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续志?续者,连接也。续志,即以上届志书的下限为本届志书的上限,继续编纂的新方志。续志不是重修,也不是新修,而是上届志书的延续,接续,续编。续志既然是上届志书的续编,就应该在“续”字上做文章,续志续什么,怎样续?两届志书如何连接,如何融为一体?当是本届修志启动之时首先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此为题,试谈以下几点。一、通过续志凡例连接凡例乃志书的“发凡起例”。发凡,即编辑说明,言明志书编纂宗旨;起例,即拟定志书的编纂体例、格局、编纂原则等等。本届修志与上届修志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主持下,编纂的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2.
续志是接续上届志书编写,即从上届志书的下限写起。这就必须要考虑到与前志内容的有机衔接问题。如何衔接,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即为反映事物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些内容可接续上届志书编写,但不能一刀切,部分内容亦可适当上溯。 笔者在这里想就内容上溯的具体办法谈几点拙见: 一是通过概述连接。续志可通过概述,把因避免重复不能纳入本届志书的内容,作极简略精当的记述,如自然地理概况、行政区划建置、辖区变化、历史沿革、地名演变、重要历史人物、古今战事、民族源流、风俗民情、名胜古迹、地方标志性事物等。虽是管中窥豹,却也…  相似文献   

3.
<正>《虎林市志》(1986~2000)断限为15年,上届志书的断限为77年。与上届志书相比,续志断限时间短,但内容并不比上届志书少。续志断限内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人们的思想在变,行为在变,社会处于加速发展之中。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续志由过去的笔耕变为电脑操作,并学  相似文献   

4.
续修涉及的问题很多,下面仅就续修县志的篇目和工作方法谈谈个人认识。一、续修县志的篇目既是续修,那就应该是在第一届志书的基础上,主要是在时间和内容上延续前志。续修不是重修、新修,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点。续修必然涉及到与上届志书的接轨和继承等问题,因此在制定续志篇目时要研究、参考前志篇目,对志书所设门类认真筛选,要保留、沿用一批前志篇目中能涵盖续志内容的类目。  相似文献   

5.
第二轮志书与首轮志书之间存在着相承相续的关系,前志是后志的基础.后志是前志的延续和发展。做好两轮志书的衔接,是续志的焦点和重要环节,对保证续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续志与前志的衔接问题是第二轮修志工作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续志与前志的衔接关系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衔接方式、志书内容、志书断限、体例篇目、重复记载内容上。处理好续志与前志的衔接关系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小议续志“重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续志应当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 ,可“接修” ,也可“重修” (含“合修”)。续志“重修”不是对首届志书的否定 ,而是对我国历代修志传统的继承 ,是便于记述改革开放和便于用志的需要 ;而“接修”则矛盾、问题很多。“重修”同“接修”一样 ,也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篇目上要与前志有一定的对应性 ;编写要严守必要的“志规” ;在内容上要加重对改革开放记述的分量 ;对上届志书编纂的一些提法也要加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修志人视角不同,修志结果会大不一样。从主编角度而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应修出一部什么样的志书?从续志者角度而言,如何承接前志而又能超越前志?从用志者角度而言,期望修志人修出什么样的志书?如此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开展好续志工作,值得探讨和思考,这将有助于我们调整思路,推动续志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者分析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载旧志的基本情况及续修志书的概况 ,认为续修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研究旧志的续修使用广义的概念较为科学 ,即首次修志之后 ,凡再次修志 ,皆视为续修。从这一概念出发 ,历史上的续修大致分四种情况 :续志完全抄录前志内容 ,再新增一小部分内容 ;续志悉依前志“凡例” ,凡前志详载又未变化者从略 ,大量增加前志之后的史实 ;凡前志已载者续志一律省略 ,仅增补前志缺漏 ,续近事成编 ;改前志体例 ,重新设纲立目 ,补旧增新。从成书情况来看 ,第四种方式是比较科学的。由历史上的方志编修可见 ,续修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设计出创新的篇目是续修地方志工作中最关键的一项影响全局的工作;续志篇目创新才能更好地记述改革开放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续志篇目创新才能出精品佳志。要从弄清地方的性质中创新篇目;从突出时代特点中创新篇目;从突出地方特色中创新篇目;从突出行业特点中创新篇目;从调整人志内容中创新篇目;从纠错补遗中创新篇目。要在继承上届志书好的篇目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续志篇目创新设计;续志篇目创新一定要符合本地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的客观实际;续志篇目创新要符合志书体例。  相似文献   

