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命年凶吗?     
本命年常被认为是个不吉利的年份,每逢本命年,人们往往紧张不已,但凡有不顺利,便归咎于本命年。人们为何偏偏认为这一年难捱呢?你有多少个本命?所谓“本命年”,即一个人出生年的地支,与流年的地支相同之年,简单的说,每到自己属相所在年份,就是本命年。  相似文献   

2.
吉都藏族苦乐与共的民间社团平措扎西“吉都”是藏族群众自愿结合的一种民间社团,也是藏族生活习俗的表现形式之一。过去吉都在藏区,尤其是卫藏一带如天上星辰,名目繁多。目前这一民间文化现象虽仍在延续,但从内容到名目、数量等方面都没有过去丰富、众多,所以现今为...  相似文献   

3.
寺院僧侣是藏族社会最早饮茶的群体之一 早先,由于茶叶得之不易,所以,吐蕃民间普遍都把茶叶当作开胃养身之珍品来看待,只有地位较高的阶级阶层才能享用得到。吐蕃前期,藏族社会中能够饮茶的主要是宗教人士和上层贵族普通百姓到后来才逐渐能够喝到茶。“由于藏族对僧人(喇嘛)十分崇敬,他们的饮茶习惯极易被人效法。  相似文献   

4.
婚礼     
今年有幸参加了一次藏族的嫁女仪式。那场面好热闹、好壮观。汉族的婚礼我参加过不知多少次,而藏族的婚礼还没看过,何况参加呢。所以,这次我专门细心地观看了起来。 经旁人介绍:女方由男方头一年抢回家后,再由男方派一位德高望众的有地位的长辈提上礼酒到女方提  相似文献   

5.
关卉 《神州》2014,(7):11-13
<正>据文献记载,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已演变成了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重要娱乐活动。老北京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最早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的一种活动,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现如今北京庙会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六,最长的也不过初  相似文献   

6.
《文史天地》2014,(11):94-94
正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岁稍长,可以被称作"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八岁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岁,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作"束发"。  相似文献   

7.
正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年岁稍长,可以称做"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八岁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岁,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做"束发"。  相似文献   

8.
在藏区,民间广泛流传着一种古老而深受喜爱的曲艺演唱,藏族称“折嘎”,意为戴白须面具的和善老人、喜庆之时的吉祥颂词者。从巫师表演到藏族曲艺这种曲艺形式类似汉族的“数来宝”,藏族取名折嘎,主要依据艺人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特别是手捧白米为主的五谷等道具为基础。据传这种表演形式起源于古代藏族氏族部落,是本教“法拉”巫师的一种祀神娱人的表演,后来与内地街头民间艺人杂耍相结合,并经藏戏创始人汤东杰布的改编和历代藏族民间艺人的创造、加工,逐渐演变成今天这种独具风格和特色的藏族曲艺。这种说法是否有据,有待考查,但…  相似文献   

9.
有个妇女叫吉次莫阿呷,她很迷信,总认为世间有鬼神,只要她身体有点不舒服,就请苏尼来判哪家的鬼缠身。到属狗这个月的属狗这一天,她都要念“驱鬼经”禳灾。附近寨子里有一个馋嘴的人,他常装扮成苏尼,替人家念经咒鬼,,借此美美地吃上一顿肉。一天,这个人来到阿呷家做客,他在火塘边上坐好后,眼睛老是在打转转,心里不住地在翻腾:怎样才能使主人家杀一只鸡  相似文献   

10.
青海藏族银器青海民间常见的重要艺术品和实用品。由于银的比重高、纯度高,久用耐磨,不易腐蚀、氧化,色白有光泽。所以,藏族牧民在长期的牧业生活中,习惯用银装点自己,美化生活。银器用具、饰品在藏族民间应用很广泛。这些银器可分为四类,用银点缀镶饰的品种就更多。  相似文献   

11.
新年说羊     
不知道我说的是否准确,我想在各民族中最早进入新年准备的是藏族,并且程序最繁,所要的年货最多。临近藏历新年前夕,如果我们随着购买年货的人们走进市场,就会发现市场上最走俏的是羊头,最多见的也是羊头,这不是因为今年是羊年,所以羊头按本命年的属相成为新年市场的主角。古往今来,在藏历新年的时候走进藏家,都能看到在每一个家庭最显眼的位置摆放有新年供品,这些  相似文献   

12.
1963年,古洋河上游发来大水,地下水位不断上涨,老天不停地下雨,家家屋漏无干处;从夏到秋,庄稼地里欢了蛤蟆和鱼虾。社员仓里没有收获的粮食,户户靠吃国家发的救济粮度灾。那年出生以“大水”起名的孩子,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当人们再次提到那场洪沥水灾时,不禁长叹一声:“哎!天灾啊!”  相似文献   

