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秀全之死,由于原始材料记载不一,加上曾国藩篡改史料,以假乱真,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由于对所据史料的分析判断不同,得出结论也不一样。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大多著作从曾国藩奏稿以及被曾国藩改过的《李秀成自述》所记,认为洪秀全是“服毒自杀”。六十年代初,藏在曾国藩家中达一百多年的《湘乡曾八本堂·李秀成亲供手迹》正式影印发行,其中关于洪秀全之死的原始记载,有力地证明了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7,(3)
国家图书馆藏陈澧手札四通,皆为《陈澧集》失收。其中二通致翁心存、二通致翁同书,涉及陈澧著述宗旨、翁心存神道碑创作、翁同书被流放等诸多内容,具有较丰富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程 《中华遗产》2012,(2):138-149
天津教案。是曾国藩个人命运的最后一幕大戏。在去天津的前两天。曾国藩写口信给两个儿子说:“余此行反复筹思,殊无良策。余自咸丰三年(1853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这封信。让人想到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忠实地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其实,曾国藩与李鸿章在立身处世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操守方面,曾国藩严于律己,身居高位而不贪,手握大权而不腐。李鸿章却不然,对权力、地位、金钱的追求可以说是至死不渝。以下分三个方面来谈:(一)一个是廉洁自守,生活检林;一个是贪财受贿,生活奢侈曾国藩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秦可根”。他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认为”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食;儿子老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  相似文献   

5.
黎庶昌上皇帝书,受到朝廷重视,降旨交曾国藩对黎庶昌“考核”,以便今后重用。在曾国藩幕府,黎庶昌直接得到曾国藩教诲。从《曾国藩全集》中,记录与黎庶昌有关的日记及来往书信,可看出曾国藩对黎庶昌的培养。在曾国藩的关怀提携下,黎庶昌成熟地步入仕途。  相似文献   

6.
青年毛泽东曾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他曾经说过:“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毛泽东出生时(1893年),离曾国藩去世(1872年)不过20年,曾氏“中兴名臣”的声名也尚未褪色,在韶山乡土文化中,曾国藩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毛泽东生于湖南,长于湖南,自然受到了曾国藩思想的熏陶,他甚至还主动地从曾国藩那里吸收“营养”。  相似文献   

7.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遵义与湘乡,云天遥隔,相距甚远。黎庶昌生于1837年,曾国藩生于1811年。年龄悬殊达26岁,应该说他俩没有什么相识的缘份。然而,特定的时代环境以及彼此“习性相近”,志趣相投,却使得他们之间系上了一条一解不开的纽一带。1863年.春,黎庶昌因其先一年应诏。上书万余言切论时事,得清廷“加思以知县用,发交曾国藩军营差遣委用,以资造就。’借国藩则很赏识黎氏之才华,“接庶昌延入幕”优利待之。从而.黎庶昌得有机会与曾国藩朝夕相处十余年,受曾氏“以躬行为天下先,以讲求有用之学为涂友…  相似文献   

8.
<正>一、“笨小孩”曾国藩左宗棠和曾国藩初次见面后,在给女婿陶桄的信中这般评价他的“一生之敌”:“其人正直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以至于很多年后,曾国藩被当成笨人逆袭、咸鱼翻身的经典案例。这样的说法可信度究竟有多高呢?湘乡地区流传着一个段子。一天夜色降临,小曾国藩在屋里背诵《岳阳楼记》。没想到家里来了一个梁上君子,他看到曾国藩在用功读书,于是悄悄爬到房梁上,准备等他睡着了动手。没想到曾国藩一直在埋头苦读,  相似文献   

9.
清朝咸丰年间,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官僚曾国藩。百多年来,人们在政治上给予他截然不同的评价,但在家道教育方面,人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位教育有方的家长。曾国藩有两个儿子,他们在科举仕途上并没有大露头面,但在实际工作中,都显露了出众的才华和胆略。长子纪泽,诗文书画样样精通,还自学了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疆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啮雪咽旃,期于不屈”的斗志和“酌情据理”的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皇贪婪的大口中夺回伊犁城,取得晚清外交史上唯一的一次胜利。曾国藩的次子纪鸿,聪颖过人,很喜爱自然科学,尤…  相似文献   

