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全省博物馆馆藏珍贵丝织类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结果表明,丝织类文物基本处于开放式的自然保存状态,受藏品保存环境及相关因素影响,长期遭受环境腐蚀,目前亟需科学保护。本文对目前甘肃省丝织类文物藏品腐蚀病害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藏品腐蚀受损原因进行了科学剖析;针对当前博物馆藏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藏品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提出了相关科学、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预防性保护是科学检测、调控文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方法,是当今世界文物领域保护的重要趋势。文章以奉节县美术馆纸质书画艺术藏品为例,阐述了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概念,分析了奉节县美术馆书画藏品保存环境状况,从建立环境监测系统、改善文物储存微环境、制定预防性保护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预防保护措施,确保馆藏书画藏品处于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3.
高文佳 《丝绸之路》2011,(16):111-114
酒泉博物馆藏品丰富,但由于恶劣的保存环境,致使藏品腐蚀损失严重。本文通过对酒泉博物馆馆藏文物现状及基本情况调查、不同质地馆藏文物病害及腐蚀程度统计,通过对保存环境状况及博物馆所在地空气环境状况综合评估,最终得出馆藏文物科技保护健康评估报告,以期为后期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对策及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后期制定保护方案与实施科技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根本保障,是博物馆生存的根基,是博物馆一切业务往来的基础。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新建、改建、扩建的博物馆相继建成,这就要求博物馆在文物藏品移动、搬迁、运输过程中对藏品的绝对安全保障成为重中之重。一、藏品的包装运输与文物保护密不可分文物收藏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的管理、保管、保护和研究的责任。藏品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妥善保管,使文物藏品永久的保存下来。文物藏品的利用,必须在保护好藏品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遗产》2006,(6):110-110
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五届保护遗址专家工作组会议,对巴米扬2006年工作完成状况进行评价,并且确定下一步遗址保护计划。会议讨论的七个主要议题包括:壁画的保护、大佛像壁龛部分的紧急加固、大佛像残片的保存和文件整理、考古研究、巴米扬长期维护的计划、维护的目标和基准、培训专业人才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陈庚龄 《丝绸之路》2011,(12):100-103
武山县博物馆藏品丰富,由于保存环境不佳,致使藏品腐蚀、受损情况严重。本文通过对馆藏青铜器、纸质、石器、陶器、画像砖及木器文物保存现状调查,为下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技术支撑与信息资料。其中,着重对博物馆所在地区域及局部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特别是对藏品因自然环境腐蚀导致文物严重受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对目前藏品病害存在类型进行了分析,对藏品腐蚀受损原因进行了科学剖析。  相似文献   

7.
2012年8月14日至16日,“全国第十二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研讨会主题是考古与文物保护中的科技问题,主要涉及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古代墓葬壁画保护、彩绘陶器保护、砖石质文物保护、现代科技手段在考古中的应用、文物保护与修复等。陕西考古研究院杨军昌介绍了他们近年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了国内壁画的现场搬迁和保护;陕西师范大学李玉虎介绍了汶川地震中老照片、电影胶片划痕修复研究工作;中国科学大学技术龚德才介绍了“古代纺织品碳化分析”等。另外,进行了“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土遗址保护”、“壁画保护”、“纺织品/纸质/漆器保护”“金属保护”、“石质文物保护/彩绘颜料研究”五个专题的研讨。与会者就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各类文物保护新方法、新材料以及目前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刘威 《东方收藏》2020,(3):106-107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多种文化,还产生了多种器物,如今这些已成为我们研究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物。博物馆则是保存这些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数量在逐年增加,如何有效保护这些文物、充分发挥其价值就是博物馆应深入探析的问题。本文探析了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及博物馆文物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骨角质文物丰富的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世界各地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但由于骨角质文物一般年代久远、保存环境各异以及自然矿化等因素造成该类文物的保存状况不容乐观。该文拟从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的角度,对目前骨角质文物的制作材料与工艺、病害研究、修复技术及预防性保护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尝试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保护需求。我国骨角质文物保护需求主要包括出土饱水器物的现场保护是骨角质文物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最早的古文字资料即有字甲骨的防风化研究是骨角质文物保护中的重点课题;全国各地出土的不同时期动物骨骼的保护是骨角质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馆基础,其保护工作是博物馆研究、利用、展示和传承的前提。必须重视和加强藏品的保管保护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做好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本文结合作者在博物馆十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改善藏品的保存环境着手,论述了藏品保存环境的不同类型、特征及其改善措施,并从预防性保护的角度论述了做好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从而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根本目的。