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党组织     
小火轮抵达武汉,别人到了码头,很快就下船,而我呢?下了船不知往何地去,本想去哥哥谢敬止处,但不清楚他是什么学校和地点。去陈庭芬那里,就亲戚说是可以去的,但他父亲、三叔、三婶和叔伯弟弟均被我们镇压了,他的妻子、叔伯哥哥、嫂子又被敌人杀害,事关七条人命,如此复杂怎敢贸然前往呢?武志靖那里平时关系不错,他是小学校长,好隐蔽,武本人是可以接受的,而他妻子是否同意呢?因为一株连就是身家性命问题。考虑再三,决定到武昌先找岳鹏云先生。岳那时是在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我初次到门房打听,开始说没有此人,继而又说,他回…  相似文献   

2.
常默 《文史月刊》2007,(6):59-61
五、召唤人才68在大海的旅行中,我们能感到水手的重要。在文史工作的劳作中,我们能发现人才的作用。试想,若没有熟悉海洋、没有驭船技术的船工水手,渡船怎能弹压一场波涛,鼓帆猛进?若没有必备的历史知识、没有较好的写作才能,我们怎能抓住史实、辨识真伪、搞到史料?人才,适应工作、建树成就的人才,就成了今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从里耶秦简透露的信息可知,秦代迁陵县公船主要用于日常公务出行、民事运输、军事运输等三个方面。迁陵县内与公船相关的职事之人有津渡船人、津吏、船官、县司空、县丞等。其中,津渡船人为官府雇用、驾驶公船在渡口工作,津吏管理渡口公船之事务,船官总揽一县公船、具体执行县内船务,县司空指导船官工作、是其直接上级,县丞负责审批县内公船的借出。迁陵县对公船的制造与管理既有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又不乏灵活性的变通,这鲜明地反映了秦代县级政府日常运作的一个面相。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年轻人,不晓得什么叫 "血统论",是这样一种理论: 你的父系或母系上溯十八代有 "问题",你也就有了"问题", 你这一辈子就参不得军,入不 得党,入不得团,当民兵都没 有资格。根据这个理论,那时 候大学招生都凭推荐,要保证 上大学的都是革命良种,没有 考试一说。哪个是革命良种?  相似文献   

5.
5月上甸,马拉帕斯卡岛(Malapascua)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Flesta,类似于中国的农历新年。螃蟹船为孩子们运送来玩具和气球,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岛上。码头边、村庄里摆开热闹的集市,少女打扮得鲜花一样耀眼。一日三餐都是团圆饭,入夜,人们在教堂聚集,嘉年华在等着他们。  相似文献   

6.
杨潇的文笔很有镜头感。要是关于“没有仇恨”的话题能得到深入探讨就更好了。回头我们一起去开封菜吃个饭吧,后来我又带老爷子去了一趟开封菜,为的就是要向他证明开封菜确实有饭卖的。结果,人家说出清了……老爷子说,也许开封菜就从来没做过饭,一切都是个trick(骗局)。  相似文献   

7.
在旧社会的许多行当中,可能码头上的江湖气、行帮色彩是最浓厚的了.武汉老码头不仅帮派林立,而且帮内有帮,派内有派,门户森严,错综复杂.这既与这个行当处于社会下层地位相关,也与其本身的形成、结构、演变及其生存的复杂背景相关. 地域性帮口 汉口开埠前,码头工人大都是本地人,码头上没有明显地域性帮口,但是来往于武汉运输货物的外省民船、客商还是习惯用自己的同乡在码头搬运货物.如汉口的宝庆码头,自嘉庆初年就有湖南宝庆人在此替本省客商搬运货物,宝庆码头也因此而得名;汉口的大王庙码头,也是自道光年间就有江西人从事搬运业务.  相似文献   

