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民指挥使司是明朝设置在西部边疆地区兼管军民的特殊军卫。洪武末年广西一度设置军民指挥使司,庆远、南丹、奉议三处军民指挥使司仅历数载便尽数废止而降为普通军卫,龙州军民指挥使司胎死腹中,"浔州军民指挥使司"更是子虚乌有。广西土官制度旺盛的生命力、明廷政策推行上定力不强、广西战略格局的变化、烟瘴肆虐等,是促使军民指挥使司在广西昙花一现的主要因素。军民指挥使司作为明朝早期改变桂西地区土官专治局面的尝试,对拓宽"改土归流"的研究视野、思考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的明代特色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初,诏令天下府、州、县、卫、司建立学校。终明之世,明王朝相继在都匀设卫置府,建立卫、府学,开办儒学教育,培养才俊。本文对明代都匀卫、府学建置背景进行考察,旨在从教育这一视角了解明代都匀地区概貌。  相似文献   

3.
南阳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春秋楼 ,半截插在天里头 ;王府山 ,巴巴差差够着天。”春秋楼已不存在 ,距今已有近 6 0 0年历史的王府山巍然屹立。 1993年政府拨款修葺 ,恢复原貌 ,历经沧桑之后 ,王府山成为休闲、消遣的好去处。也正是这座王府山犹如无字的史碑让南阳人民铭记一段封建专制的历史 ,那就是明清时期的夜娶婚俗。公元 14 0 4年 5月 12日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柽就藩南阳 ,王府设在宛城的中心。朱柽不思政事 ,耗巨资修建王府、行宫 ,供其享乐 ,整日沉醉于酒色。他依仗权势 ,鱼肉百姓 ,强抢民女 ,若不从者就被投入老虎圈…  相似文献   

4.
明初,诏令天下府、州、县、卫、司建立学校。终明之世,明王朝相继在都匀设卫置府,建立卫、府学,开办儒学教育,培养才俊。本文对明代都匀卫、府学建置背景进行考察,旨在从教育这一视角了解明代都匀地区概貌。  相似文献   

5.
明代(1368~1644年)是继元朝之后我国又一个新的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它继承了前代政府对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统治,永乐七年(1409年),在黑龙江口附近奴儿干地方设置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以下简称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建立后,到明末万历年问共设置了384个卫、24个所、7个地面、7个站、1个寨.  相似文献   

6.
东宁卫是明代辽东都司下辖的重要卫所之一。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其军户人口的生活方式,又有别于其他各卫。"东宁卫指挥使司之印"是辽东都司所属25个卫当中,第一个出土的"卫指挥使"一级的官印,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7.
军民指挥使司是明代设置于西部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一种特殊行政建置,其创制并大规模实施于洪武年间。"军卫牧民"是制度设计的初衷,而民户数量是设置与否的根本指标,少数民族地区仅是外在表现形式。军民指挥使司管理体制有利于减轻百姓负担、安抚和教化地方、沟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因明中后期世袭武官体制的腐化、人口的增殖等因素,军民指挥使司亦逐步失去了管理地方的活力,在明中后期、清前期渐次由流官充任的府(州、县、厅)等建置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浙江明代海防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海防文物以明代为主。本文就明代海防遗存及相关海防制度,包括卫、所制度,以及关、寨、台(了望台)、烽堠、巡检司等的设置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兴献王是明宪宗之子、明世宗之父,特殊的身份,使其成为研究明代藩王问题的很好样本。兴献王在就藩时,拒绝了不满意的就藩地点,求得湖广安陆州作为自己的就藩之地,并获得丰厚的藩产。根据兴献王这一个案,再结合明代其他藩王的史实,可以看出,明永乐以后,藩王拥有选择就藩地点的自主权。这一自主权是造成全国藩府不均衡分布的重要原因。兴献王将钦赐藩产及其管理权与就藩地点结合在一起,使藩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兴献王的例子,亦可窥见因藩产数量、管理权、管理程度上的差异所导致的明代各藩财产极不均衡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1980年7月,渠县历史博物馆在距县城25公里处的天井乡一村民住房内,发现一通题为《游南阳清冷泉》的明代李白诗碑。该处原为唐初始创的名刹南阳寺(又名南阳阁)。南宋绍兴中(1131—1162)守关指挥徐明舍地扩建。明正统(1436—1449)初,云游僧果仙至此住锡,鼎建层楼,后兵毁殆  相似文献   

