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山茶》2010,(10):58-85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巡狩天下,亲自登临嵩山,将太室山更名为“嵩高”,立为“中岳”。2010年8月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正式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的古老圣山,嵩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被奉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前后相隔两千余年,历史在嵩山完成了一个轮回。何谓“天地之中”?申遗的成功给嵩山带来的是机遇?还是压力?  相似文献   

2.
特别报道     
莫高窟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艺术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这里保存着中国上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中的代表窟群。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砾石层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  相似文献   

3.
法王寺曾被誉为“嵩山第一胜地”,如今,法王寺塔被建筑史学家们看作砖砌密檐式塔的杰出代表。法王寺塔群的魅力何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考古发掘又能揭开法王寺塔的几多秘密 在被誉为“文物之乡”的登封市,堪称全国之“最”的文物古迹不在少数。与现有的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相比,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法王寺塔群原本并不出众。今年3月至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法王寺塔群1、2号塔地宫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随着2号塔地宫的打开,1号塔地宫愈发成了一个诱人的谜。 胜地不再名塔犹存 在登封市北7公里的的嵩山南麓玉柱峰下,…  相似文献   

4.
正汉嵩山三阙铭嵩山三阙系汉太室石阙、少室石阙和开母石阙的合称。此册嵩山三阙铭乃清人吴广霈旧藏本,签题"汉开母庙三阙刻石全文精拓本",署名"剑叟珍藏"。此册高53、宽35厘米,乃藏者以原拓粘于乾隆高丽纸上毛装而成。开本阔大,墨色黝古,朱印斑斓,题跋累累,展卷即觉古气袭人。卷端有吴氏自跋云:"此拓以余旧藏刘燕庭先生卷子本细校之,虽觉神采稍减,而以视别得沈均初家藏旧拓及姚伯  相似文献   

5.
关于探索夏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天,我们在“有夏之居”的嵩山脚下探讨夏文化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探索夏文化问题,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如夏鼐所长所说的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它,就是研究中国国家起源问题。国家这个阶级压迫的工具在中国究竟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这是中国国家的历史,这是中国城乡开始分化的历史,因之,它是中国古史上一个重要课题;探索它,就是要确定夏代物质文化遗存,填补中国考古学上一个重要缺环。  相似文献   

6.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西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开战的古战场。  相似文献   

7.
请到中岳嵩山来文/魏治功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25亿年前,当中华故土还沉睡在茫茫无际的大海时,地壳一阵剧烈的“阵痛”,从大海中托起了巍巍嵩山。华夏始祖伏羲氏、黄帝以及尧、舜、禹等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创造历史的履痕和美丽的传说。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合称为中国的“五岳”。中岳庙即是中岳嵩山的山庙。中岳庙位于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西距登封县城四公里。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冈。山峦环拱,翠柏掩映,黄瓦红墙,建筑巍峨。它是五岳之中保存较完好的一所庙宇,也是我省最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见封底)。  相似文献   

9.
古云梦觅踪──石泉、蔡述明著《古云梦研究》评介鲁墨“云梦”之名,最初见于战国诸子书中,古“云梦”究竟是单纯的湖泽、还是包罗更广?它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面积究竟有多大?历史上是否存在过象目前最流行的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跨江南北”、囊括江汉平原和洞庭湖...  相似文献   

10.
“详今略古”是编纂新方志的原则之一。在修志工作中,对这条原则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作法。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志,有的同志甚至持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古代部分不应略写而要详记。笔者认为我们新疆修志中的“详今略古”问题,需  相似文献   

11.
黄德宽 《史学集刊》2003,(2):102-104
隶定古文始于汉代。伪孔安国《尚书序》对隶定古文的起因有明确记述。《序》曰:“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序录·注解传述人》所记大体本此,并指出壁中所得之书有《礼》、《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博士孔安国以校伏生所诵,为隶古写之。”陆氏又于卷三之《尚书音义》上注曰:“隶古,谓用隶书写古文。”这些记载基本反映了“隶定古文”这个概念的由来。楷书通行之后,以楷书转写古文也称为“隶定”,所以一般学者所称的“隶定古文”实际上即指用隶书或楷书笔法转写的古文。“隶定古文”虽然是始于用隶书写定的孔壁先秦古文典籍,但是真正的孔氏隶古定体经书我们已无缘见到。传世的隶定古文情况相当复杂,有的是后人据传抄古文而隶定,有的是由隶古定本辗转流传而来,有的则是来自对新发现的古文资料的隶定(如汲冢古书),也有的是取自后人所仿写的古文的资料。历代字书、韵  相似文献   