8.
晋南访古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1年11月3日下午三时二十分由太原乘车去侯马。一上车,马上就想起约在三十年前,曾由太原去运城,那时同蒲路刚刚通车到介休。路是窄轨,车廂就是拿些木板钉起来的,没有玻璃窗,就在木板上锯开一块长方孔,旁边有一块板子,可以推上拉开。车子走得极慢,坐急了可以象坐大车一样,从车上跳下来,跟着火车走一段,再坐上。沿路的站台都没有修,车子快到一个所谓"站"的时候,远远地叫几声,就看见从附近村子里跑来一两个人,拿着一个小箱子,跑到车停下的地方收票、卖票。车子要开了,连个哨子也没有,最后一节车子那里,有个人打着绿旗子,大声叫着:  相似文献   

9.
走进曼荼罗     
1983年金秋8月的一天,我们一行3人自泽当镇乘车于早上9时到达扎其渡口。浩浩雅鲁藏布江面上除了飞翔着几只水鸟外,不见一条渡船。不知是我们来的太早还是船老大来得太晚,我们只有耐着性子苦等,无奈地看着时光和江水一同流逝。2个小时过去之后,才从对岸驶过来一艘小型机动渡船,当期待将变为现实时,我们的心也顿时和江水一样激动起来。中午12时零9分,终于开船了,因江流湍急,渡船斜逆江而行,大约一公里半宽的江面(盛水期),船行了足足四五公里的路程,船在江面上划出了一道大弧型航道。  相似文献   

10.
是海风带出千年已逝的记忆才要惊醒陈旧的睡梦老船漂到哪里去了死去的水手在今夜苏醒帆起帆落一海的星光明亮暗夜诡谲的渔人都流了泪千年的喜悦是挂在颈上的化石鱼此刻晨钟响起我小心又热烈地站立海上哭泣……8年前读大学时写下了这首诗。奇怪的是那时我是没有见过海的。只是越不具体的  相似文献   

11.
鞠庆 《旅游》2002,(3):13-15
写在最前面的简历: 有一句话叫做事先做人,那么让我来个 事先说人。在要把事情说清楚以前,先说说 自己── 我,鞠庆,女,33岁,医生。 上面了个字就把自己描述得差不多了。 但是如果把自己展开来说──一对了, 我还喜欢行走和写字。 做医生是我和社会交流的一种方式。 写作是和自己交流的一种方式。 而行走,是和自然以及人文的一种交流方式。 10年前听过一句话叫“心在荒村听雨,人在名利行走”。那时就喜欢到处跑,于是被这句话感动得乐颠颠的。10年一瞬,没有磨出一把剑,但人不再那么极端了──不一定要去荒村才可以听雨,随便一个尘世的角度都可以听到绝佳的天籁;也不那么急切的要去名利中行走,但属于我的一定要去拥有。  相似文献   

12.
帝都滋味     
友人来京想吃土产,我大多推荐豆汁。可惜当代网络发达,稍作功课的都知道,再糙的汉子喝一口豆汁就得喷,故而任我费尽口舌,行销也往往不能。偶有不怕死的要尝,待那一碗青灰摆在面前,怎么看都像液态的王致和臭豆腐。闻一下不干哕者甚少,胆大点的稍稍抿上一口也就败退了,极少数奇人尝过见喜,还要再上一碗,那就欢若平生,可以深谈些细密事了...  相似文献   

13.
每到清明节的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溱潼家家户户的老百姓就出门了,他们去参加“会船”。会船是以撑篙为主,每只船上一个家族几十口人。想象一下,一家人撑着船,神情肃穆,衣着朴素,在溱湖上快速地划着。之后,湖面上的船越来越多,大家越划越快,争抢第一。这几乎像是船的大会,顾名“会船”。会船有点像赛龙舟,但绝对不是那回事。龙舟比赛看谁划得快,会船也是同样。但不同的是,之所以比赛谁划得快,是为了去上坟。张家儿子多,船划得快,就能多上几座坟。这是他们最得意的事了,展示他们家的人丁兴旺。  相似文献   

