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浦东新区的社区分化——整合运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一定地域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浦东开发是中国二十一世纪"龙头"城市建设工程,浦东新区社区建设不仅是浦东开发开放顺利进行的保障,也必将在全国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本文从时代背景到地域发展纵深透视我国社区及浦东新区社区建设的兴起,并运用社区分化-整合系统分析理论对当前及今后浦东新区社区及其分化-整合运动进行剖析,提出五点调整完善浦东新区社区整合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文龙 《大江南北》2022,(10):32-33
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新区组织部、老干部局、关工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遵循“征集革命史料、缅怀先辈英烈、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关爱时代新人”宗旨,坚守初心,主动担当,孜孜以求,踏实工作。其间,荣获全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多名会员分别被授予全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顾国平会长荣膺浦东新区“最美老干部”称号。  相似文献   

3.
何建民 《旅游科学》2010,24(1):36-44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将我国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性规划。本文基于“十二五”规划的视角,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通过深入调查,对上海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区域——浦东新区的旅游业发展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1)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研究;(2)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评估及问题研究;(3)浦东新区旅游业“十二五”及至2020年的发展构想。本研究对其他类似区域制定旅游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利用与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与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域空间差异很大。本文通过与国内外人均建设用地及用地结构的比较,分析和探讨了中长期发展中,浦东新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均建设用地。本文通过不同类型区建设用地总有效供给量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值之比,求出目标期内浦东新区不同类型区的适度人口规模,提出了高、中、低三个预期方案。文章结尾部分提出了在现状基础上,实现合理土地人口承载规模的建设用地结构及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文地理学中社区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峰华 《人文地理》1990,5(2):67-70
本文指出社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阐述了社区的基本概念;指出了构成社区的要素;在社区分类中明确指出,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一直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阐述了社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社区地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峰华 《人文地理》2002,17(5):73-77
本文简述了社区地理学的形成、研究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对21世纪的社区地理学进行了展望。指出21世纪的社区地理学有12个热点课题,即:(1)社区发展合作组织;(2)社区发展;(3)社区环境;(4)社区规划;(5)社区管理;(6)农村社区城市化;(7)城市社区病态;(8)社区贫困;(9)社区经济;(10)社区文化;(11)精神社区;(12)虚拟社区。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社区发展运动看,从21世纪社区地理学研究的领域看,21世纪将是社区地理学的大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社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忠祥 《人文地理》2000,15(5):39-42
本文论述了地理学研究社区的主体内容为:社区的空间结构及人地关系的变化对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宁夏回族农村和城市社区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对社区空间结构的变迁态势和变迁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都把人才开发当做推动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人才发展新模式,人才资源开发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不断出现。本文勾画了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重庆市、武汉城市圈的人才工作新举措,并分析了它们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熊卫 《文史月刊》2012,(8):285-287
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本文阐述了社区文化的相关概念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社区演化的型式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归纳了中国农村社区演化的几种型式:社区空心化,社区兼并,社区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社区经济扩张,区域联合等;认为其演化的动力机制是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外部的吸引力、社区发展的拉力与阻力以及非农化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社区演化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居住生态社区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居住生态社区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居住生态社区的测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涉及生态住区的硬件、软件和心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作者认为,居住生态社区并不是某个单一指标的完善,而是多个指标协同发展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的社区资源公正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和谐社区建设的开展,如何在社区建设中体现公平公正理念成为我国社区研究和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社区资源概念、研究内容、分析方法等相关研究,在对第三条道路思潮的社会公正理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公正理念下城市社区体系与生活场所体系的社区资源配置原理,并对社区资源公正配置的衡量指标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过滤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塔娜  柴彦威 《人文地理》2010,25(5):6-10
过滤是以高收入居民向外迁移为导向的一系列居住迁移和住房周转过程。居民是决定邻里地位的重要因素,是过滤过程的主体。邻里变化是过滤的结果,反映了居民属性的改变。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在北京市海淀区燕东园社区的实地观察和访谈,从过滤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城市单位社区变化。研究发现,在单位制时期,过滤仅存在于单位内部,并受到单位的控制和影响。在转型期,西方意义上的过滤现象在中国城市中已经出现,过滤体现了家庭需求与可支付住房之间的匹配过程,但是,因单位而导致的过滤及其社区变化具有复杂性特征,对于区位较好的单位社区,搬入搬出的居民虽然处于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但往往都具有较高的收入,社区整体上表现出多方向过滤的特征。过滤的多方向性是分析单位社区变化和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4.
