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信 《文物世界》2012,(6):32-35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阳原泥河湾旧石器遗址群,武安磁山、易县北福地等新石器遗址,磁县下七垣、唐县北放水等先商遗址,藁城台西、定州方国墓地等商周遗址,易县燕下都、邯郸赵王城等东周都城遗址,秦皇岛金山咀秦代建筑群遗址、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等秦汉遗存.  相似文献   

2.
秦都咸阳几个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4——1975年,在陕西咸阳市窑店公社窑店大队牛羊村发掘了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这是研究秦代历史的重要材料。关于这座宫殿建筑遗址所涉及的秦都咸阳的地理位置、城市布局及其宫殿分布问题,历来争论颇多,分歧很大。本文根据调查、钻探材料,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志丹县发现一处秦代建筑遗址志丹县文管所今年1月初在杏河乡候市村发现一处大型秦代建筑遗址。该遗址位于杏子河北岸的二层台地上,东距秦直道约1公里,西距候市旧粮站10米。东西长400、南北宽120米,平面呈长方形。东城墙残存50米左右,高4至5米,城墙外侧...  相似文献   

4.
《中华遗产》2008,(10):12-12
传说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入关以后,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阿房宫考古队近日发表报告否定了这一说法。根据调查报告显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  相似文献   

5.
对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青铜容器分期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其范围包括郑州市区及其周围附近所辖的新郑、中牟、密县、登封、荣阳、巩义等六个县、市。在郑州市及其周围六个县市内,除郑州市区内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商代二里岗期城垣建筑遗址——“郑州商城”外,在市郊及其周围附近六个县、市内,也发现有商代二里岗期遗址二十余处。因而郑州市是我国目前发现商代二里岗期遗址较多的地区。通过对郑州商城内外二里岗期遗址的大面积发掘和对周围各县、市部分商代二里岗期遗址的发掘与试掘,不仅发掘出许多重要遗迹与墓葬,而且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青铜器等遗物。在出土的青铜器遗物中,除有镬、铲、刀、钺、链等青铜生产工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9,(12)
<正>天井岸汉代礼制建筑遗址位于陕西省三原县西北部的天齐塬上,东南距县城15公里,西北距嵯峨山9.5公里,西距唐崇陵约4.5公里(图一)。该建筑遗址由天井坑遗址和五处夯土台遗址组成,天井坑遗址位于天齐塬西部,五处夯土台遗址呈梅花桩式分布在天齐塬中部,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2015~201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天井坑遗址及其周边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勘探,掌握了天井坑遗址地面  相似文献   

7.
邢台南小汪周代遗址西周遗存的发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正> 南小汪遗址位于邢台市市区西北部。这是一处范围很大的周代遗址,经初步调查,大致在今京广铁路以西,小黄河以北,达活泉以南,因南小汪村位于遗址北部而得名(图一)。 南小汪遗址南与曹演庄、南大郭等殷商遗址相连,西北与南大汪战国墓区相望。五十年代调查试掘的西关外西周遗址,实际上即是南小汪遗址的一部分。近年来,邢台市市政建设发展迅速,南小汪遗址绝大部分已被建筑所压。在施工过程中,时有周代遗物出土,如在郭守敬大街左右两侧的市一中附近、中华路宿舍区、团结路南侧等地,均曾发现大量的周代陶器鬲、盆、豆、罐等,有的地方还发现马坑和小型墓葬等。这些都表明南小汪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埋藏丰富的周代遗址。  相似文献   

8.
据考古发现,周代宗庙整体坐北向南,院落内建筑呈“品”字形分布,其中主体建筑多为前朝后寝的“凹”字形,院落南墙正中有门塾,东、西墙或留侧门。西汉至新莽时期,宗庙整体平面为四向“回”字形,院落围墙四面各辟一门,中心建筑为四堂八个共一太室,其四面各开三门,有强烈的四时、五行色彩。从宗庙乐舞、月游衣冠礼制看,西汉诸帝庙形制基本相同,且袭自秦代。秦二世元年的宗庙改革是周至汉代宗庙形制转变的节点,礼县四角坪遗址反映了秦代祠庙类礼制建筑的结构布局。秦始皇所建极庙本为明堂,二世元年将其性质改为始皇庙,其形制又被汉庙继承,遂使秦代西汉宗庙具有一种“明堂式”风格。极庙的设计当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蓝本,后者吸收、整合了战国时列国的月令明堂思想。  相似文献   

9.
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物》1978,(7)
石峡遗址位于曲江县城西南二点五公里"马坝人"洞穴遗址所在的狮头与狮尾两山之间的峡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遗址为中间隆起,东西倾斜的小山岗,现已辟为梯田。马坝地处粤北丘陵地带,遗址十里内外,群山环抱,中间是一片低平的农田。马坝河由东向西流经遗址北面,在西面的白土圩注入北江。马坝河两岸及其附近分布着许多洞穴遗址和山岗遗址(图一)。  相似文献   

10.
温州史前文化初探徐定水(一)温州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敖江沿岸及其支流附近,大都依山旁水;在瑞安北龙和洞头等岛屿上,也有发现。总数已达百余处。以乐清白石杨柳滩、瑞安北龙大坪和泰顺百丈下湖墩、文成珊溪鲤鱼山等遗址的年代为较早。1、白石杨...  相似文献   

