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馆藏毛丁所献蒋介石氏档案私人来往书信中,有1922至1924年间蒋介石与廖仲恺来往函电若干,其中廖仲恺致蒋介石一组函电已在本刊1987年第一期公布。这组函电的主要内容为廖仲恺劝勉蒋氏放弃个人成见,从奉化尽速回到广东参加革命工作,并对蒋介石之弃贵出走提出严厉批评。蒋介石于1924年3月12日曾复廖一长函,详细述说他对广东革命政府内部矛盾的看法,并提出个人意见,为自己之出走辩护。在这封长函中,蒋氏并提出了他对孙中山先生联共联俄主张的怀疑与反对,这是研究蒋氏思想变化的一件重要史料。以往此函虽经一些论著引据,但内容文字多有差异,为此本刊特将该函稿选编刊布如后,以供研究者参考其正本。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早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在陈其美部下从事革命斗争,对孙中山表示忠诚。1922年6月,陈烱明在广州叛变,蒋介石从上海赶到广州,上永丰舰保卫孙中山。9月写了《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颂扬孙中山,痛斥陈烱明。孙中山为此书作序,这就抬高了蒋的身价。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学习。蒋回国后高喊“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革命口号。随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馆藏毛丁所献蒋介石氏档案私人来往书信中,有1922年至1924年廖仲恺致蒋介石函电若干件。这一部分函电记述了蒋介石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活动以及廖仲恺对蒋的规劝和勉励,为从事蒋介石研究者提供了极重要的参考资料,特选辑成组公布于后。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五份函电时间辨正陈标1917年11月15日,段祺瑞辞去国务总理职,1918年3月23日,段祺瑞又重新担任国务总理。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期间的5份函电涉及到段祺瑞解职或复职之事。然而,《孙中山全集》第4卷所标明的这5份函电的时间有误,...  相似文献   

5.
正加伦将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帮助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和国民党军队,辅助蒋介石筹划和幕后指挥了北伐战争。后来因蒋介石叛变革命,他愤而回国。离开中国后,加伦将军主要做了两件大事,都与中国有关。国民革命军的"幕后指挥"1924年,孙中山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主张,并派"孙逸仙博士代  相似文献   

6.
军事考核场上,孙中山赞扬邝鄘:“人矮志不矮。”蒋介石也开始注意他1924年初夏的一天,广州黄埔长州岛上,阳光灿烂,椰风习习。在陆军军官学校门前的大操坪上,排列着一队队整齐、威武的学员队伍。此刻,他们正在进行军事操练。10时许,从东山方向的简易公路上驰过来一辆小车,车中坐着孙中山和军校党代表廖仲凯。小车在校门前停下,孙中山手拄拐杖走下汽车。校长蒋介石一身戎装,率领军校一班教员,早已迎了上来。孙中山对蒋介石说:“我是看看你们的训练。”蒋介石立即传令:全体学员集合。瞬时,司号员吹起了紧急集合号声,学员们很快…  相似文献   

7.
李琴芳 《史学月刊》2005,(9):121-123
1933年发生的“闽变”(又称“福建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民国史上一件震惊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国内(大陆)史学界对于“闽变”的探讨研究,已有不少进展,发表了若干论和回忆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一些研究蒋介石生平和民国史的论中,在提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大多指出了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于事变发生后,由江西南昌前往闽北重地建瓯坐镇指挥这一重要史实。而对于蒋介石在此之前,也曾坐镇闽北的另一重镇浦城指挥军事的重要事实,有的是语焉不详,有的甚至只字未提。前如朱汉国主编《南京国民政府纪实》(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及李勇等编《蒋介石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均写道:“(1933年)12月25日,(蒋介石)飞抵蒲[浦]城,指挥讨闽军事”。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创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孙中山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建立的伟大功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招商局档案全宗内孙中山关于抵押借款情形致招商局的5件函电,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因财政困难,费用孔亟的情形,在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2卷(1912年)中均未收入。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政治思想的矛盾及其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研究军校的历史,不可避免地要对军校校长蒋介石的思想进行一番剖析。蒋介石,从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到取得国民党最高领导地位之前(即1924—1927年)的政治思想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他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既不可能公开反对,又不可能真正实行。他治校、治军的言论、行动,无不反映着这  相似文献   