11.
刘霞 《中国钱币》2005,(1):49-49
南阳为明代重藩唐王的封地,历代唐王如唐定王、唐靖王、唐宪王、唐庄王唐成王等诸王墓及其家族墓葬皆在宛北紫山南麓和七里园、城西麒麟岗一带。在南阳市博物馆发掘的几座明唐藩墓葬及其它明墓中,多有殉葬金银钱出土的记录。现介绍如下:1971年11月16日,南阳市石膏坑明唐藩水郡主墓出土大量工艺精美的金银器,伴出钱币80余枚,均系宋代铜钱。同时,还出土金质“冥用通宝”26枚,为薄金片制品,圆形方孔,近缘饰一周凹弦纹钱径在39—41毫米之间,重在36—42克之间,26枚总重97克。钱文上下左右对读,字体近似楷书。“冥用通宝”四字系錾凿而成,笔画不…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荥阳明代周懿王壁画墓是第一座经过正式科学考古发掘的明代亲王级别壁画墓,墓室内壁有大面积保存较好的彩色壁画。其祔葬墓的布局情况,在国内同类墓葬中尚未见到,具有重要意义。周藩简史明王朝对宗室实行分封制,周藩始封王朱橚系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封吴王,国于杭州,十一年(1378)改封周王,十四年(1381)之国开封,成为河南首藩。周藩自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元朝被推翻,女真人居住的中国东北和朝鲜北方地区,一时成了权力的真空。李朝初期对女真的政策,恩威并用,积极而谨慎,对女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威慑力。有时虽动武过当,也未对明朝形成更大的刺激,值得研究。一 对女真的争取措施元朝灭亡后,明朝的势力一时还无力接管元在东北的全部版图,只能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洪武四年(高丽恭憨王二十,1372)设辽东卫指挥使司、定辽都卫指挥使司以后,才逐渐开展对女真的招抚和安置。洪武十九年(辛礻禺十二,1386),设立东宁卫,专门管理付籍的女真和高丽人。洪武二十八年(朝鲜…  相似文献   

14.
南阳首次发现有铭文纪年和唐王府铸造的大型铁香炉。唐府为明代朱元璋第23子朱羋受封南阳的唐王府,该香炉为朱羋第十代唐王朱聿键所造,为唐王府宗祠焚香祭祖所用之物。  相似文献   

15.
播州之称始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由郎州易名而来,属黔中道的经制州(正州)。大历五年(770年),泸州僚族(今仡佬族先民)首领罗荣占据播州,开始对播州这块土地实行世袭统治,播州成为唐代"羁靡州"之一。唐乾符三年(876年),僚族杨氏先祖杨端自四川南部入播州,建立了杨氏在播州的统治,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世袭统治播州长达725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杨邦宪降元,置播州安抚司,开启了播州的土司统治。至元十八年(1281年)升宣慰使。明洪武五年(1372年)杨铿降明,受宣慰使职,播州宣慰司归四川布政使司管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前后,杨应龙为对抗朝廷,大规模重修海龙屯。海龙屯在13世纪成为四川(明代早期属贵州)地区播州宣慰司杨氏土司专用的山地防御城堡,与播州宣慰司治所穆家川土司城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中心,于1596~1600年集中重建。播州宣慰司辖川、黔、湖广交界要地,势力强大,属民以仡佬族、苗族为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军发动"平播之役",海龙屯毁于战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改土归流,播州一分为二,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平越府属贵州。  相似文献   

16.
宁夏吴忠市太阳山区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人杰地灵,历朝历代,英雄人物辈出,其中就包括就藩宁夏的大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庆靖王朱栴,他的王府先在太阳山区的韦州,并在韦州居住了9年,后迁今银川。朱栴在宁夏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名人,他对明代宁夏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相当的影响。他历经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对明永乐七年(1409年)为统治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库页岛而在黑龙江下游特林之地设置的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系统性研究。据“编著者说明”,研究工作始于1963年;本书是中国有关这方面研究的集大成者。编著者杨旸、袁闾琨、傅朗云先生发表了许多有关东北史的论文和著作;由于不清楚三位执笔的分工情况,本文只好一并称其为著者。下面按章介绍本书的内容。第一章“奴儿干都司设立前,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对明代以前的状况,分为唐代以前、唐至辽金、元代这三个时期进行概观;略述了可称之为奴儿干都司前身的元东征元帅府的设置经过。第二章“奴儿干都司设立前的辽东都司设置”,针对辽东都指挥使司及三万卫以下25卫和自在、安  相似文献   

18.
张晓东  冯庆 《丝绸之路》2009,(22):22-23
本文对长城工牌进行了考释,依据明代地方志对工牌内容提出新看法,认为工牌具有重要的文字价值和历史价值,并进一步指出"蔡止梅起"中的"蔡"、"梅"乃明代修筑肃州西长城的凉州卫指挥蔡纪和肃州卫指挥梅景。  相似文献   

19.
<正>明代是在推翻元代统治的基础上建立的。从洪武年间开始,为了抵御退居漠北的残元势力和蒙古民族的袭扰抢掠,明廷就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长城沿线屯兵设卫,筑墙置城,分地守御,先后建立了以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延绥、陕西、宁夏、甘肃九个军事重镇为主要据点的北边防线,称为九边。明代的边防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蒙古的进攻袭扰,甚至正统年间土木之变致明英宗被俘、北京被围,嘉靖年间庚戌之变北京再次被围,都几乎倾覆明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20.
比较存世的两种明代大统历日,可确定其多数为普通民用历日,另一部分应属亲王用历,即王历。明代颁赐王历制度可以从王历之意义、颁历方式、王历使用者身份三个方面进行审视。明代颁赐王历制度之建立,当基于洪武封藩之政治理念。王历使用者,最初定位为亲藩阶层。颁赐王历之意义,可由《大统历》历注制度体现,它进一步区分选择活动等级,强化了统治秩序,给予亲藩阶层极高的待遇。明廷颁赐王历,设有专门的王国受历礼仪、使节之制。洪武以后,明廷推行削藩政策,亲藩地位日益走低,相关政策渐次出现调整:王历规格相对降低,颁赐方式有所简化,王历使用阶层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