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横》2020,(3):54-59
《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京韵十足,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歌中所唱的大碗茶,两分钱一碗,再廉价不过。但是,正是靠着这“廉价”的大碗茶起家,尹盛喜创建了“老舍茶馆”,并从此把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儿、北京味儿传播到海内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客嘉宾。  相似文献   

2.
孙展 《旅游》2003,(5):32-33
曾几何时,游长城,看故宫,逛胡同,听京剧几乎成了北京做入境游旅行社的“招牌菜”,而老舍茶馆因其地理位置好,场面大,显得人气颇高。然而目前的老舍茶馆却让人感到,作为“京派文化”象征之一的它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  相似文献   

3.
天姥茶韵     
2005年春夏之交,世人瞩目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和平之旅”造访北京,他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一行,参观完故宫,用过晚宴后,8时许来到位于前门西大街的老舍茶馆,参加茶馆举行的“品大佛龙井,赏传统曲艺”活动,连战和夫人刚落座,服务员就来到连战先生身边,向连战介绍了茶宴头道茶是来自浙江新昌的“大佛龙井”茶,连战先生和夫人一边在袅袅的茶烟里细细品味,一边聆听悠悠的京韵乐典,陶然其中。晚会结束后,连战先生欣然题词:“振兴茶文化,祥和两岸情”。对“大佛龙井”茶的钟爱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4.
杜青洋 《风景名胜》2021,(4):0348-0348
本文以老舍剧作《茶馆》为文本,以茶馆这一清末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为切入点,研究文中所述从清末民初、军阀混战、至建国前夕三个年代近五十年北京公共空间及生活的变迁,探索茶馆中的“老北京”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5.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有不少妙趣横生的回文诗、回文联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茶社一般都注重请名家题诗词联名句于茶具之上,“杯随字贵,字随杯传”,玩味无穷。如“清心明目”四字,随意破读,皆可成句,意皆不变。最常见的还有“可以清心也”等连环妙句。“可以清心也”也...  相似文献   

6.
诗家“粤东三子”之一的张维屏,晚年于芳村大通寺旁建听松园,撰联自况生平。联云:“为词客、为宰官、为老渔,卅载风尘,阅几多人海波涛,才得小园成退步;爱诗书、爱花木、爱丝竹,四围溪水,喜就近佛门烟雨,  相似文献   

7.
老舍与《茶馆》〔摘录〕──纪念老舍诞辰95周年赵起扬【编者按】:为纪念老舍诞辰95周年,本刊特从赵起扬的“征求意见稿”中摘成此文。因未及与作者商酌,其正副标题均为编者改加。那是1957年春天,老舍先生把他新创作的一部歌颂新宪法的四幕六场话剧交给北京人...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的茶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也被称作“茶肆”、“茶室”、“茶坊”、“茶铺”、“茶棚”、“茶社”、“茶居”、“茶座”等等,在中国特别兴旺。茶馆在中国的开设,是饮茶日益普及的唐、宋时代以后之事。到了清末民初,茶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单元,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茶馆》     
《神州》2007,(5)
胡絜青谈老舍的《茶馆》在老舍诞生80周年纪念演出会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了老舍的话剧《茶馆》的第一幕,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次演出之后,观众和剧院的导演、演员一致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颖 《百年潮》2002,(4):61-62
前日某友问我:“听说当年(1958年)老舍先生写出名剧《茶馆》试演后,周恩来建议老舍就某几处加以修改。因为是中央领导提的意见,不好不改,但真要是改则十分困难,就不是作者原来的思路了。不改吧,是领导意见,怕就难以演出了。有无此事?”因为周恩来长期以来和诸多作家、文艺家都是好朋友,无话不谈,所以当时乃至如今尚有多种传闻,难以求证。恰好这件事乃我亲见亲知,故尔以实回答:当年茶馆在彩排审查之时,有一些  相似文献   

11.
通俗文学大家老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璞 《文史精华》2004,(10):59-63
茅盾先生题过一副名人人名联:老舍、老向、凤子,胡风、胡考、龙生。联中“老向”是我的老乡,但乡人对他知之甚少,于是我写信给老舍之子舒乙先生,向  相似文献   

12.
颖子 《湖南文史》2014,(7):30-30
老舍不但有《茶馆》这样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有着饮茶的嗜好。老舍生前在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时,总是随身携带茶叶。有一次,老舍到莫斯科开会,接待人员知道他爱喝茶,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瓶。可是老舍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身服务员就给倒掉了,惹得老舍很不高兴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  相似文献   