14.
贾沧斌 《旅游》2012,(2):48-53
千百年来,一条由北向南滔滔流淌的义乌江,在佛堂古镇的老市基口转了一个弯,又自东向西而去。于是在老市基口的左右两边,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港口码头。从港口码头顺水而下到兰溪,可以逆衢江而上,直达赣东的婺源、玉山、广丰等县;到建德,可以逆新安江而上直达皖南的歙县、屯溪、休宁等县;再顺富春江而下,还可以经杭州转入大运河,直通苏州、扬州等等沿岸各地。  相似文献   

15.
诗意地栖居     
“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了什么。”哲人在淡淡地微笑着。于是,有了负重一生的小蝜蝂,也有了逍遥一世的沙鸥。在二战集中营里,一个叫玛莎的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要节省我没有钱可以节省/我要节省力量和勇气/使它们可以支持我很长时间/我要节省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的精神的火/我还需要它们很长时间/在这风暴肆虐的日子里/这些上帝的礼物我将很快死去,一旦我失去了它们。每当我想起这首诗,鼻子总忍不往发酸。当潘多拉打开罪恶的盒子,一切灾难向人类袭来时,一个朝不保夕的脆弱的小女孩,她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活的希望。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人生的确不可能是一条坦途。悲伤与灾难的黑乌鸦时时在你头上盘旋,绝望的死水常常挡住你的去路,是躺下来哀叹命运的不公,还是选择摆渡自己的渡船?史铁生折了一只“写作”的渡船,霍金打造了一条思考的渡船,——他  相似文献   

16.
沿黄浦江驶向上海,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神气十足的平底帆船,船首两侧画着眼睛,意思是让船“看路”。除此而外,没什么迹象显示我们已身在东方。但尚未靠近码头,中国就闯进视野,同时,一股臭味飘进鼻孔。  相似文献   

17.
《旅游》1999,(8)
大连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东临黄海,西临渤海,南临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以清洁美丽而闻名全国。因为它地处温带,气候宜人,所以又是有名的避暑胜地。在大连,不仅可以游著名的老虎滩公园、星海公园,还可以在校友会棰岛上观海听涛,在优美的海演浴场畅游,在广场上与鸽了一同漫步,乘坐电影里才能看见的有轨电车。罢慧济寺沿林间石阶到法雨寺,再经磐陀石和观音洞步行到码头乘渡船离开普陀山约半个小时就可抵达舟山岛沈家门了。这里号称”十里渔港”有舟山最大的水产市场无论干货还是鲜活水产都很便宜。游览归来需尽快买…  相似文献   

18.
黄艳梅  穆林 《旅游》2008,(5):13
我去过几次绍兴,今年春节又去了一次.印象中绍兴最美的时候是在黄昏。从旅游景点乘车回来,总是能见到小河,河上总有满载了酒坛的小船缓缓驶过,石灰封了坛口的酒缸.一层层叠得老高,船仿佛就笼罩在酒香里。  相似文献   

19.
筲箕湾里的老船○王晋军百多年前,当香港还是个渔村的时候,筲箕湾就是其中最具历史的一个“码头”,或称“港口”。那时,此地与另一个叫“香港仔”的地方齐名,是港岛开埠前最大的渔港,船舟逾百,人口过千。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一位老阿伯对我深情地说起了“...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学的热爱,我从小学起就开始了剪报和抄报。那时,报纸副刊的文章、知识台历上的纸片,甚至生活常识都是我收集的对象。我抄得最多的是作家、名人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世界地理和历史知识等,生怕以后会用到。那时,因为找不到更多的报纸,就学会了抄报,名人名言、歇后语、世界之最这一类的东西我抄了几大笔记本。抄报、剪报既可以打发闲暇时光,又可以从中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一开始,我就爱上了剪报、抄报。我的抄报、剪报本常常被同学们借去传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