11.
续志是对上届志书所记内容的承接,必须与上部志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衔接得好与坏,概述有重要作用。 一、概述在时间的记述上,不能割裂与上部志书的联系,应有合理交叉以实现续志的自然过渡。由于续修志书是以上届志书所记载的地情史料为背景资料,因此在概述编中要想铺陈沿革就必须对上面一段时间的背景  相似文献   

12.
《泰州志》续编工作已正式启动。续编《泰州志》,是对原县级新《泰州志》的接续,上限从1988年开始,下限至原县级泰州市撤销、地级泰州市成立,即1996年。此次续志工作虽有首届新志编纂经验和理论成果可兹借鉴,但因记述的年限短,资料范围小,信息涵盖量大,给续修志书带来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续志如何在质量上较前志有所提高,力争出精品、出良志?本人认为,关键在于突出特色。特色是志书之魂,续志只有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浓郁的地方特色、突出的专业特点,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续志浅谈     
编修新中国首届方志已接近尾声,续修志书的工作已经拉开帷幕。对续志理论和续志方法的研究。已引起各界关注,怎样才能编出合体的志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续志工作又如何进行?笔就此谈点个人管见,与志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第一届修志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采用完备的体例、坚持“横排竖写”等成功的做法,但存在志书篇目“大而全”、“千志一面”、缺乏科学性、重经济轻人文、检索工具不全等问题。续志的篇目设计应在继承上届成功之处基础上进行创新,克服前志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首届江苏省志基本编纂完成。现在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续修省志,我们应该按照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思考,统筹安排,把续志编纂成更具时代特色的良志。《江苏省志·盐业志》编修工作已全面展开,现根据续修的一些实践体会,谈谈对省志经济部类志书续修的几点思考。一、续修经济类志书要记述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本届续志,上限接续前志,下限初定2005年。上届《盐业志》下限为1988年,到2005年,计18年,基本符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20年左右续修一次”的要求。这一时期,江苏盐业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古盐业官营,建国后…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事物的思辨、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有其逻辑起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前提。续志编纂的大前提是什么呢?是改革开放20年的社会内容,同时志书属资料性著述的性质,以及续志为断代志的特征,这三点应是我们思考和解决续志编纂的逻辑前提。一、续志内容的逻辑思考从以上所讲的逻辑前提出发,既然续志是一部完整独立成系统的断代志,那么我们就要在内容结构上保证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续志可以不依赖前志自成一部独立的著作。为此,我们的续志必然具有勾连前志和概要历史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  相似文献   

17.
续志,不言而喻就是把上届志书的内容延续记述下来。在篇目设置上,毫无疑义可以参照上届志书的篇目,使其前后记述连贯,有利于系统、明晰了解地情。但我们必须看到:上届志书篇目设置尚有不合理之处,必须修正;而且事物在发展变化,记述形式与内容也不能一成不变。因此,续志篇目设置一定要在承上启下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精神,突出体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拟订出合理的篇目,才能写出有质量的志书。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 ,上届志书整体质量较好 ,但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缺欠和问题。因而 ,要在续志中完成对前志的修补任务 ,修正上届志书中的差错是续志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同时也是提高新方志整体质量的需要。在续志中做好“修”的工作应当抓好四个环节 ,即摆正“修”的位置 ,选好“修”的人才 ,保证“修”的质量 ,找准“修”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已出版的续志中,除概述、政区、自然、民俗、方言、人物等少数篇目外,其他所记事物的内容,基本上是从续志上限年份开始,没有处理好与前志的关系,真正做到衔接前志,使记述的许多事物缺少发端时间,发展脉络不清晰,降低了志书的质量,削弱了志书的功能。续志是一种特殊的志书,既具有一般志书的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性。续志要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应注意对记述前志部分的内容以明晰事物发展脉络为度、复记前志内容切忌照搬照抄和对前志补遗正误应随文与专文相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第一届新方志的编修工作基本结束,新一轮续志即将全面展开。我们在总结上届修志经验的同时,特别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续志的质量,努力推出精品良志。如何提高志书的含金量,修出良志精品,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