西方社区旅游概念:误读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西方社区旅游概念在中国的4种误读进行了梳理,包括社区尺度模糊导致参与范围的变形、社区旅游是产品还是理念、参与的目的是否局限于经济利益、受益方应该主要是社区成员还是地方政府.如果中国学者要在社区旅游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既要排除以上种种误读的负面影响,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社区旅游本身在实施过程、适用范围、评价指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视角、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文献,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国外对空间剥夺以及城市社区资源剥夺研究的现状、内容,及其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研究理念、流派、原理与方法。总结了这一研究命题对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社区规划与商娱场所空间布局的指导意义,以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中低收入社区育儿人群的服务设施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设施需求分析是建设社区生活圈和完整社区的基础。已有研究关注服务设施供给的空间配置或评价,对服务设施需求的研究并不多见,尤其缺少对育儿人群等细分人群的研究。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讨论在二孩政策和年轻人少子化观念影响下,社区应当给予育儿人群什么样的服务设施支持。基于2017年北京公平与包容调查问卷数据,本文采用有序多分类模型分析中低收入社区居民对教育、医疗等10类设施的需求偏好。结果显示育儿人群对各类设施的需求和访问频率都超出其他人群,且相关需求存在性别差异;二孩家庭对服务设施的依赖性强于独生子女家庭,且因子女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家庭需求也有所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育儿人群所需服务设施的分类体系,以期为精细化社区服务设施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In response to the well documented limitations of top‐down, modernist and authoritarian approaches that have dominated development,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cs increasingly promote more 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The World Bank uses the term ‘community driven development’ to describe projects that increase a community's control ov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an analysis of a community driven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in Indonesi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vulnerability of such an approach to elite capture. The expected relationships among a community's capacity for collective action, elite control over project decisions and elite capture of project benefits were not found. In cases where the project was controlled by elites, benefits continued to be delivered to the poor, and where power was the most evenly distributed, resource allocation to the poor was restricted. Communities where both non‐elites and elites participated in democratic self‐governance, however, did demonstrate an ability to redress elite capture when it occurred.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医疗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了使用GIS技术和空间可达性指标评估医疗设施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兰考县乡级以上卫生院为例,建立人口分布、医疗设施位置、行政区域等地理数据库,选择人均医疗资源分配、就医的最近距离、选择医院的机会、重力模型及改进的重力模型5个空间可达性模型,计算了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医疗设施可达性指标,并制作了相应的专题地图;在此基础上对医疗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空间可达性指标全面地反映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鉴别出资源分配较薄弱的区位,是农村医疗改革中设施规划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Rachel Slocum 《对极》2006,38(2):327-349
Whiteness enables the coherence of an alliance organized to promote community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farming. This unnamed presence shapes a discourse identifying the focus of struggle as well as resource allocation, conference form and content, list serv discussions, staffing and programming. Unacknowledged white privilege gives the lie to the movement's rhetoric of justice, good intentions and sustainability. And yet it is clear that racism is an organizing process in the food system: people of color disproportionately experience food insecurity, lose their farms and face the dangerous work of food processing and agricultural labor. Critical analyses of social movements argue that a failure to confront difference undermines progressive change efforts. The paper provides evidence of how the community food movement reproduces white privilege and proposes ways it might engage with anti‐racism.  相似文献   

20.
The multi-generation book project "The Peoples of Siberia" enabled a group of Leningrad-based scholars to reshape their museum into a Soviet ethnographic community.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face-to-face performances, the legalistic stenographic documentation, the collective crafting of a single authoritative style, and a unique temporal frame as an important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a hallmark volume in Siberian studie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 published volume indexes nearly thirty years of scholarly debates as much as it indexes the peoples it represent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how this volume was translated and received by a Euro-American readership influencing the perception of Siberian peoples internationally. It also links the volume to contemporary post-Soviet publication projects which seem to retrace the same path.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extensive archival work and references collections recently discovered and which are presented for publication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