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2005,(5):39-39,43
<正>著名明清史专家、版本目录学家和藏书家谢国桢,1901年5月28日生于河南安阳,1982年9月4日卒于北京。谢国桢先生生前与黑龙江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在“九一八”东北沦陷前,他曾几次来黑龙江,对黑龙江乃至东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山川风物、人文历史,乃至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谢先生在《清初东北流人考·引论》中曾对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大城市特别是哈尔滨有过这样的记述:  相似文献   

2.
关于谢国桢先生的籍贯李健武谢国桢(1901-1982),字刚主,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版本目录学家。生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关于其籍贯,史学界都熟知,他是河南安阳人;谢老在自己的藏书题跋(...  相似文献   

3.
本刊一九八三年第三期选载朱文钧先生遗著《欧斋石墨题跋》一书中的一部分,这里继续刊出另一部分题跋,以飨读者。谢国桢先生生前为此书所作的小识,一并发表在本文之后。  相似文献   

4.
1986年8月1日至6日,在郑州召开了历史教学报刊编辑工作第三届年会。出席会议的有《历史教学》、《中学历史》、《历史教学问题》、《历史知识》、《历史学习》、《中外历史》(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中学生学习报》、《史学月刊》等编辑部及北京人民  相似文献   

5.
前言葛伯赞(1898-1968年),湖南省桃源县翦家岗人,维吾尔族。13岁到湖南常德求学,翌年在父亲督促下通读《资治通鉴》。1916年先后进入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及武昌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经济,年半后返国。1926年春在京参加了李大钊(1889-1927年)领导的反段棋瑞(1865-1936年)政府行动。1928年春积极参予当时的社会史论战。七七事变后,在湖南长沙主编《中苏半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1940年2月赴重庆任"中苏文化协会总会"理事兼《中苏文化》杂志副主编,同时为冯玉祥(1882-1948年)讲中国通史;又埋首研古史、…  相似文献   

6.
谢国桢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文献学家。他对方志的认识是志书与史书相辅而行。在他看来,方志学的流派可以分为"史法"派和"史实"派;方志学的发展可以分为雏形期、形成期、繁盛期三个阶段。谢国桢对方志的认识决定了他在历史研究中重视对方志的运用,在南明史、清初史、社会经济史、农民战争史研究方面皆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获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古雪夫探讨芭蕾舞剧———我为总理当临时俄语翻译□朱立人[一]我曾为周总理作过3次临时口头俄语翻译。第一次是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古典芭蕾名剧《无益的谨慎》,周总理曾抽空来学校观看彩排,接见该剧编导、苏联专家查普林。第二次是1958年舞蹈学...  相似文献   

9.
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史志学家谢国桢,字刚主,别署罗墅湾人。原籍江苏常州,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卒于1982年。于1925年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就学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清华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10.
下面 ,我们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志编纂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作一简要介绍。北京市 :1 95 8年 ,北京市委决定纂修《北京志》 ,并对北京史料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整理 ,完成初稿 40部 ,如《北京鱼类志》、《北京党史》、《北京工业史料》、《北京果树志》、《北京史》、《北京鸟类志》、《北京气候志》、《北京动物志》等。《北京植物志》正式出版( 1 95 8年 8月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在广泛调查、采集的基础上 ,完成了本书初稿的编写。后来 ,由于北京市区扩大 ,该系师生 1 0 0多人又进行了大规模的野外工作 ,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和资料 ,并在…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自 1 948年 6月 1 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正式创刊后 ,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关于《人民日报》的筹办经过 ,有不少专家曾撰文论及。其中一个不争的史实是 ,它由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因此 ,二者均可称为今天《人民日报》的前身。“树有根 ,水有源” ,如果我们再刨根问底 :“前身”又是从何“脱胎”而来 ?寻找答案无疑是有意义的。由于这两种报纸先后创刊于 1 940年 1 1月7日和 1 946年 5月 1 5日 ,前者的来历就更值得探究一番。近日 ,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态度 ,…  相似文献   