10.
民国保甲制度的复兴,既与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的局限性有关,更与蒋介石对这种局限性的夸大和歪曲有关。孙中山关于地方自治的训政设计、认为中国民众"一盘散沙"以及重视传统社会乡村组织的作用,恰为蒋介石统制和训练民众、恢复保甲制度提供了解释的空间。然而,二者的地方自治思想有着本质差异。在理论基础方面,孙中山强调"主权在民",主张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而蒋介石更强调人民单方面应尽的义务;在实施主体上,孙中山强调以县为地方自治单位,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蒋介石则强调县以下基层乡村为自治单位,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在推进方式上,孙中山主张用教育方式训练民众,逐步扩大民权,蒋介石更强调以军事化手段强化民众的服从意识;在借鉴中国古代传统时,孙中山主张融贯中西,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地方自治模式,而蒋介石借鉴中国古代保甲制度则是为了"剿共"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抗战初期杨杰等和苏联磋商援华事项秘密函电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对中国抗战,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大力给予支持和援助。抗战初期,杨杰先后任国民党政府苏联实业考察团团长、驻苏大使。本组所选者,均为杨杰于1937年12月至1939年12月间为和苏联磋商援华事项与蒋介石等往来的秘密函电,从一个片断记载了中苏两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建立的崇高友谊。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12.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了国共两党达成的停战协定,调动其数百万军队向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挑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内战。在内战初期,参谋总长陈诚除致力建立各种军事制度外,还分赴各地“抗循宣慰”,传达蒋介石的意旨。仅一年间,先后赴兰州、徐州、济南、青岛、北平、沈阳、归绥、太原、苏北、张家口等地督察战事,了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1887-1975)原名瑞元,学名志清,又名中正。浙江奉化人。1907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同年底被派往日本留学。1908年在日本由陈其美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他依附于沪军都督陈其美门下。1913年,蒋介石在上海加入中华革命党,开始接近孙中山,并以"左派"自居,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1923年,他被孙中山以"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名义派往苏联学习军事。  相似文献   

14.
吴忠信传略     
宋霖 《江淮文史》2000,(1):154-170
吴忠信是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早年参加同盟会,以忠勇诚信和战功卓,深受孙中山的信赖和倚重。孙中山逝世后,他又成为蒋介石的股肱之臣,历任安徽省政府主席、贵州省政府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新疆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要职,1940年,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早年性格特征及形象重塑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震亚 《民国档案》2002,35(4):50-58
蒋介石早年即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为推翻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统治而奔走。对于蒋的这一段历史,誉之有之,毁之亦有之。本试图从蒋介石性格的剖析入手,以其行踪为经,事件为纬,力求公允地评述蒋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在1949年翻开了新的一页,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认为,尽管国民党的失败是“历史的合力作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败。迁台以后,蒋介石对国民党的失败有什么反思么?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与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与蒋介石,一个是革命的伟人,一个是背叛革命的罪人,两人泾渭分明,似乎不能相提并论。然而历史的事并非如此简单。蒋介石追随孙中山,从辛亥革命起,到1925年孙中山逝世,前后至少有十四年的交往。本文试就历史事实,简述其要。(一) 蒋介石最初认识孙中山,是通过陈其美的推荐和介绍的。蒋介石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生于浙江奉化,童年时代,正值戊戌变法以后,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日高。其家离宁波很近,而宁波又是1842年鸦片战争后被列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从宁波到上海,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18.
史鉴 《文史春秋》2010,(1):20-30
一代枭雄蒋介石统治了旧中国达22年之久,他一生中多次遇险,但都侥幸脱险,这与他的一位同乡、拜把兄弟和救命恩人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这位面貌酷似蒋介石的同乡,后来被物色为"委员长替身"。这位神秘"替身"在政治、军事、公众等场合屡屡代蒋出场,不仅骗过了众多与蒋介石朝夕共事的军政要员,甚至连最亲近的蒋夫人宋美龄也难辨真假。这位神秘的"替身"是谁?他何以能够以假乱真?他的命运终结又如何?文中一一揭秘其中内幕真相……  相似文献   

19.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最为著名的战舰。1996年11月12日,时值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在武汉金口镇江底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山”舰被打捞出水。 中华民国的海军虽然在世界近代海军中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中山(永丰)”号军舰也非民国海军主力。但作为民初海军历史的见证人,“中山”舰饱经沧桑,先后经历了清末海军重建,护国、护法战争,孙中山广州蒙难,蒋介石叛变革命,抗日战争等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 海军重建中的“小字辈”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20.
正孙中山与蒋介石的关系,是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存在分歧意见。现据奉化掌握的孙中山给蒋介石的题词、电报和信件、文章等资料,试作一番探索。题词孙中山给蒋介石的题词,有10余幅之多,可谓无出其右。其中有的是应蒋介石之请,有的是孙中山主动题赠。数量最多的是给蒋母的题词,竟有7幅之多。一次性题词最多的是1923年1月20日,一共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