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项福库 《沧桑》2009,(5):139-140,147
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历史文献记载和文学作品的描绘,还是地面上留下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都在误导着人们:秦代阿房宫已经建成,后来被项羽焚毁。但近年来阿房宫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是没有建成的"半拉子"工程,前殿遗址中未发现火烧的遗迹。《史记》中虽提及"阿房宫"达18处,提及"项羽屠咸阳火烧秦宫室"达7处,但没有一处提及阿房宫已经建成,也没有一处指明项羽烧了阿房宫,反倒有"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的记载。可见,"阿房宫"在考古发掘与《史记》记载中是相吻合的,是有一致性的,即阿房宫没有建成,项羽也没有火烧阿房宫。  相似文献   

2.
秦代已经有多种“赋”,但从岳麓书院藏秦简与里耶秦简来看,当时的赋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律令中有规定的、由县管理而课以民众的,用于军事方面及贡献中央的“户赋”;二是郡课以县官府的“赋”。目前未有证据说明此赋是课以民众的,它是县官府让其属下的劳动人员来完成的搜罗物品的任务。县官府完成任务后将这些收集品提交给中央。其用途与户赋相同,用于军事及贡献。文献中所见的“献”,是中央课以地方政府的,县通过赋的征收来准备“献”的贡献品。秦的赋在创设后,随着历史的演变,按照需求逐渐添加新的规定,并且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岳麓秦简《金布律》正反映了上述赋的特性。秦统一前后,可进行赋税收纳的地域逐渐扩张,并在很多新领域征收了赋税。秦结合这些新领地的地域性进行了巧妙的征收。  相似文献   

3.
铅钡玻璃是我国特有的玻璃体系,主要集中在战国至两汉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铅钡玻璃完整器被发现,相关的风化腐蚀研究和保护工作逐渐展开。本研究以陕西临潼新丰秦墓和河南三门峡秦墓出土的两件秦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7)铅钡玻璃为样本,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对铅钡玻璃的腐蚀层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铅钡玻璃腐蚀层的钡大部分流失至环境或腐蚀层外侧,腐蚀层的主要物相为碳酸铅。腐蚀层的形成与铅钡玻璃埋藏环境中水位和酸碱度的周期性变化有关。本研究对铅钡玻璃保护工作具有参考价值,也为古代玻璃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商鞅是战国中期的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他在相秦期间实行变法,大力地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全面发展,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相关政策和思想对后来秦国乃至秦王朝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极端的措施和思想也为后来秦朝的速亡埋下了伏笔。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相关政策及其思想,来论证商鞅变法与秦朝速亡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甘肃陇南西汉水上流游的西垂(又名犬丘或西犬丘),是嬴秦祖先的发祥地和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一座古城。但此城从魏晋以后迅速衰落。本文对西垂从繁盛到衰落的原因 ,从不同层面作了全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她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被称为北李的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李大钊却没有出席党的一大会议,其原因何在?经过对已有研究成果和史料的分析,得出以下几个原因:(1)直接原因:公务繁忙;(2)重要原因:参与领导索薪斗争;(3)根本原因:对中共一大会议不重视;(4)个人原因:为人低调;没被推选参加一大;怕给中共一大会议带来不安全.  相似文献   

7.
1942年石井被撤职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石井形成对731部队的绝对控制权,并谋求担任日军全军细菌部队总司令,且石井的细菌战发展思路与陆军中央相左;客观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政府谴责日本在华实施细菌战,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声明警告日本不要使用违禁武器,否则将受到美国“全面报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日本陆军中央将石井撤职,并调整了日本细菌战战略.  相似文献   

