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献对宋代鼎州(朗州、常德府)沿革的记载,存在一些问题,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将宋初朗州误作鼎州,《宋会要辑稿》以"府州"条记事羼入"常德府"条等。本文厘清了宋代鼎州的沿革与文献中关于鼎州的书写,进而探讨了相关联的书写源流、地名避讳等问题,指出《长编》误宋初朗州为鼎州,系因避讳而以后名追改前名;宋代官修《会要》系《皇宋十朝纲要》"要"部分的重要史源;《宋史·地理志》常德府条系宋朝不同时期《国史》的混书。  相似文献   

2.
一、南汉两宋分海南为琼、崖、儋、万州 海南岛地理、地势是中高周低。中部是黎母山、五指山区。四周为沿海台地平原。气候南热北温,东雨西旱。东南西北四方生产环境不同。风俗亦异。南汉以后,即已能按海南岛四方区位分成琼、崖、儋、万四州。  相似文献   

3.
《新五代史·职方考》补正一则李勃宋欧阳修《新五代史·职方考》云:“自岭南北四十七州为南汉。”在表中所列南汉四十七州名,位于海南岛的只有琼、崖、儋、万安四州,而无振州。《正德琼台志》卷2、卷3亦云:南汉时“省宁远郡”。所谓“宁远郡”,即振州。唐代振州曾...  相似文献   

4.
唐代曾于岭南道置岩州,迄今不详其置废沿革及地望。今考岩州系调露二年析郁林、横、贵、牢、白五州地置,州治安乐县在拿广西贵港市木梓镇。元和年间为黄洞蛮所陷.于廉州大廉县(今广西合浦县)置行岩州。南汉乾亨二年避刘岩讳改常乐州,益以廉、罗二州地。宋开宝五年,废入廉、辩二州。本还对岩州、常乐州属县沿革及地望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5.
《广东史志》自去秋以来相继刊发了曾国富君《南汉国主刘(龙天)简论》与《论南汉宦官专政》两文(以下简称《简论》、《专政》),论题虽各有侧重,内容则包举了南汉王室刘氏的三代四主,刚好由兴霸以至败亡的全过程。读后感到问题不少,从史料的引证到立论,都有粗心之迹可寻。考虑到南汉国史属岭南地区史的重要一环,旧史家虽留给今人好些文字和金石资料,但他们歧视“僭伪”小朝,动辄贬损讥讽的史评,也给今人正确认识南汉这页历史带来了不少的疑难。为此,笔者也想以《话说南汉刘(龙天)与宦祸》为题,评叙兼杂地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两宋时期府建制的数目,今人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7-98页)之《宋代建府一览表》根据《宋史·地理志》之记载共列有60个,实则如据明代柯维骐《宋史新编》卷23《地理下》,尚可补充福安府(福州)、同庆府(成州)和翔龙府(广州)。其中南宋祥兴元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广州为翔龙府一事,虽然持续时间大致只有半年左右,但却是广东行政区划沿革史和都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不过,元代以来相关史籍  相似文献   

7.
两宋时期是我国方志发展的重要时期。宋代地方志之发达,始于开宝年间之修图经。这一时期,府州县志的编纂空前发达,方志的内容和体例逐渐固定下来,并从偏重地理记载转向地理、人文并重。  相似文献   

8.
东晋南朝时期,由于地处南北之交,安徽境内侨设的州郡县既多且杂,成为安徽地理沿革史中最混乱的一段时期。本文以《晋书·地理志》州、郡(国)的排列顺序,依据《晋志》、《宋志》、《齐志》、《魏志》、《隋志》的记载,旁蒐它籍,对安徽境内侨置郡县略加考述,为省篇幅,考证过程与所引上书材料,不加详述。  相似文献   

9.
广州光孝寺,以其历史悠久、文蕴深厚、古迹众多及规模宏伟而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寺内南汉东西二铁塔,古往今来尤受关注,公私典籍多有著录,目前学者于此二铁塔,多从其规制、沿革及造像等予以研究,而于其铭文,虽有注释,终觉过简过浅,未能完全发掘其内涵。笔者再试考析之,以资参考云尔。  相似文献   