12.
慢节奏旅游最大的秘诀在于不要太在意时间。只要你健健康康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享受着生命的乐趣,在你的词典里,就不会有什么“迷路”、“晚点”之类的词汇,有的只是——“逍遥”。  相似文献   

13.
嵩山位于今天的河南郑州登封境内,其地理位置处于古代中国的“中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嵩山地区位居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在中华文明发轫、形成过程中,一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核心地区。周公旦在此“测土深,正日影”,确立了以此地为“天地之中”的宇宙观,从而巩固了嵩山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连接1和2的 弧线,跨越了 十三个世纪 当人类的祖先有意识地开始了对路的探索那一天起,也就开始了对桥的探索。垫石过河,攀藤过涧,这“石和“藤”便是最原始的桥。我们中华民族的建桥历史亦和世界上其它优秀民族一样,悠久而辉煌。 “石杠谓之”,“倚者,步桥也,即聚石水中,以备步涉者”,这是古代文献《尔雅释宫》中关于桥的最早记载几千年来,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桥,高悬低卧,千姿百态,有的雄跨山涧,有的飘逸水乡。每一座都凝聚着一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艰辛。被誉为于古奇迹的赵州桥,至今仍雄跨在匝沂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拱上叠加小拱的…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春  泰志军 《旅游》2004,(9):64-72
伟大的德国思想家歌德曾说过“巴黎是我的中学,罗马是我的大学,谁看见过罗马,就看见过了世界!”这话一点不假!只有亲临过罗马的人,才会有这种切身感受。罗马,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城市,如今已不是奥古斯都大帝留下来的“大理石城”,也不是教皇统治鼎盛时代的以豪华教堂为主要建筑的城市,而是一座现代化的古城。世界上没有第二座城市像它一样,能让历史留下的痕迹如此和谐地交融到一起。走进古罗马,你发现你走进了一座迷宫,那里有无以数计的宝藏,闪烁着光芒。每一颗珠宝都是一本宝贵的历史教科书,无数珠宝将会使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走进去,那里有古罗马最璀灿的珠宝在等着你采掘!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到海边是为搜寻美景,作短暂的休憩;有的人,与海为伴是为了保家卫国;有的人,潜入深海是为挑战极限;有的人,则天生与海为伴,临海而居,他们就是海岛居民,一个生长在大海中央的“部落”。在福建长达3324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654平方公里的海岛,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部落”有1202个。我们是一群对这一“部落”好奇的人,沿着福建千回百转的海岸线,由北向南搜寻,在无数大小各异的海上陆地中遴选、驻足,将我们最真实、最丰富的感受一一呈现。  相似文献   

18.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公里的嵩山南麓,因其地处嵩山之阳,故名“嵩阳书院”。10月下旬,我们一行30人,在当地政协黄女士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嵩阳书院。站在嵩阳书院大门前的平台上,南可俯瞰登封市全景,北可望嵩岳太室山诸峰,真乃清幽静逸,不愧是读书的好地方。嵩阳书院保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的“三晋”布币中,有一种最常见的方足平阳布,不仅在当时“三晋”的主要地域今山西省境内大量出土,就是在原“三晋”范围以外亦时有出土,只是数量和山西相比较少。现就山西省为例,略谈有关方足平阳布的一些问题。自从1950年雁北文物勘查团在山西山阴县故驿村古城址发现布币以来,直至1982年,全省约有28个市、县共30余处出土各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出土文献中的《易》类相关材料,对宋代的恢复“古《易》”运动及宋人编定的“古《易》”文本作了新的审视与评估,认为宋人离析经传的基本思路大体无误,但由于缺乏真实的“古本”材料,宋人所恢复的“古《易》”的文本形态上限止于经传十二篇;同时,各家在十二篇的具体分篇、篇次和篇题上存在不少分歧意见,我们通过参考史传记载、出土简帛及汉石经等,结合书写载体的变迁情况,发现吕大防、吕祖谦二氏编定的“古《易》”文本最接近汉代“《易经》十二篇”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