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州古城素有“半城芦苇半城塔”的说法,此话虽夸张,但张掖塔多,确是事实。据《甘州府志》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千姿百态,煞是壮观。 张掖比较有名的是金塔、土塔、木塔、水塔、火塔。关于土塔,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呢! 早先,张掖只有金塔、木塔、水塔、火塔四座宝塔。张掖城里有个很有威望的姓王的土木工匠,他根据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之说,想在这个美丽的塔城中再增添几分姿色,于是就动员甘州百姓说:“要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就要…  相似文献   

2.
洛川赋     
余尝漫步长堤,游于洛涣。赏碧水清波,芳堤翠柳;观芳园溢彩,洛浦笼烟。眄洛川之溶溶,爽余心之惬惬。留连忘返,浮想联翩,欣然命笔而为之赋。  相似文献   

3.
张闻天与洛川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川会议是在全国性抗日战争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为党中央书记,张闻天主持了会前的“中央局政治会议”(8月9日),为会议作准备,会后他主持“统一战线座谈会”,贯彻会议的精神。他对洛川会议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1981年至1985年,省考古研究所、洛川县博物馆在该县土基镇鄜城村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北魏到隋代的佛教造像碑.主要有北魏神龟元年千佛造像碑、西魏大统十二年法龙造像碑、北魏永安三年李黑城造像碑、北周建德二年杨广昌造像碑、建德四年郭乱颐造像碑、隋仁寿三年王洪晖造像碑等.一九八四年第五期《考古与文物)介绍了大多数,只有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的造像碑出土较晚,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从山西出发,过黄河,一路风尘,来到了洛川的黄土塬上。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好奇与激情,让人急速地扫描着周边的一切。塬上的风光,独特而有魅力。沟沟壑壑的黄土地貌,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转战陕北,在这厚实、博大的黄土塬上,耕织着中国革命的未来。洛川,一方平实无华的土地,却在中国革命的大业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笔。  相似文献   

6.
王春华 《神州》2008,(11):60-61
1935年冬,中共中央建立了西北联络局,由李克农担任局长。西北联络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领导下,从事对国民党、特别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7.
杨军 《大众考古》2020,(2):45-47
洛川县位于陕西中部,连接着关中和陕北,因境内洛水而得名。洛川县博物馆藏有一批精美的北朝时期佛教石造像,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洛川土基镇鄜城村清理出土的石造像为主。这些石造像石刻技艺高超,个别造像残留贴金,施彩绘。精美的石造像石雕观音头像北魏时期,砂石质,圆雕。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5,(2)
一、成城子灣土塔敦煌大泉上游南河灣,亦名成城子灣,河南城岸崗上有塔,全部用土墼建成(圖一、二),表面敷細泥塑出塔門及裝飾。東面為塔門,其他三面作假門,門下部較上部略寬,券口上塑出背光形裝飾,其下沿門兩側用柱承托,柱頭及柱中作成束蓮與千佛洞宋代木廊彩畫相似。門兩側壁上各塑龍一條,龍首在門上方左右相對,各伸一爪捧火焰寶珠。塔基最下層為較高之台,其上須彌座二層均有扁平蓮辦,再上仰覆蓮各一層,上承塔身。塔身四斜面上有損毀痕跡,塔東側地面上有殘塑天王像一塊,似乎四斜面上,原係四天王塑像。  相似文献   

9.
塔儿山,又称乔山和崇山,著名的陶寺遗址就位于该山之阴。在山阳,也分布有不少古文化遗址,其中尤以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址最为密集和丰富。对这些遗址遗存进行研究无疑是探讨陶寺类型来龙去脉以及晋文化渊源的重要课题。为此,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第三研究室有计划地对塔儿山南麓一线古遗址进行勘掘。1990年3月进行了第一次调查,参加人员有罗新、田建文和张奎,现将  相似文献   

10.
洛川出土唐代鎏金铜造像洛川县博物馆于1981年从本县槐柏乡杨候村征集回一组窖藏鎏金铜造像48尊,其中各类佛像12尊,菩萨像34尊,罗像1尊,天王力土像1尊。这组造像工艺精美,体态轻盈而丰满。过去曾作过消息报道,现摘要作以介绍。一、佛造像编号02通高6...  相似文献   

11.
洛川发现“契刀五百”钱范1992年9月洛川县电力局王建忠在古城遗址内(今土基镇城)采集到"契刀五百"钱范一件。上交洛川县博物馆。该钱范为砖质,青灰色,呈长方形,长12、宽10、厚3厘米。钱范正面是一阴纹"契刀五百"钱图案,上部边沿有一月牙形残迹。是铸...  相似文献   