8.
金可译  朱佳悦  陈颖  王润冰  丁源 《神州》2021,(15):196-197
自转专业政策颁布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推行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有利于本校人才培养的转专业规定,转专业生也因此成为各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转专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因转专业这一事件的变化发展,心理状态深受影响.本论文从转专业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9.
清末,教案频繁发生。其原因有:政治利益的冲突;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儒教、佛教的信仰冲突;传教士与中国官僚阶级、平民、会党等阶层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0.
老秦 《丝绸之路》2000,(2):40-43
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已出土公布了大量重要文物及遗址。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发掘出土了几座陪葬坑及石质甲胄、青铜鼎、彩绘俑等珍贵文物。这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对丰富秦陵内涵和研究中国古代陵墓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眼镜”是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简单光学器件,它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舶来品,正所谓:“古未有眼镜,至有明始有之,本来自西域,”西方制作的眼镜片均为玻璃制品,其有明代宣德年间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2.
秦铠甲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孝 《文博》2002,(6):62-65,71
以前研究秦代铠甲,所依赖的考古资料主要是秦俑坑将士身上的陶塑铠甲。由此许多学者对秦代铠甲的类型、质地以及开合结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推测和认识工作。而近年试掘的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出土的青石铠甲,更是为秦代铠甲的研究提供了最新的直观的实物资料,从而大大扩展了我们对秦铠甲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围绕着秦二世继位"合法性"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是对《秦二世元年文书》的文本加以梳理式解读;二是对秦二世滥杀宗室的现象和成因从不同层面加以分析;三是对秦汉之际的一则"佚文"加以发掘并讨论其史料价值,结合对相关传世文献的关联性分析,揭示出秦末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所知晓的"沙丘之变"的内涵与《史记》的记载相一致。本文进而认定:《秦二世元年文书》文本尽管是真实的,但是所述历史内容却不足以凭信。《史记》关于秦二世"继位"出于阴谋篡夺之说,应该是符合史实的。  相似文献   

14.
唐长安大明宫丹凤门复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长安大明宫不仅是唐朝宫城的代表作,而且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大明宫的正门——丹凤门,是空前绝后的宫城大门范倒。这座巨大五门道宫门遗址已经发掘,本文根据遗址对照文献和敦煌壁画等形象材料,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提出了两个带有夹庇楼观的复原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劲 《史学月刊》2002,(7):87-94
北宋东京皇城的范围说法不一:一些史书持“周回五里”说;部分学认为北宋东京皇城有两重城墙,一为在内的五里宫城,一为在外的九里十三步皇城。综合研究史料和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北宋东京皇城的范围应为七里余。  相似文献   

16.
王学理 《文博》2011,(2):24-29
咸阳原上秦都1号遗址发掘时,被抢先定性为"荆轲刺秦"的咸阳宫,以适应"评法批儒"的政治需要、本文由当年调查、测绘、发掘者撰写,从遗址总体、建筑形式、功能布局、地理位置及抽样检测等方面论证,该建筑遗址是"商鞅变法"时所建"冀阙"的基址,同宫城内其他建筑联系起来,即史书上统称的"冀阙宫廷"。  相似文献   

17.
The Qin laws kept on the bamboo slips unearthed from Tomb No. 11 of the Qin Dynasty at Shuihudi in Yunmeng County have great value for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Pre-Qin China. Many law texts recorded the severe requirements of the Qin State in the administration concerning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the conversion rates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foodstuffs and the proportional allotment of foodstuffs, as well as the plans and practices of engineering projets, etc.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severe Laws and the relevant methematical methords of Jiuzhang suanshu lead to such conclusions as: 1) the Qin laws were based upon the foundation of highly developed mathematics; 2) many mathematical methods of Jiuzhang suanshu were produced before the Qin Dynasty; 3) The influence of Legalists on mathematics mostly took place in the Pre-Qin Period or the Qin Dynast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aogu 考古 (Archaeology), 2005, (6): 57–65  相似文献   

18.
河间古文、孔壁古文和中秘古文,是汉代古文经籍流传三个重要环节,三者关系不明,汉代古文经籍流传和学术不明。河间王国学举六艺,二十六年间,学者云集,天下古文尽在河间。孔安国亦游学献书河间,是析清古文经籍流传的关键。孔安国与河间有着很深的学术渊源,河间在中央极大压力下,部分古文珍本由安国收藏,后由安国家人献于朝廷充入秘府,遂为中秘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