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萍  王小华 《神州》2012,(18):69
为什么千年的雪峰永永远远守护着蓝天;为什么喷涌的源头久久长长流淌在高原;曾经有一汪大海在这里汹涌;曾经有一片浪花从这里开放;……听着这首歌,我想起了曾经我的恩师们。郑宁生老师的深  相似文献   

2.
父亲曾经有两个厂高贤文:我父亲叫高青山,是修船的。过去他曾经开了两个厂,一个叫德隆,一个叫德昌。德昌就在现在的大智公寓那里。德隆在大智路原来的113号。德昌请了24个工人,德隆请了22个,这是工商业改造时期我家两个厂的规模。当时的政策,雇工16个人是一个重要界限。8个人以下算工商户;8个人以上算企业;  相似文献   

3.
《旅游纵览》2009,(10):54-54
<正>"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一个自由的背包客曾经用这首歌回答了我的全部疑问。想起天才诗人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还有昆德拉充满现代主义色彩的《生活在  相似文献   

4.
故土有回声     
袁馨悦 《南京史志》2022,(40):20-21
<正>小时候,我喜欢对着故乡的狗尾巴草拍手、欢笑,对着老屋的檐角摇头摆尾地唱:“我亲亲个黄土黄,我热热个黑土烫,我浓浓个红土香,我美美个热土靓。”于是脚下的尘土夹杂着故乡的亲切,一次次回荡在我渐渐褪色的记忆中。也常常静思,那些久久站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任那清新的风拂面而来的人们,是不是也和诗里的人一样,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曾经,  相似文献   

5.
<正>王占玉,这个土生土长的小人物,因为他的不平凡,在我的心里,在30万怀来人的心里,成了大人物。作为晚辈,我只知道他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劳模,一个曾经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合过影的劳动模范,其他,对我来说,他几乎就是一个久远的梦,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6.
泰志章 《旅游》2005,(12):6-6
做每期专辑的选题,都要查阅很多资料:书、网站以及找当地专家学者。买了三本书:《老重庆》、《张恨水说重庆》、《重庆古镇》,重庆的书真的很少; 查了三个主要网站:携程上的重庆游记、新浪论坛上的重庆游记以及用google查了很多重庆相关的东西。喜欢游记,因为很鲜活;google搜出了五花八门的重庆。电脑里的重庆资料,每个文件至少是满满的三四十个页码,几十万的文字量。走之前的两天,在北京还见了两个重庆人。一个是美女七七,在北京电视台做编导,曾经拍了很多旅游的纪录片,她给我说她的重庆影象,还列出了她在重庆朋友的电话清单给我;一个是摄影师杨国伟,曾经在《青年视觉》等很多杂志做过, 他给我介绍了重庆观念摄影师田太权、青年艺术家郭晋、有丰富行走经验的杨凤鸣以及重庆商报的老前辈孙须老师。另外,我还从同行的旅游媒体编辑那里要到了曾经替他们做过稿子的两个重庆作者:文字的李薇(渝洲服务导报的采编中心主编)和摄影师曾峥。我们的编辑刘东梅是重庆人,她给了我很多建议,包括一个很重要的作者央央(渝洲服务导报的总编助理)。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把回忆装进自己的背囊,在行走的过程中,拿起回味一下;很多时候,我又不敢去碰触那曾经的记忆,充满特色的俄罗斯学习生活。拾起了曾经在俄罗斯留学的串串记忆。此时便定格成我美好而真实的回忆。我去留学的城市,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那是青山绿水的城市,大自然的城市,做梦都想不到的城市。乘坐市内2路  相似文献   

8.
桂林 《旅游纵览》2009,(11):62-66
<正>曾经看过一本精美的画册《九寨之梦》,那美轮美奂的山水,白云之上的仙乡,多年来,一直在我的眼前晃悠……曾经听过一支深情的歌曲《神奇的九寨》,那激昂、悠扬的旋律常常在耳畔回响,勾起我无限的神往……  相似文献   

