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从民族来源、历史范畴、民族特征、地理特点、国家属性等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了中国朝鲜族的含义,提出了中国朝鲜族不是土民族,而是迁入民族;不是古代民族,而是近现代民族;既是世界朝鲜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朝鲜族是一个跨界民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导致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地缘与民族地缘的特征。它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呈现重要特点:即族别上的兼容性、民族统一与国家安全的一致性、文化的开放性。近代以降,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面临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吴丽萍  曾琴 《攀登》2023,(4):23-30
民族及民族国家是社会发展的行为主体,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自现代化进程开启之后,民族及民族国家便与现代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发展现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内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的结果。百余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对民族工作的规范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民族工作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现代化内容所作出的与之相适应的阶段安排。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紧跟中国式现代化步伐,从历史方位、根本性质、核心内容以及工作抓手四个方面确保民族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偏航、不越轨。  相似文献   

4.
印度民族政策的核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本文认为,这是对欧洲“民族一国家”理论的歧解和误读,其防止国家分裂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用心可以理解,但结果却并不利于国民团结的增强和各种矛盾的缓和。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压迫和民族同化。  相似文献   

5.
姜守明 《世界历史》2004,3(2):78-87
民族国家形成之际 ,也正是英国人大力推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之时。新君主制的巩固、英帝国的萌芽和海外殖民贸易扩张是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几个重要的互动因素。新君主制和民族国家日益成为新兴市民阶级追求其经济利益的政治保障 ,市民阶级则构成新君主制和民族国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阶级基础。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外 ,传播上帝的福音 ,对金银财富的追逐 ,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新君主制的建立 ,也构成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动因。本文拟选取“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这个全新视角 ,考察现代“民族国家”和“帝国”之间的关系 ,探讨英帝国形成的内在机制 ,揭示英国海外殖民贸易扩张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苏联是由多个苏维埃“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联盟,也是多民族的“民族国家”的实验。在构建苏联民族国家体系的过程中,列宁提出的建国思想通过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具体实践付诸实施。根据苏联民族国家体系的构建实践,斯大林对民族定义又进行了新的阐发。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逐步纳入以民族国家体系为基础的世界体系之中的过程 ,中国本身也经历着从传统的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型。本文以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国籍问题为中心 ,尤其是清朝朝野对荷兰 1 90 7年出台的《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的反应 ,来分析中国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 ,不同群体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认同的焦虑和危机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决民族分裂问题。民族主义有助于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同样也提供了继续分裂现有多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一个现代主权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取决于内部和外部的诸种因素;也取决于这一区域内的主导政治力量能否在历史给定的条件下,迅速完成现代国家的构建任务,并在一个新的国家平台上解决自身的民族问题。现代主权国家是"民族的国家"而非简单的"民族国家",主权国家才是现代国家的实质性内核。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构建时间、国际环境、历史传承和综合国力的差异,强势国家往往具有左右其他国家民族问题走向的能力。因此,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主导权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育民 《史学月刊》2002,2(2):51-59
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构想是其民族主义臻于完善的标志。这一构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定格成型。其内涵不同于早期民族国家,对外方面要求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其实际涵义是解除列强的压迫,废除不平等条约;对内方面要求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通过具有民族融合性质的“同化”,将各民族合成一大中华民族。这一构想虽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范畴,但却是一种变异的形态,从理论构成、实践途径、发展前景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以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方式,改造、充实这个资产阶级的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周艺 《广西文史》2004,(3):24-28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我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肖旸 《沧桑》2014,(4):59-6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幸福。中国梦作为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其价值内涵就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梦的世界追求。  相似文献   

12.
刘慧 《满族研究》2004,(1):32-35
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显特征,就是国际组织的蓬勃发展,这种变化可以称之为国际关系组织化,本以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态势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关系组织化使得民族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拥有几个世纪恒久不变的稳固地位开始发生的变化,论述了国际关系组织化对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挑战,明确指出民族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基石,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仍处于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战后东南亚经济开发引发民族冲突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红 《世界历史》2001,(6):95-103
东南亚在战后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问题,既有地方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对抗,也有大民族与小民族、优势民族与劣势民族之间的争斗,民族关系在一段时间里十分紧张。虽然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殖民“分而治之”政策所遗留下来的恶果,但无可讳言,战后各国在经济开发过程中的政策失误等问题也是导致民族关系恶化、民族冲突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认真研究经济开发与民族问题,总结其他国家处理经济开发与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笔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经济开发之所以会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250多个民族,有人甚至说有500--600个民族。其中,最大的民族是爪哇人,人口占全国人口近50%,最小的民族人口仅有数千人。印尼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从纵向看,自印尼独立至今,民族冲突、民族分裂活动不曾停止;从横向看,许多民族和地区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分裂活动,这对印尼的稳定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印尼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离墨 《文史春秋》2009,(11):1-1
56个民族56朵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点鲜明、光彩绚烂的本民族文化与传统。同时,各民族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友好往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知道,“国学”这个名词是梁启超、章太炎、邓实等人从日本引进来的。日本则是从欧洲学得“民族国家”观念之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创造这么个词。中国人把这个词引进之后就顺带把“民族国家”观念也引进来了。“民族国家’砚念中的“国家’,和中国原有的“天下’砚念中的“国家”,涵义很不一样。“民族国家”观念中的“国家”核心内容是“土地”、“人口”、“政权”三要素,“天下观念”中的“国家”,除了这些之外,涵义较为广泛,还包括:  相似文献   

17.
王霏 《安徽史学》2015,(6):128-133
叙利亚现代民族国家构建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法国委任统治阶段(1920—1946年)、独立的探索阶段(1946—1963年)与复兴党统治阶段(1963年至今)。其构建过程有三大特征:其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与中东的民族思潮及民族独立运动紧密相联;其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族群、部落、区域冲突等问题错综复杂;复兴党的统治为其民族国家构建带来了极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刘明石 《黑龙江史志》2009,(2):21-21,2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成大杂居小聚居状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也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朝鲜族就是其中的的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民族。目前,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朝鲜族,有170多万人口,绝大部分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民族勤劳勇敢,英勇不屈,在抗击日本人能侵略者过程中,和汉族同胞一起,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包括曾经在这块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各民族人民不仅共同开拓和保卫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也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即抵御外侮、同仇敌忾、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各民族人民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变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历史朝代。元朝所推行的行省制度、驿传制度、屯田制度、土司制度等统治政策不仅将全国所有地区置于统一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还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推进了中国以汉族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并对后世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政治体制的变迁,以及民族地区统治制度和今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