而告终的。但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也曾出现过我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却没有达到预定目的几次战斗战役。  相似文献   

9.
郭晨峰 《文史精华》2009,(Z1):21-24
一高如意,生于1919年,河北省行唐县人。他在抗日时期就加入了当地的抗日小分队,1946年9月他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刘邓大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中去。高如意平时话虽然不多,但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在  相似文献   

10.
11.
1949年春天,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捷报频传。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解放洛阳不久,接着又解放开封古城。  相似文献   

12.
刘同飞 《纵横》2009,(11):29-33
重庆解放战役始于1949年11月1日,到1949年11月30日刘邓大军开进重庆,前后仅一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能粉碎国民党军几十万人的抵抗,取得解放重庆的伟大胜利,出乎许多军事家的意料。除了刘邓指挥有方、解放军战士作战英勇外,正如《刘伯承传》所言,也是利用了蒋介石的“错误判断”。蒋介石作出的是怎样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大别山的辉煌历史与一代伟人邓小平密切相关,这就是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致力于实现这个伟大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邓小平以"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的伟大风格和顾全大局、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亲自率领大别山党政军民英勇奋斗,勇当战略反攻的前锋,使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战略转折地,为新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15.
张耀东 《旅游纵览》2015,(2):116+118
濮阳,是个令人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谈起陌生,濮阳建市三十多年来,还不太为人们所熟知,讲起熟悉,"濮阳"又多见于古典文献。《史记·卫世家》记载:濮阳之名最早始于公元前320年,因位于濮水之北有濮阳之称。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濮阳始得县名。濮阳还是著名的古战场。陈毅元帅于1945年9月过濮时赋诗一首《月下与人谈毛主席飞渝事》:我行未已过濮阳,驻马凭吊古战场,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应知政事先军旅,岂有筑室谋道旁,夜坐对月秋萧瑟,白杨千株放光芒。这里面就讲到了澶渊之盟和晋楚城濮之战(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濮阳还是革命老区,这里有刘邓大军渡河处,有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相似文献   

16.
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多次来到湖北。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下,还是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许多历史关头,荆楚大地都留下他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他特别关注湖北的经济建设,先后多次视察武钢、二汽、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和丹江口水利枢纽。特别是1992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他南巡的第一站就是湖北。他在这次视察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神州大地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也给湖北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给6000万湖北人民带来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在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深深的思念之情,纪念这位人民领袖,历史伟人。  相似文献   

17.
“因为珍惜和平,我们回首战争。”辽沈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此役历时52天,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它的胜利,为整个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建立后即聘用苏联顾问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组建海军、空军。20世纪50年代,中国军事系统中随处可见苏联军事顾问的身影。如何对待这些顾问,不但关乎中苏友好,而且还是一个"如何学习苏联"的政治问题。1952年7月,彭德怀以军委副主席的身份兼任总参谋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上任伊始,就遇到如何正确对待苏联顾问的问题:"学不学"、"怎样学"、"学什么"。对此,他提出了"刻苦虚心学习",又"要破除迷信",让苏联顾问在中国国防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20.
《文史天地》2008,(11):64-67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集中主力70万人进行了辽沈战役。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根据东北在战争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选定东北为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战略决战的首战目标。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东北的大工业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随后,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发动平津战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