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力 《文献》2018,(6):3-15
本文系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1933年至1945年间致古文字学家、青铜器研究专家容庚先生十三通信札的笺释。信札中除徐中舒与容庚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外,还特别提到了三十年代中期著名的民间学术团体"考古学社"的活动,以及徐中舒先生代表史语所请容庚先生帮助购买二件商代印玺和刘体智善斋青铜器等事,对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史研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倾力编著的《容庚法书集》于2007年8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容庚先生祖籍东莞,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鉴藏家、书法篆刻家和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正>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容庚友人信札中,有自1973年至1979年间汪宗衍致容庚信札73通。容庚(1894—1983),字少白,广东东莞人。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容庚在古文字学、考据学、目录学等学术领域成就著名,引人注目。其在岭南文献整理方面的建树亦不可忽视,成果主要体现在《铁桥集》的增辑编纂中。[1]  相似文献   

4.
徐中舒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早在30年代,他就以一个“学术水平很高的专家”①扬名于学术界。他一生勤勤恳恳,自强不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达70年之久,撰写学术论文100多篇,专著数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材,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5.
柞伯簋铭考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平顶山薛庄乡应国墓地出土的柞伯簋,是近年新发现最重要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之一,最近已经发表。该器出土后,在郑州曾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请先生惠示铭文摹本,得以试作释文。1994年,“纪念容庚先生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学术研讨会”上,徐锡台先生论文《应、申、邓、柞等国铜器铭文考释》论及此器。1997年秋,柞伯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由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全国考古新发现精品展”陈出,我有机会仔细观察。现对簋铭扼要考释,同大家商榷。柞伯簋铭共8行,74字,依原行款隶写为:  相似文献   

6.
正陈初生,男,1946年5月生于湖南涟源。著名书法家、古文字学家。1964—196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从刘赜、夏录教授入门习文字学。1970—1978年,任教于华南师大附中。1978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学研究专业,师从容庚、商承祚教授。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入暨南大学任教,先后在中文  相似文献   

7.
栾书缶是1942年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于估人倪玉书处购买的,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缶最早见先生的《商周彝器通考》一书,1957年铭文照片著录于于省吾先生的《商周金文录遗》书中。1958年容先生和张维持合著的《殷周青铜器通论》中,对该器的大小、形状和铭文作了详细说明,并对铭文“栾书”进行了考证。“栾书”见于《左传·成公二年》“将下军”的栾书。先生指出:“栾书一称栾武子,又称栾伯,以鲁成公二年(前589)将下军,从克败齐于。四年将中军,十六年败楚于鄢陵,几于射杀楚共王,十八年卒。执政凡十四年。这是他所铸的器”。又引区…  相似文献   

8.
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刊1977年第8期发表陕西临潼出土西周青铜器利簋介绍和有关的研究文章后,引起了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者的注意。几个月来,我们收到了关于利簋铭文考释的文章数十篇。由于篇幅所限,这里摘要发表锺凤年、徐中舒、戚桂宴、赵诚、黄盛璋、王宇信等同志的来稿(以收到先后为序),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唐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在文字学理论建设及古文字考释方法上有很大贡献。《唐兰全集》共12册,16开本,2015年11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集》一至四册收录已刊文章233篇,五至九册为:《中国文字学》、《殷虚文字记》、《古文字学导论》、《天壤阁甲骨文存并考释》、《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和《甲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17日至20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四川省历史学会、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院、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巴蜀书社协办的“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文博系统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与会学者缅怀了徐中舒先生的道德文章,探讨了先秦史、古文字学、民族史及近代学术史等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希桂 《收藏家》2010,(4):73-76
推荐词:徐展堂先生是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最著名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收藏家。1991年在香港成立"香港徐氏艺朮馆"展品2000多件,以商周青铜器、陶瓷和古玉器为主,曾在全球创设了9座展馆。其热衷公益和慈善事业,至今影响甚大。徐展堂先生不仅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还是一位热衷中华传统文化、海内外知名的杰出文物收藏鉴赏家。他从7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收藏古瓷器,经数十年不断努力、积累,最多时拥有藏品四千余件,分别为陶瓷器、青铜器、玉石器和牙角器等。其中尤以陶瓷器最为  相似文献   