本文着重从藏品的收藏环境入手,阐述了库房环境、修复环境、展陈环境、运输环境以及外展环境等不同保存环境的特点,分析了它们对博物馆藏品保护的影响因素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类、对比等综合研究,提出了优化藏品保存环境、降低和杜绝环境污染的措施。其次,从做好藏品的预防性保护为基础手段,论述了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基本措施和良好效果,最终实现对博物馆藏品的病害达到有效控制、改善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博物馆自1953年成立以来,出于对藏品和出土文物保护的需要,便开始了相应的保护修复工作。从最初的字画装裱、漆木器脱水,至后来的青铜器修复、大遗址保护、古籍修复等,现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已涵盖金属器、漆木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玉石器等各类藏品,文保中心已成为湖北地区门类最为丰富、功能最为齐全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本文按不同门类的藏品保护技术的源起、发展和现状,回顾70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武汉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评价报告》综合分析,将武汉博物馆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一期工程中对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温湿度、空气污染物、光照等控制方法和效果做了客观分析和评价。同时从工作观念的更新、工作程序的规范和工作方案的科学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影响文物保存环境的因素做了客观分析。进而提出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专业技术委员会、加强文物保存小环境的研究、尽早公布实施《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规范》、重点解决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的主要矛盾和重视新馆建设、规范陈列制作和环境改造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等建议。强调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试点工作,以实现我国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工作从传统的个体保护走向科学的整体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艺的科学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书画保护修复中的热点,也是书画类文物保护修复发展趋势之所在.南京博物院以"苏裱"的有序传承和数十年致力于纸质文物保护研究为基础,在综合运用传统装裱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上已逐步形成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体系.在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中加入可行的科学手段,利于书画文物的长期保存,其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国内外书画装裱修复及其科学化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物作为人类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属于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文物保护科学作为一门技术科学,其主要是对文物保存环境、文物材料性质及文物修复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使文物能够更长久的保留下来。文物保护科学更注重对文件物保存和利用。文中通过文物保护科学的内容,对文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七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9年8月29日在韩国大田举行。本次会议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韩国文化财保存科学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等单位协办。会议会场设在韩国大田市KTG人才开发院。本次会议旨在:1.增进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领域的交流; 2.交流东亚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3.探讨东亚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发展方向; 4.建立东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7.
文物归属于不可再生文化遗产,是人类回顾历史的最好客观基础,为了将文物长久的保存,社会各界都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所以,文物保护科学也随之受到重视,文物保护科学是一类文理交织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主要内容有明确文物保护范围,实施有效地原址保护。本文主要论述了文物保护的意义,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21日至22日,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承办,以"文物科学保护研究新进展"为主题的中国博物馆学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9.
国际敦煌项目(IDP)第七次保存保护会议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7年5月21至23日,国际敦煌项目第七次保存保护会议在伦敦召开。会议围绕敦煌写卷、绢画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色彩复原与制墨研究、保存方法和装帧形制等相关丝绸之路出土文物的保存保护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组织参观了大英图书馆新建的保护修复中心,使与会者能够观摩西文书籍和地图修复等工作的具体过程,是一次理论结合实践,图文并茂的会议。大会发言28篇,提交论文摘要16篇。择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始终紧跟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文物保护及其保存和开放展示环境面临着的诸多挑战为导向,聚焦基础研究、保护技术与装备研发、保护制度与规范标准研究、保护技术平台建设等展开多项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着重从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梳理,阐述了我国文物科技工作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从闭门研究、各自为战到资源开放、互相合作、凝练共性、共克难关;从随意性到标准化,建立共同话语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在理论、技术、装备、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系统突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