13.
教民信教有着多种原因及民间社会的因素。信仰缘由,一为深入了解教义,力图认识世界和人生奥秘,二系一般性地获知天主教对个人今生来世的影响,三是入教治病去灾,四是穷人为得到些许经济实惠,五为信仰成本低,六是神职人员传教士人品具有吸引力,这六个方面的一个或两个因素,就会使人产生对天主的崇拜,步入教门,然以第二种原因为多。中国民间社会恰有为天主教传播利用的条件,如家族意识和父家长制,人们的从众心态,佛道早已传播的地狱观念,都是促成教民信仰天主教的社会因素。信徒由于对教义的了解和人生的寄托,宗教生活的习惯,对教会的依附心理,形成深厚的宗教情结,相当执著,以致宁死不改变信仰,对官方禁教采取面革心非态度,甚而接引西洋传教士。由此可知,政治强力的禁教,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改变、消除教徒从教的那些社会因素,才可能消解教民的宗教情怀,而这是清朝政府万难做到的,是以天主教传教活动和民间信教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4.
“擦擦”主要指用凹型模具脱出的小泥佛,常见的浮雕,也有圆雕,即为扣模制作。藏族人称“擦擦”。属供奉神佛的一种圣物,一般与玛尼石、经幡形影不离,常出现在圣山、神湖边、玛尼堆和转经路上等。也常作为佛塔内或佛像腹腔内的填充物,认为这样佛塔佛像就具有神佛的灵气。 脱模泥佛在西藏历史久远,其来历说法不一。有认为是随佛教一起由印度传入西藏,“擦擦”一词是从梵语中来。还有认为是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些观点都有待考证。不管怎样,脱模泥佛的出现无疑是出于弘扬佛教的目的,是佛教文化的产物。但一般多流传民间,人们习惯将此物当作完善自己夙愿的圣物而供给一切认为具有灵气的山神河湖等。如家人有病,老人去世,必须请喇嘛念经。喇嘛根据病人  相似文献   

15.
在藏区,人们对佛教极为虔诚,以至刚刚出生的婴儿也首先要领受佛的恩赐。使婴儿在喃喃的六字真言声中诞生成长。给孩子取名,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通常都要举行仪式。藏族的婴儿出生以后,经过一定时间,父母带着孩子,献上哈达和礼品,请喇嘛活佛或有威望的长者行赐名礼。比如:在甘南,婴儿出生的第七天,父亲就要带上一条黄色的哈达等礼物,去寺院找活佛给婴儿取名。活佛在问过其属相、生辰、性别及其父母的相关情况后进行占卜。父亲得知所取之名后要严格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即便是自家人也不行。直到第二天早晨,父亲在婴儿身旁轻轻连叫三…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是一个有多种民族居住的省份,境内生活的现有人口包括40多个民族。现在所能见到的民族结构的最新统计资料是1991年1月出版的陕西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陕西各民族人口总计为32882403人,其中汉族为32726773人。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脚人)、满族(13595人)、蒙古族(3331人)、壮族(1384人)、藏族(1260人)、朝鲜族(1056人)。汉族居住在陕西各地;回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安康、宝鸡、汉中、商洛、渭南地区;满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地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渭南、榆林、宝鸡地区;藏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汉中地区;壮族和朝鲜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地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治历史学、民族学时常常提到“同化”这个抽象名词。我们经常使用的“同化”概念,就是少数民族的汉化,因为汉族文化高、少数民族文化低,虽然在历史上征服过汉族但终于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这个理论大约是学自《反杜林论》这本书,当然是正确的。 但就我所知道的中国农村来说,恐怕要复杂的多。“同化”也是互相的;汉族文化高于少数民族,也只能说从总体来说如此,具体到某一个项目,也有不少是少数民族高于汉族的。奴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的风尚是否都已被汉族同化,就有很大疑问。如果有人逼着我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起码在破四旧以前,若细心调查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18.
《沧桑》1993,(3)
地处雁门关外的朔州,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勇猛善战的武将。从三国到金代的八九百年间,史书有明文记载的著名将领就有数十人之多,堪称山西之最。朔州历史上没有出过知名的文人,而武将却如此之多,又集中在从三国到宋金这段历史时期,这并非偶然,而是有地理、历史、文化诸多方面原因的。朔州紧位于雁门关、宁武关之北,这两个关口,自古一直是中原汉族政权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也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所以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冲突在这里异常频繁。汉代的匈奴,隋唐时  相似文献   

19.
李岩 《民俗研究》2001,(4):76-79
胶东的民间乐班传承可上溯到四五百年之前,众多乐班的存在与发展与民俗仪式息息相关。婚礼仪式要请乐班,丧礼仪式尤其要请乐班。民间乐班,俗称为“吹鼓班子”,艺人称为“吹鼓手”、“吹手”。婚礼的乐班,多在迎娶当天,由男家雇用,晨起即在门前吹奏,然后随迎亲队伍到女家,用大号“鼓门”,之后在仪式的各个环节伴奏。迎娶回程的路上,凡过村庄,必定奏乐。到男方所在的村庄,轿夫前三(步)后二慢行悠轿,乐班尽全力鼓吹,成为仪式中的音乐高潮,如果获得主家和前来看热闹的人的好评,乐班不但会得到赏钱,还会因此而出名,所以在这等场合,艺人个个尽力,班头也尽力指挥张扬。丧仪中的乐班往往比婚礼的鼓吹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0.
拉萨的八廓街遐迩闻名,这早已成为世人不争的事实。凡是到过西藏、去过拉萨的人,几乎没有不去八廓街就返回故里的。有人说,八廓街风情万种;有人说,八廓街靓丽多韵;窃以为,是说不无道理。八廓街的迷人之处,只有踏上那经过千余年历史风雨的洗礼、被数百万虔诚的灵魂叩拜过的石板路时,才能有深刻的、难以替代的体验。当你依照藏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