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渊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1):27-36,123,124
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日本开始更加积极地介入南海争端,南海地区再次凸显"边缘地带"特性。在此背景下,东南亚某些国家不断在南海岛礁制造事端,进行主权造势,对中国南海主权进行严重挑衅。为维护南海权益,中国除了继续对南海宣示主权外,同过去相比,更侧重于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国家间的协商、谈判以解决南海争端。同时,适应国际形势和南海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对南海政策做出了适时调整,即制定并完善国内法,正式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加强了海疆国防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东盟南海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到《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磋商,东盟逐步形成了参与和协调南海问题的一系列机制,折射出东盟对南海问题态度的不断微调。中方倡导的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既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南海问题本质的思考,也照顾了东盟对南海问题的不断关切,这对于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虽距南海较远,但基于全球战略等的考量,二战后美国始终有自己的南海政策。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威胁已不存在,美国企图在南海围堵苏联政策也随之过时。然而,南海在美国的战略考量中地位并未下降,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南海逐渐成为了中美两国的博弈场。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2011年4月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影响、历史上的海上贸易口岸及海关、南海文物及文化遗产、南海主权及海权意识、南海区域的中外关系及华侨华人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成立"南海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保七巡航"事件影响"南海小组"功能弱化。从"南海小组"成立到被边缘化来检视20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可以看出其想参与南海事务的一面,但由于被国际社会排除在外,身份尴尬,同时受"台独"势力干扰,影响到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开发与维权。维护南海主权,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两岸应增强互信,创造共赢。  相似文献   

6.
刘养洁 《人文地理》2006,21(4):123-126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及资源战略价值,南海周边国家围绕南海诸岛的领土、领海主权争端愈演愈烈,形成了今天"六国七方"的复杂局面。本文从政治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南海的地缘战略及资源战略价值,阐述了南海主权争端的由来及现状以及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对南海主权争端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全面启动,中国与南海沿岸各国的经济合作、政治互信和共同利益越来越多,这将有助于减少外部大国遏制中国的借口,南海问题将会由直接有关的各方共同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始于汉代的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是南海区域各国间友好交往的纽带,在中外关系史上有重要地位。但是与陆上丝绸之路研究相比,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2011年4月25—26日,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和海南省海洋文化学会共同主办,海南师范大学南海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11年南海文化学术论坛: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围绕“南海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题,踊跃发言,深入论证,使本次会议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美国南海政策是基于美国地缘战略构想生发而成。基于多位地缘政治家的理论,根据冷战结束之后亚太地区的新形势,美国在南海地区实施以加强军事存在、强化舆论战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政策,其目的就是插手南海事务,攫取在亚太地区海洋利益。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实施的南海政策,影响了南海地区局势的稳定、有引发地区军备竞赛的危险、引发了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的新变动。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政府依据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开始采取较为积极的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南海的管辖。这一时期中国的南海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加强了对南海的管辖,促进了对南海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等。同时,80年代中国的南海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菲律宾和越南等国为利益驱使,企图抢占瓜分中国西沙、南沙群岛岛礁,造成南海局势混乱。台湾当局不仅严正指出西沙、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而且尤为重要的是,台湾学者还对南海的历史与法律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事实证明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有着确凿的历史和法律依据。然而,受冷战格局的影响,台湾当局在南海地区并没有充分展开行动,限制了捍卫南海权益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于洋 《纵横》2010,(12):14-16
本刊:南海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南海周边国家所采取的态度及行为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历届政府又在政策上对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解决做了哪些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传世古官印"南海司空"之性质和新出土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之性质的重新研究,对秦南海郡辖有南海县说进行了商榷,认为所谓传世秦官印"南海司空"估计是南越国官印的误断,南越国木简所见"南海"地名指的当是南越国的南海郡,也不能排除是指南海郡治(即南越国都番禺城)的可能性,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指的是南海县,有学者推测秦代与南越国时期一样也设有南海县,显然缺乏立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海南以海为名、因海而生,海南的优势与未来在海洋。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南海问题不断国际化,海南加大了对南海的持续关注与不懈思考。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海南又适时重新定位,预示着在南海开发建设中将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4.
明初为安定海疆,在广东南海地区构筑了以卫所为主体的沿岸防御体系.嘉靖、万历年间,吴桂芳、殷正茂、凌云翼等两广总督为平定日趋严重的倭寇、海盗祸乱,逐步变革卫所体制,根据南海要冲港湾等地理及军事形势,先后通过构筑拓林、碣石、南头、北津、白鸽、白沙等“六水寨”,设置南澳副总兵,规划“海陆联防”、“分区防守”体制,形成完整的南海防御体系.嘉靖、万历年间南海海防体系的变革,对明清时期南海地区“东、中、西”三路海防思想的形成以及后世南海海防体系的完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海问题是我国近现代边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在维护主权方面所要考虑的重要时事问题之一。在国际间竞争激烈、局部动荡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为我国更好地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借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聂有财《清代珲春巡查南海问题初探》一文,对吉林所辖南海地区的岛屿巡查进行了探讨。清朝对南海地区的控制一直相当严密,除图们江口到绥芬河口的沿海地带由珲春驻防官兵负责驻守外,陆路绥芬河口以东的南海沿岸及其以北山场,由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每年派遣官兵前往巡查;水路的南海水域并搜楞吉等南海岛屿,则由珲春协领衙门每年派遣官兵巡查。聂有财在文章中对陆路巡查与水路巡查未予区分,导致对巡查人员、巡查时间、巡查路线等问题的叙述存在不妥之处。本文主要依据满汉文档案史料,对清代的南海巡查问题再予探讨,兼与聂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7、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南海领土主权的斗争鸦片战争以后,英、法、德、俄、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相继侵入我国,他们对南海的侵略活动也有增无已,从此开始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南海领土主权斗争的历史。西方列强觊觎南海的活动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名南海问题专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研究员李金明先生撰的《中国南海疆域研究》一书,1999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南海疆域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在这部260余页、近20万字的作中,李金明先生集其10余年研究心得,从历史、法律等方面对南海疆域进行了深入、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进行了探讨。认为存在于南海的九条以国界线方法标绘的“断续线”,确认了中国对线内岛礁滩沙的主权和对周边海域的海洋权益。“断续线”与领海外部界限、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主张线、菲律宾“条约线”等有着本质的区别。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使其在维护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海王织为越人,未必是"无诸之族",同闽越没有关联,亦与南越国、南海郡无涉。南海王织可能不仅以"亦越之世"诏封为王,而且在高祖灭英布时立下功劳。汉高祖十二年,刘邦乘淮南王刘长年幼,将南武侯织封立为南海王,封地在庐江至鄱阳湖一带(约当皖南—赣东北—浙西)。文帝二年,庐江界中南海民反,被淮南厉王刘长击破,降军迁到上淦。其后,南海民再反,与淮南国楼船卒在上淦进行水战,文帝六年或稍前,南海国被淮南国所灭。南海国并未地跨闽越、南越,而是错于淮南国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