10.
乾德三年 ,宋平后蜀 ,得益州四十六州府 ,于是置西川路。开宝六年 ,析置峡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4所记 ,此时的峡路辖区领 :遂、合、渝、泸、昌、开、达、渠、巴、蓬、资、戎、涪、万、忠、夔、施、广安、梁山、云安 ,凡十七州三军 ,但不记载东南与涪、忠、施比邻之黔州。于是 ,宋初黔州的去向不明 ,似乎忽然消失了一般。有关黔州的隶属 ,李昌宪先生在《宋代诸路的辖区与治所沿革研究》(《历史地理》第 17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版 )中考证并得出如下结论 :“惟黔州既不属峡路 ,又与西川地里不相接 ,而唐代又隶属江南道 ,疑时…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与往年一样 ,在自然与人文两方面都有所建树。史地工作者通过辛勤的笔耕 ,发表了大量论文 ,出版了不少专著。但亦有与过往不同的某些特点。例如 ,出现了一些总结过去 ,展望未来的文章 ;研究更注重为现实服务等等。可喜的是 ,无论专著亦或论文的作者 ,多为近年来学业有成的青年史地工作者 ,这是历史地理研究领域兴旺发达的标志。一、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如果以《汉书·地理志》的问世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起点的话 ,至今已近二千年之久 ,然而 ,直到 2 0世纪 30年代 ,这门学问都被称为沿革之学或沿革地理学。那么 …  相似文献   

12.
"属州"是元、明以及清前期存在的地方政区。通过对元代路或散府下辖领县属州的沿革过程、时空变迁、领属情况及设置利弊进行系统梳理和初步探讨,得出有元一代前后共设"领县属州"数155个,其中前代之州演变为元代属州者居多,占总数的67.74%,在经历至元到成宗初年置废频繁期后,属州数趋于稳定,直到至顺元年无大变更。受地理、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形成至顺元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属州分布格局。元代"领县属州"之设有助于克服路或散府因管理幅度过大而对所辖区域难以有效管理的弊端,但属州领县数均较少,这与其作为统县政区不甚吻合。元代为属州发展的雏形阶段,其"领县属州"多为明代承袭并有所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今有南汉白龙纪年款砖铭拓片两方及大有纪年款砖一方,字迹清晰,来源有据。南汉国小祚短,残石片瓦,亦足可珍,兹试考释之,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般考证历代政区建置都是直接利用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但古地图在考证政区兴废沿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应忽视的。作者在对宋代政区的研究中发现,有些政区的建置沿革在《宋史·地理志》中表现得并不完全,当然这可从其他资料,比如文集中得到补充。但从某些地图中可以更加直接地获得较为可信的证明,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宋人税安礼所编《历代地理指掌图》中的最后一幅——《圣朝升改废置州郡图》,该围包括正图与图说部分,反映了宋代尤其是北宋政区的建置及其变化。本文欲以此图为例,来考证《宋代·地理志》所没有记载或未完…  相似文献   

15.
<正>1.继承与改造:历史地理学的形成自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历述黄帝裁制万里、区别州野,迄于西汉的郡国县邑、山川分野之后,以记录历代政区沿革为主,而兼及户口、水道、都邑变迁的沿革地理学在传统中国世代相继,并因乾嘉汉学之波澜鼓荡而在清代中后期臻于顶峰。清末杨守敬的地理学与王念孙、段  相似文献   

16.
诸路提举学事司(简称提学司)为北宋徽宗时所设以管理地方学政的专门机构,因《宋史》卷120《职官志七》仅云提学司“崇宁二年置,宣和三年罢”,记载十分简略,且有疏漏,而其他重要献如《宋会要辑稿》、《献通考》等所载或阙佚,或言之不详,略同《宋史·职官志》,致使今人对提学司设置沿革等了解甚少。现笔据散见于各种献中的相关资料,对宋代提学司之制度作一考辨,以勾勒出其建置沿革、职能之大概。  相似文献   

17.
<正> 儒、淳2州《括地志·序略》有载,列于贞观十三年《大簿》258州之内。《元和志》、《通典》、《太平寰宇记》皆不载,两《唐书·地理志》中仅列入天宝后关内道党项羁縻州之属,而于贞观至天宝间沿革、领县及治所,皆语焉不详。因钩沉拾遗,略加推考如次。  相似文献   

18.
张建兴 《沧桑》2014,(3):21-23,72
宋代夔州路手工业、商业较前代有了大的发展,这种历史的进步是与本地区的空间地理因素分不开的。夔州路的空间地理因素与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矛盾体,二者的交互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古之南海,为州为郡为县,建置沿革不同,析置不一。而古为百越聚居之地,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多民族多文化融合地区,早已为人们所共识。只是为了“详今略古”的原因,某些资料志书也时有“语焉不详”(《南海县志》新志沿革部分对本地春秋时属百越、汉属交州两个时段尤为空白)。  相似文献   

20.
辽代节镇体制与晚唐五代一脉相承,与宋代节度体系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辽代节镇除本州(治州)外,亦下辖支州(属州)。节度使通过带本州刺史衔管理本州,同时加观察使衔统领支州。《辽史·地理志》关于"节度州"统刺史州的说法不够准确,应为"节度使"统州。辽代节镇在行政、军事、财政上直接隶属于中央。辽代实行的是中央—节镇—州—县的管理体制,节镇为辽代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这是唐五代节镇体制与辽代地方分权政治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