12.
忆刘雨先生     
卢岩 《文物天地》2020,(4):112-113
刘雨,字忠诚,1938年生于吉林省集安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攻读研究生文革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调故宫博物院,2001年退休。2020年2月26日,刘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刘雨先生的学术活动始终围绕我国殷周青铜器及其铭文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13.
张懋镕先生出于书画世家,少承家学,在文字和文献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1978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受到严格的专业训练,尤喜古文字及青铜器研究。大学二年级时,即崭露头角,其习作《释“东”及与“东”有关之字》曾为前辈学者张岂之先生所注目,推荐发表。大学毕业后,1982年又考取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学业更加精进。1985年以后,懋镕执教于西大文博学院、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等,讲授古文字、青铜器及先秦史,同时结合教学在该领域作了许多深入研究,成果丰硕。2002年6月,他选取旧作33篇,辑成《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因为是同行,我以前即读过他不少论文,近日又系统拜读《论集》,受益非浅。我觉得,此书有4个特色;  相似文献   

14.
徐国史研究基本上始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大陆杂志》、《责善半月刊》、《中国文化》、《史学杂志》、《禹贡》等都先后发表过有关文章。容庚和郭沫若两先生也在他们的青铜器研究著作里有过精辟的论述。一九四三年,徐旭生先生的《中国古史传说时代》一书问世,使徐国史的研究在资料的收集和史实的考证上具备了系统性,以至于到一九六○年此书再版这段时间内,未见比其更精到的论著。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仅因偶尔出土徐器而有学者发表述论。一九八○年以来,、赣,浙、鄂、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21,(10)
正我国青铜器种类繁多,历代作伪使得鉴定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容庚先生在《殷周青铜器通论》中将青铜器分为四部五十类,即食器部(计四门十一类)、酒器部(计五门二十四类)、水器部(计二门五类)、乐器部(计六类),这些部、类的划分,是我们辨伪工作所需掌握的知识。历代仿古作伪地区简况历代作伪地区,根据当时情况及对以后的影响,目前暂时可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区。其中东指山东潍县、济南,以潍县为主;西以陕西西安主;南指苏州、南京、杭州等地,以苏州为代表;北指北京;  相似文献   

16.
利簋铭文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簋,作为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自其发现之日,即为世所重;其铭文更因印证了古书中关于武王于甲子日伐纣的记载,而倍受学人青睐。前辈大师郭沫若、唐兰、于省吾、徐中舒及张政、黄盛璋等一批著名学者,都曾对之作过考释,但对铭文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及...  相似文献   

17.
商周的酒     
岳飏 《中华遗产》2010,(2):48-49
翻开考古大家容庚所著《殷周青铜器通论》,会发现他细致地将商周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4部分,共50类。如果看得更为仔细一些,还会发现其中仅酒器就占了24类,并被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钱币学会第一至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名誉理事、中国钱币学会第一届至六届学术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张颔先生因病不幸于2017年1月18日逝世,享年97岁。张颔先生1920年出生于山西介休,毕生从事古史研究,领域涉猎古文字学、考古学、晋国史、钱币等诸多方面,特别是由先生编纂整理的学术巨著《侯马  相似文献   

19.
十三法国在法京巴黎,有两处著名博物馆藏有本文涉及的中国古物,就是基美博物馆和色努施奇博物馆。基美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非常丰富,其中有不少久已驰名的珍品,曾见于多种著录,但亲眼加以考察,仍可注意到若干在照片上看不到的东西。试举两例,以概其他。一个例子是商代的大型象尊。国内熟悉容庚先生《商周彝器通考》、《殷周青铜器通论》的读者,都记得书中有两件象尊。一件藏于美国华盛顿费利尔美术馆,形与近  相似文献   

20.
张懋教授潜心于青铜器和金文的研究 ,已逾二十年 ,其论作甚丰 ,很为学术界推重。现在他将散见报刊的论文 ,加上未发表的新著 ,选出四十篇 ,辑成一书 ,题为《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肯定会得到学者与同好的欢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最富有特色的标志 ,也是众多文物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青铜器得到专门著录和研究非常早 ,过去容庚先生曾指出 :“图录彝器之书 ,莫备于《三礼图》。《隋书·经籍志》《三礼图》九卷 ,郑玄及后汉侍中阮谌等撰 ,其书不传。宋聂崇义撰《三礼图》,博采旧图 ,凡得六本 ,实原于郑玄、阮谌、梁正、夏侯伏明、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