11.
12.
王秀玲 《收藏家》2011,(12):71-73
从定陵出土织物看,所用材料有蚕丝线、金银线、孔雀羽线,其中以蚕丝线为主,金银线和孔雀羽线主要是装饰用线。据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的专家①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出土织物中有生丝和熟丝,质量非常好,丝胶透明光亮。  相似文献   

13.
为对秦始皇陵出土的彩绘铜车马采取非接触且科学可靠的方法开展研究,选择使用高光谱成像技术,以非接触方式无损地获取文物表面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实现对于文物表面彩绘纹样的发现与复原工作。针对秦始皇帝陵出土的二号青铜车马彩绘纹样的受损情况,提出了结合高光谱成像技术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数字复原方法。主要是利用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图谱合一”的优势:一方面利用其在近红外区域的高光谱成像结果检测并复原出彩绘纹样难以识别的图案边缘信息;另一方面利用高光谱数据中的光谱信息,将铜车马彩绘纹样上未知矿物颜料的光谱同实验建立的矿物颜料标准光谱库进行拟合,识别出铜车马上彩绘所采用的颜料种类(雄黄1、石青5、石绿1、黄丹、铅白等),从而获得色彩信息。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铜车马彩绘纹样的数字复原图像,并为今后对于铜车马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严辉  张鸿亮  卢青峰  宋云涛  刘俊卿 《文物》2011,(9):4-31,1,97
洛阳孟津朱仓东汉帝陵陵园位于邙山东汉陵区帝陵区和陪葬墓群的交会地带。此次发掘的M722、M707均为"甲"字形明券大墓,墓冢封土规模庞大,周围有大范围的建筑遗存,出土器物有陶器、铁器、铜器、瓷器、玉器、石器、银器等,可分为建筑材料、生活用具、装饰品、生产工具、兵器等,器物组合、形制均与东汉墓葬、城址出土的器物有所不同。通过考古学对比并结合文献记载,推测M722、M707为东汉帝陵。  相似文献   

15.
秦都咸阳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讨论秦都咸阳的辖域及城市功能区域分布等问题。以往人们受《三辅黄图》记载的影响 ,认为秦都咸阳与内史的辖域是重叠的。本文运用文献及出土陶文资料 ,力求说明秦都咸阳的辖域仅限于大约一个县的范围 ,骊山一带也在秦都咸阳的辖域之外 ;2 0世纪 5 0年代末发现的秦咸阳一号建筑遗址 ,长期以来被看作是秦咸阳宫的一部分 ,或者被看作是冀阙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该遗址遗存迹象的分析并结合对咸阳原上下地形地貌的观察 ,提出头道原是官署区 ,二道原是宫殿区 ,渭北岸坡是平民居住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澳门萧春源珍秦斋藏秦有铭青铜器有簋、鼎、盘、盉、(?)、壶、权及多件兵器。其铭文涉及秦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极为重要。本文选取其中10件铜器铭文进行考释,认为:十四年口平匽氏戟作于秦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前311年),器主即四川青川县出土木牍所见的“内史匽”,时任上郡守;二十一年相邦冉戈作于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三十年诏事戈时代有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及始皇三十年(前217年)两种可能性,而以前者的可能性为大;三十二年相邦冉戈作于昭襄王三十二年(前275年),该戈内上套一件鸟柲冒(帽),应是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赵国器物,秦人缴获后继续使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藏同铭乌柲冒原称鸠杖首,不确;元年上郡假守暨戈作于庄襄王元年(前249年),暨即与白起同时之秦名将王龁;口年相邦吕不韦戈作于秦王政元年至六年间;三件“少府”弋铭文, 则讨论秦宫庭机构少府的职能;咸阳壶铭文讨论了秦的度量衡制度、器物命名及编号习惯。  相似文献   

17.
李永强 《收藏家》2009,(1):14-16
龙泉窑是我国制瓷历史较长的窑系之一,其制瓷工艺在各大名窑中独树一帜,堪称青瓷史上的颠峰。传统观点认为,龙泉窑在宋元时期达到鼎盛,入明后逐渐衰落。但零星的文献记载显示,龙泉在明初曾设立过官窑,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铜矿料来源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秦代的物质文化、青铜器冶铸工艺、装饰工艺以及铜矿来源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部分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基体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与甘肃东部及关中西部出土的部分早期秦文化铜器、国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周原李家铸铜作坊出土的部分铜器、山西中条山、江西瑞昌、江西铜岭、安徽铜陵以及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以及秦岭山区的部分现代铜矿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秦始皇帝陵园出土的青铜水禽使用了相同的矿料,且与绝大多数早期秦文化铜器所使用的矿料基本相同,但与国墓地以及李家铸铜作坊出土西周铜器的矿料明显有别。秦人使用的铜矿与秦岭山区现代铜矿较为接近,表明秦人的铜矿来源可能与秦岭山区有关。  相似文献   

19.
秦内史置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秦县的研究,恩师史念海曾在上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秦县考》。从此后很少有人问津,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史料缺乏,随着近些年关于秦县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才使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仅就秦在内史地区的置县加以研究,作为对先生文章的补充。并以此文作为对先生辞世三周年的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20.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以来,对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进行了四次调查与发掘,基本明确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街道区、土司墓葬区等。出土遗物有建筑材料和青花瓷等。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老司城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