12.
厉华 《世界历史》2005,(6):136-137
刘思慕先生生于1904年,1985年在北京与世长辞。他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先后出任香港《华商报》、《文汇报》、上海《新闻日报》、《解放日报》、中国新闻学院、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职务。1979年至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在他去世20年之际,我们仅以此文来寄托对过世者的哀思,同时借以鞭策、鼓励后学。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教授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为国际知名的东亚考古学家。有关他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的访谈请参见《哈佛看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年,201~222页)、《南方文物》(2011年2期,66~73页)《考古与文物》(2012年1期,108~112页)、《上海书评》《[东方早报》副刊(2010年7月18日,1~2版)。2012年春,他应邀来北京大学讲学,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金石学、考古类型学和美术史,在北京的考古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同年6月,罗泰前往西安为中美国际田野学校的学生授课,借此机会张良仁对他做了访谈。访谈从他在北大的讲学展开,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2013年6月,罗泰教授再次来到西安为中美国际田野学校的学生授课,在百忙中对本文做了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刘德有 《百年潮》2011,(3):12-19
我最早参与对日工作是1951年春,在我的家乡——大连。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大连就成立了人民政府,并创办了人民政府留用日本技术人员子弟学校——大连日侨学校,我被派到这所学校教中文。这便是我从事对日工作的开始。 1952年12月,我被调到北京,参与了面向日本的综合性杂志《人民中国》的创办,从此开始了我长达12年的笔译和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5.
1941年,我在长沙东乡鹿芝岭斐光高小读书,那时,日军已占领湘北,依据新墙河与国民党军对峙,形势危急。学校中有位女老师叫魏振立,中等身材,着装朴素,为人热情真诚,在师生中威信很高。她教我们唱《松花江上》、《歌八百壮士》、《长城谣》、《上起刺刀来》、《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极受欢迎。农村学校设备简陋,只有一架小风琴,她把歌词抄在黑板上,先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边弹风琴边教唱。她的嗓音清亮高亢,唱得严肃深沉,把爱国和对敌仇恨的激情点点滴滴地灌注在歌声中,给我们以强烈感染。我想,我这一生的爱国情结大约就是从这里启蒙的。  相似文献   

16.
1941年,我在长沙东乡鹿芝岭斐光高小读书,那时,日军已占领湘北,依据新墙河与国民党军对峙,形势危急。学校中有位女老师叫魏振立,中等身材,着装朴素,为人热情真诚,在师生中威信很高。她教我们唱《松花江上》、《歌八百壮士》、《长城谣》、《上起刺刀来》、《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极受欢迎。农村学校设备简陋,只有一架小风琴,她把歌词抄在黑板上,先向学生讲解清楚,然后边弹风琴边教唱。她的嗓音清亮高亢,唱得严肃深沉,把爱国和对敌仇恨的激情点点滴滴地灌注在歌声中,给我们以强烈感染。我想,我这一生的爱国情结大约就是从这里启蒙的。  相似文献   

17.
<正>《法政学刊》~[1]是中国大学办刊史上被遗忘的一笔。它由哈尔滨法政大学创办于1925年,终刊于1937年,在我国法学界的相关著述中,并未见到对《法政学刊》的记载与研究。它之前有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的学报《法政学报》(1918)、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学报《法学季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拉萨市第一小学四年级的索朗央姿来说,每周六的时光是值得憧憬的,她又可以见到另外一批同学。周末里,她和来自拉萨市实验小学、城关区海城小学和拉萨市师范附小等学校的小朋友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唱响快乐的集体——古筝班。索朗央姿学古筝半年多了,她已经学会弹《上学歌》《茉莉花》《北京的金山上》等曲子,和班里其他小朋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志》2013,(8):F0004-F0004
2013年8月1日,由上海新影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国地方志》期刊网站升级改造验收会在北京举行。与会领导和专家对网站的前台设计、在线投稿系统、技术架构、功能开发等进行了逐项验收。  相似文献   

20.
我与史学     
我与史学结缘已有 40多年的历史了 ,我走进史学的大门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志趣 ,而是由组织决定的。解放初 ,我的思想和精神状态是 ,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先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 ,以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俄语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 ,1 954年进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学习世界史。 1 959年回国后 ,我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 ,曾任历史研究所世界史组副组长 ,参与筹建世界历史研究所。 1 964年 ,世界历史所成立 ,我担任学术秘书。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主持筹办《世界历史》杂志。 1 980年至 1 99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