13.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开设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中“自家茶博士,开了这茶坊”的台词,恐怕是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吧.茶馆亦称茶坊、茶社、茶肆、茶庄、茶园、茶楼等等.自唐宋以来,中国人饮茶日益普及,到清末民初时,到茶馆品茗聊天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茶馆业十分兴盛.九省通衢的武汉,商业贸易发达,千余家茶馆分布在三镇的大街小巷,供人们休憩、品茗、歇脚、候友、洽谈生意,联络私谊.武汉的茶馆,按其规模的大小,设施的好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户型.一般较大的茶馆,象汉口的楼外楼、江南春、怡心楼、一洞天、武汉第一楼,临城等茶馆,为了雅致、舒适,都设在楼上,大茶馆设有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曾以南京永济寺的一副对联“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为蓝本,为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撰写了一副对联,联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相似文献   

15.
秀山楹联趣话传说张恩浩登游秀山时,正值细雨濛濛,林木葱翠。一阵阵的穿林雨声叩击着张恩浩的心扉,洗涤着他的俗虑尘心。他避雨凤仪亭中,文思如泉,古人的一副回文联蓦地闯进他的思绪——画上荷花和尚画, 碑临汉帖翰林碑。古人的对联启发了他,使他触景生情,想出了一副回文联的上半联:“秀山轻雨青山秀。”下联却一时无法对上。回家后,张恩浩把此事告知父亲张惟权。张惟权听后大发脾气,揍了张恩浩一耳光说:“你这孩子十多岁就出绝对难人。我看这是一副绝对了,对不起来我看你非短命不可。”接着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回味天然居     
邓春萍 《文史天地》2002,(12):49-50
还是十余年前,曾到庐山一游。诸般景点已如杳去黄鹤大都不复记忆,唯有那使人游过之后不辨天上人间的“天然居”,依然让人魂牵梦萦,铭记心间。那日午后漫步牯岭街头,不觉拐人一条小径。小径为石阶所砌,呈“之”字形蜿蜒而上,两旁松荫密布,愈深入,游人愈见稀少,且石阶小径也渐渐变成了鹅卵石所铺,略有“路”形而已。而游人愈稀,蝉声倒越发响亮而且悠长了……  相似文献   

17.
川茶飘香     
刘乾坤  王永 《旅游》2007,(5):42-47
茶文化在四川已经被演变成独具巴蜀特色的“茶馆文化”。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四川的茶馆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都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这些茶馆收费低廉,服务周到,顾客往往一杯香茗,一碟小吃,便可坐上半日。在与亲友纵论畅谈之中,巴蜀大地的茶文化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诗歌的老舍,对戏剧、相声等艺术也很内行,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茶馆》和《龙须沟》等。老舍不仅才学好,人品也高。他与人为善,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凡夫走卒,他都真诚待之。因为他对戏剧有研究,又爱书画和收藏书画,故而曾与一些能写善画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交往甚厚。在诗酒唱和间,他常请艺术大家挥毫,并收集了数百把扇面。“四大名旦”中,梅兰芳、程砚秋和尚小云的作品他都有,唯独只缺荀慧生的。后来在一次召开戏曲会议时会到了荀慧生,他就提出请荀为他画一幅画,荀答应后立即画了一幅仿元…  相似文献   

19.
请勿误会 ,我指的茶馆并非老舍先生笔下那种九流三教会聚一堂的茶馆 ,而是一些莘莘学子苦于无立锥之地 ,只好以之权充书斋的小茶馆。在抗日战争时期 ,我也是那些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当时确乎出于无奈 ,但现在回想起来 ,在那嘈杂扰攘的环境中 ,动中求静的生活却也别有风味 ,对于自己练就的那点不为外物所扰的功夫 ,也很有几分自豪。所以后来每当有人问及我的学历时 ,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打趣说 :“我是在昆明大西门的茶馆里上了几年大学的。”当时的景象至今还栩栩如生 ,城楼外那条湫隘低矮的小街上尽是牛溲马渤 ,街中心川流不息地来往着一些驮着…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研究员关纪新著,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老舍与满族文化》于2008年3月出版,全书27万字,是一本旨在对老舍这位满族文学作家其作品中艺术性的民族因素做深层次挖掘的专著。该书从“京师旗族的家庭出身对老舍的人文模塑”、“20世纪满族社会变迁对老舍民族心理的制约”、“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的精神烙印”、“故土难离,相知不弃——老舍的京旗及北京情结”、“老舍赖以托足的满族文化艺术沃壤”、“满人的语言天分与老舍的烹炼琢磨”、“老舍文学艺术之中的满族文化调式”和“老舍对满族及中华文化的忧思与自省”等八个方面对老舍这位现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满族作家的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且将老舍及其作品价值放在了整个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大环境下,从独特的角度分析了他超越民族和国家超越历史的文学艺术特质。老舍作品中对满族文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和开拓创新,作品包含的独特民族文化价值和多民族文化交流并存的反映等这些在过去没有深入系统探讨的问题都在本书中得以详尽阐述,是关纪新同志多年研究老舍及其作品的心血之著。《老舍与满族文化》出版@晓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