12.
最近,洛川县博物馆从百益、土基两乡征集到三枚珍贵货币:“永昌通宝”“昭武通宝”和“利用通宝”。“永昌通宝”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1643年)建立大顺国时所铸造的。这枚铜币直径3.6厘米,孔径0.7厘米,廓沿宽0.5厘米,厚0.12厘米,重14克。“永昌通宝”四字楷书,钱背素面。(图一:上左)大顺国传世的钱币有平钱及当五型(或谓当十、或谓当百大钱)两种这枚“永昌通宝”为当五型。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4,(1)
<正>土桥闸是京杭运河故道(小运河)上的一座石质节制船闸,位于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图一)。2010年8~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的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聊城市文物局、聊城市东昌府区文物管理所对土桥闸一带进行了调查发掘,现简报如下。一地层堆积船闸内河道常年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呈饱和状态,土质黏重,剖面层次明显。从发掘情况看,船闸内河道文化层堆积可分为  相似文献   

14.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汗贝庙东北90公里为伊和高勒苏木所在地沙漠拉计,在其西北约28公里为伊和高勒和巴格高勒两河发源地,当地有一座黄土小山,高约20米,山上有许多黑色玄武岩,故当地蒙古族居民称此山为“哈拉锡勒”,汉语为“黑石山坡”之意。遗址在丹仑土仑(蒙语,“七十个水泉”之意),位于哈拉锡勒东南向阳坡地上,即大河之源、山坡之上及河源两侧。其处有大小石丘分布着,在此山丘间,有当地早年的喇嘛垒石及经文石刻,并立旗杆于垒石上,故遗址所在地被名之为“打其格图”(蒙语“旗杆脑包”之意)。图一丹仑土仑遗址位置示意图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20年3~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洛川县月家庄墓地发掘了363座战国中晚期秦墓,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文化遗物。月家庄墓地的发掘丰富了陕北南部地区战国时期的考古内容,对探讨秦人对陕北的经略,秦与戎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相似文献   

16.
"塔"来自于梵语,原指砖、石、土、木等构成的建筑物,用以安置佛陀舍利等物。我国佛塔以东汉中期敦煌小浮屠(即小佛塔)为最早。三国之后,建立舍利塔及像塔、经塔、僧塔等渐多。佛教信徒以造塔为功德,故乐趋鹜赴。后为省工、省料、省财、省时,乃雕造小石塔,唐代以来又出现"泥拓佛塔""、华塔剪纸"及"心经法塔",进一步将造塔功德活动推进到普及化、简易化、大众化层面。  相似文献   

17.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高昌故城土遗址破坏的主要因素,墙体的结构坍塌是土遗址破坏的重要体现。为了保护和继承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笔者在对高昌故城土遗址病害细致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故城土遗址破坏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为以高昌故城土遗址保护为代表的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结构的加固、保护提供一定的事实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博》2016,(6)
塔的梵文(Stupa)本义是坟冢的意思,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后成为供奉佛的特定场所。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和信仰,并妥为供奉和保护佛舍利,信徒们造出了各种类型、不同质地的塔。它们从大类上可分为:建于室外的不可移动的塔和置于室内或雕凿于壁面的小型佛塔两种。迄今为止,学界有关著述大都偏重于前者而鲜少谈及后者。本文谨将后者定义为室内"佛教供奉塔、造像塔和画像砖塔"系列,就所掌握的资料按年代序列,择要叙述,以期弥补这一方面研究之遗阙。  相似文献   

19.
塔黄     
正(学名:Rheum nobile Hook.f.et Thoms.)是蓼科,大黄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形态特征高大草本,高1~2米,根状茎及根长而粗壮,直径达8厘米。茎单生不分枝,粗壮挺直,直径2~3厘米,光滑无毛,具细纵棱。基生叶数片,呈莲座状,具多数茎生叶及大型叶状圆形,直径20~30厘米,近革质,顶端圆或极阔钝尖形,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或稍不规则,基出脉5~7条,和侧脉一起直伸向叶缘,于叶  相似文献   

20.
圆通寺塔     
从丝绸之路重镇张掖出发,沿甘青公路南上,穿过石岗墩荒漠,行进至三十九公里的民乐县六坝乡,便可见一座造型优美、气势宏伟的古塔高耸入云,屹然而立,这便是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民乐圆通寺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