10.
廖正华 《湖南文史》2014,(10):34-35
在自己的麾下将领中,曾国藩最欣赏的当属彭玉麟和李鸿章。曾国藩曾说过这样的话:“若论天下英雄,当属彭玉麟、李鸿章。”但由于彭玉麟个性太过刚硬,和曾国藩、李鸿章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彭玉麟和曾国藩有过两次比较大的矛盾冲突。第一次是由曾国藩委托韩正国找小妾所引起的。韩正国是曾国藩的亲兵首领,是曾国藩非常信任的人。当时,曾国藩戎马倥偬,精神高度紧张,心情抑郁,癣疾发作得很厉害,浑身瘙痒导致他经常失眠。他的妻子欧阳夫人在湘乡老家,无法替他解除烦恼。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请韩正国帮他找一个小妾,专门帮他挠痒。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的好友欧阳兆熊,写过一部有名的笔记,叫《水窗春呓》,里面写了不少关于曾国藩的史事。在“一生三变”这条笔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曾国藩)尝自称欲著《挺经》,言其刚也。”关于曾国藩的“挺经”,曾国藩的孙婿吴永,在所著笔记《庚于西狩丛谈》卷四中也曾谈及,他记李鸿章曾对他说:“我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决。”(下引此书时皆见卷四)李鸿章所说的老师,就是曾国藩。曾国藩是否确曾著过《挺经》呢?从这里举出的两条笔记看,似有两种可能:一是著过;一是仅仅有腹稿。若是著过…  相似文献   

12.
<正>曾国藩爱写挽联,以至于常给活人生挽。活人忌讳死,他就偷偷地写。某年新春,好友汤鹏到曾府拜年,延入书房聊天,看见砚台下压着几张纸,以为是新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在筹办湘军时,由于看到官兵奸淫掳掠,广大民众深恶痛绝,因此提出“不扰民”为“治军之根本”,并亲自编了一首《爱民歌》,歌云: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研究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国藩是近代人物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曾国藩热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现象,不应大惊小怪。对曾国藩乃至对一切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采取简单的“功过分成”法,历史人物在不同时空下的活动很难以数学上的正负加减的方式来判断功过。为适当肯定曾国藩而忽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正当性是错误的,但把曾国藩倡导洋务运动同他镇压太平天国对立起来研究、把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作为评价其一生事功的前提和基调也不正确。  相似文献   

15.
在自己的麾下将领中,曾国藩最欣赏的当属彭玉麟和李鸿章.曾国藩曾说过这样的话:“若论天下英雄,当属彭玉麟、李鸿章.” 但由于彭玉麟个性太过刚硬,和曾国藩、李鸿章交往中发生过许多不愉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四卷《曾文正公家书》毛泽东早年曾深受曾国藩的影响,他在1917年8月23日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出生时,曾氏刚刚去世20年,曾国藩“中兴名臣”的声名尚未褪色,从地域文化来看,曾国藩是湘乡人,而湘乡是韶山的近邻。韶山曾有成千的民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治学思想中,实事求是是一以贯之的主线和品格,经世致用是其治学的最终目的,“博→约→博”是曾国藩治学思想的方法论原则。认真研究曾国藩治学思想,于当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2月,苗沛霖因与寿州绅练孙家泰、蒙时中等结仇,率练围攻寿州前后长达8阅月之久,最后一举攻占寿州,这就是震惊当时朝野的寿州绅练仇杀事件(以下简称“寿州事件”)。翁同书、袁甲三是办理寿州事件的关键人物。长期以来,由于资料所限,人...  相似文献   

19.
晚清著名诗人和学者王闿运(宇壬秋,人称湘绮先生,湖南湘潭人),为人耿直,机智诙谐。曾入曾国藩军幕,以客卿往来军中,从容讽议,多被采纳。后来,曾国藩封侯拜相,显贵异常。王壬秋一度去江宁(南京)谒见曾国藩,曾氏未立即接见,仅派使者设宴招待。壬秋笑道:“相国以我为铺啜来乎?”随即乘舟而去。曾氏听说,追而谢过,已来不及。闿运撰写《湘军志》(原名《湘军水陆战纪》),秉笔直书,对湘军将领滥杀无辜、贪暴抢掠的行径直言不讳。该志文辞高古雅健,有“唐后良史第一”的美誉。但湘军将领却大造流言蜚语攻击王闿运,欲得而甘…  相似文献   

20.
黎庶昌在曾国藩大营作幕府数年,曾国藩评之为“外甚朴讷,内有抗心古哲、补救时艰之志”。曾是洋务派领袖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