9.
正我来西藏已经22个年头了,我在"甲挡措"自然村也已经过了十个藏历新年。启耕、种地、望果、秋收,这里的老人们陆续离世,那些曾经的孩子陆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这个以农业为主的高原小山沟在历史的变迁中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的巨变,我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可以在我拍摄的影像中看到。作为摄影人,老百姓称之为照相的,能引以为豪的也就这一点点。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泥土     
我曾经是那么地讨厌泥土。讨厌它的颜色——那是一种介于黑色与红色之间的颜色——棕色;讨厌它总是沾在我的鞋底,甚至衣服上,让我回家受到母亲的责骂。我曾经是那么地讨厌父亲。讨厌他的性格——那是一种介于深沉与浅薄之间的性格——中庸;讨厌他总是对我罗罗嗦嗦,不停地问这问那,甚至用父亲的威严镇压我。曾经令我十分无奈的是:父亲喜欢泥土。父亲是那么地热爱着泥土。  相似文献   

11.
<正>毋庸讳言,当下的确是历史专业的艰难时势。但是,作为一名专业史学工作者和历史教师,我还是对我的专业和我的职业充满了热爱。对于历史学的未来,我也抱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我的乐观,来自我所观察到的公众对于历史知识的旺盛需求。举例言之,历史传播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平台——"百家讲坛",一个在"绝对睡眠时间"播出的节目,在它的鼎盛时期,收视率曾经连  相似文献   

12.
<正>情系玉树为震区深深的祈福若生命回旋,我愿再见!玉树,一个遥远的名字,当灾难来临的那一刻,铭记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一个藏族孩子写下这样的诗句:"若生命回旋,我愿再见!"在这片格萨尔王曾经策马的土地上,美丽的玉树,埋下悲伤,不要哭泣,我们相信,再过两个月,这里又会鲜花满天……  相似文献   

13.
南大街曲直     
<正>我现蜗居的小城,位于哈尔滨腋下,作为司马迁的徒孙,从事地方史志编修数载的我,是知晓小城的建城时间比哈尔滨还早,而且曾经辖统过现哈尔滨的大部分区域这一史实的。在有些公众场合曾经颇  相似文献   

14.
张月 《人物》2018,(6):108-115
秦海璐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一些看似顺理成章的逻辑在她身上都失效了。你以为这位曾经的金马影后会表达对表演的热爱,她说:“表演对我的意义就是,能养活我。  相似文献   

15.
爷爷的苦难     
2009年12月8日上午10点.父亲的电话把我吵醒,60岁的他在电话那头哭得像个小孩.告诉我爷爷老了。来广州的6年多里,我曾经多次预想这一刻的到来,但接电话的那刻,我却冷静得自己都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16.
我和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在那次会面中,我了解到在抗战初期,诗人在我的故乡潢川曾经有过一段从事抗战工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17.
想起曾经写过的文章里出现的总是江南,但那一切,只是在自己的想象之中。什么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什么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一切,都只是别人眼中的江南,我却没有亲身体会。如今,我身临其境,踏上这些千年古镇,去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历史的沧桑。去看,去思考,这,才是真正的,我笔下的江南。对于我去过的这些小镇,我是这样的评价:朱家角,也许是处于上海的缘故,竟也沾染上了繁华的习气;西塘,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乌镇,我想说的是,只有两个字,宁静。在  相似文献   

18.
方军 《江淮文史》2009,(5):128-135
一 张老汉只有一颗牙,张老汉已经100岁了,张老汉曾经是中国远征军二00师的少校军官,张老汉曾经把戴安澜将军的遗骨抬回祖国。张老汉是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张老汉还是个充满人格魅力的老人。我和张老汉住了一周,和他老人家分手时,他拉着我的手满怀深情地说:“你要走啦,再多住几天嘛!什么时候再来?楼上有空房子,就住到这来!”  相似文献   

19.
闫勇 《旅游纵览》2014,(7):16-21
<正>为什么说荷兰才是自行车王国一直以为中国是自行车王国,人多车多。记得小时候满街都是骑车人,每家都有几辆自行车,我个子刚跟自行车一样高就开始学骑车,调档骑着自行车满街跑。我曾经拥有过两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第一辆是个黄色斯普瑞克变速车,工作后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的,然而骑了不到仨月就被偷了,心疼了好久。多年后为了去青海湖骑行就又买了第二辆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大春著定价:46.00你认得几个字吗?譬如,你是否知道,"乖"曾经表示"悖离",是个很"不乖"的字。"我"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背后还埋伏着一群自我认同和归属的人。"西"曾经仅仅是个鸟巢,后被"借走"表示方位,从此鸟巢只能委屈地"择木而栖"。"娃"在汉朝还是一个成年美女,唐宋时变成少女,明清后完全"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