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一旦发烧了,许多家长就急着用退烧药,甚至要求医生马上打针退烧。其实,发烧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小孩发烧退热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倾其所有,希望孩子将来即使不能成为什么“家”,至少也能受个高等教育,摆脱就业的危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坎坷、一帆风顺。我们也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出类拔萃。因此,在孩子牙牙学语的年龄,我们就选择了与孩子一同成长的教子方法。孩子从小是人工喂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抗原体能力有所下降,上学后,感冒发烧的现象时有出现,并逐渐影响到正常学习。二年级结束后,针对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加强对其体能方面的训练,为他在二十一世纪业余篮球学校报了名。一周三次的训练,虽然很苦很累,但我们始终陪同孩子参加训练。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处心积虑地教给孩子们生存的智慧,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培养孩子“共情”的能力,这是所谓“情商”的基础内核,也是培养同情心,利他行为的前提。这种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不少年轻家长都以为:孩子学习了琴棋书画,就有了所谓的“素质”;考试成绩优异,得了双百,上了名校,就成了所谓的“好孩子”。其实,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一些被忽视的人文素养才是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石。一位幼教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在某大都市一所幼儿中心进行心理测试时,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敲出题目这几个字的时候,一直在思索:到底什么是教育?泰迪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为泰迪庆幸,他遇到了爱他的老师;我也为这个世界庆幸,世界又多一份爱心的延续……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的确是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还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同学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  相似文献   

5.
还上大学的时候,她发烧躺在宿舍,我旷了化学课爬进她的房间,陪着她又无事可做,从她同屋床上拿了本《绝对隐私》给她念,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完整的爱呢?年轻的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完整的吗?冷漠、隔离、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忽略孩子的进步、损伤孩子自尊、迁怒于孩子、破坏孩子心爱的东西,都是爱的瑕疵。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冷漠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有的父母物质上满足孩子,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把孩子扔给保姆或爷爷奶奶。在这样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而一个贫庭出身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却不会造成心上的不健康。隔离现在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外出不安全,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在…  相似文献   

7.
孩子“减负”后,课余时间多了,剩余精力多了。为怕孩子学“坏”,不少家长帮孩子“找出路”。有的家长不管孩子身心实际,强迫孩子学琴棋书画;不管孩子有无兴趣,迫使孩子跑跳投掷……家长能意识到要挖掘孩子潜能,发展孩子个性特长,这是教育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但发展个性特长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孩子自身实际,这样才会有效果。如何才能帮  相似文献   

8.
约瑟夫·A·布鲁卡特因C型肝炎引起发烧、疲乏,每周都要自行注射药物治疗,他说他经常想放弃,但最终因一名护士打电话提醒鼓励他定时注射而坚持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长大     
孩子不小了,都13岁了,上初中了,可他还像个小孩子似的。孩子没有母亲,只有父亲。父亲怕孩子受到什么委屈,从小就对他娇生惯养,所以孩子13岁了还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孩子连最简单的做饭不会,洗衣服也不会。孩子上初中,住校,每个周末都会带一大包衣服回来,让父亲帮他洗。父亲为此很着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呢?父亲曾不给孩子洗衣服,可孩子就拿钱去买新衣服。真要没衣服穿了,没洗的脏衣服也穿。不给孩子做饭,孩子就饿着。父亲让孩子做饭,孩子说他宁愿饿死也不做饭。好长一段时间,父亲都拿孩子没有办法,只好给他做饭洗衣服。眼看孩子就要…  相似文献   

10.
天下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然而我们却经常见到这样的场面,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尤其是父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是父母在滔滔不绝地讲,孩子耷拉着脑袋听,就是父母板着脸去质问孩子,要让孩子说出父母心中早已认定的孩子的错处。这中间哪有一点意思是去听孩子的心里话呢?在这种情景下,如果这孩子真的听了父母的话,那只能说明孩子在爱父母,在了解父母,绝不能说父母在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爱孩子。另外,就拿我们自身来  相似文献   

11.
爱的伤害     
有一个孩子,他的母亲特别爱他,生怕他受到任何委屈,对他无比溺爱。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这位母亲都会为孩子办到。孩子要吃糖,就是半夜,她也会出去为孩子买回来;孩子随口说声要钱,她就会给孩子;孩子十天半月就要一套新衣服,她也会满足孩子;孩子说她做的菜不好吃,让她重做,她就会去重做。孩子的要求除了要太阳月亮星星她办不到以外,其余的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办到。孩子的父亲看不过去,就对孩子的母亲说,你别这样对待孩子,他要什么你都满足,他要你的命你也满足他?母亲说,孩子怎么可能会要我的命呢?你是不是看到我爱孩子,对孩子好,没关心到你,你就…  相似文献   

12.
李世和 《神州》2012,(10):351-351
教学目标: 1.让家长认识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了解孩子。把握四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科学育子方法,使孩子更优秀。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强固,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伤风,往往其他孩子也可能跟着感冒。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儿科医生认为,孩子每年有6~10次感冒是正常的。不过,你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来改善孩子的免疫系统。孩子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想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除了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谁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越大。”——林妍妍爸爸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捷径     
儿子从小读书很好,就有家长问我如何培养孩子的,我不觉茫然。因为我从未刻意教孩子做什么,或怎么做,我总觉得做好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就是最好的。于是我问那位家长:“你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他说:“为了孩子的将来,我送孩子学琴、学英语,孩子功课跟不上,我给孩子找了家教,但孩子却适得其反,成绩更加不好。”听了他的话,我明白了他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于培养,在于启发,而一味地灌输,让他学很多他不愿学的东西,不但孩子学不好,而且还会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余光祥 《神州》2012,(13):348-348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似乎怨声载道,老师们老足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的守纪,老说孩子顽皮;为了孩子的仔细,老说孩子粗心……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究其原因就是老师没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而产生了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7.
有的家长认为,什么都替孩子干了就是爱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大了自然就会做了;有的家长则对孩子不放心,怕孩子做不好……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必然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如果孩子从小缺乏独立性的培养,那么就会影响他日后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面对挑战     
作为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人之常情。问题是,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关爱和呵护孩子。例如在一些夏令营活动中,我们中国孩子的家长中,出现了种种溺爱、庇护孩子的现象。譬如在孩子负重拉练过程中,不自禁地有意减轻孩子负重,更有甚者干脆把孩子负重物甩上自己的汽车带走……舍不得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的认识是从其自身的生活感受出发的,孩子有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文化。关注孩子的成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走进孩子的心灵,感悟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有效指导孩子的活动。关注孩子的成长,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在我园实施的《朴素理论指导下的"童化教育"研究》课题下,结合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的精髓,我做了以下一些班级微课程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正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动一下,所有事情都包办代替,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长此以往扼杀了孩子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慢慢变得懒惰起来。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