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彻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民族的化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国各民族精神整合与扬弃,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培育和弘扬满族精神,对满族精神化遗产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对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阻碍民族发展繁荣的精神化遗产必须屏弃,极力提高满族成员的精神境界,为中华民族精神境界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瞿敬平 《黑龙江史志》2013,(17):225-226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它内在的包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用先进的红色文化去感染大学生,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军莲 《沧桑》2012,(4):72-7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民族精神培养越来越重要,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经济全球化使民族精神内容更加丰富,也使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如何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朱庆跃  吴长庚 《攀登》2004,23(2):13-16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化工作的领导;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必须积极进行化创新。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正视困难,消除消极的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旅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此,在新世纪弘扬红军东征精神对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每一个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体现着该民族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又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发展与完善,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鲜明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9.
傅晓  杨敏 《丝绸之路》2012,(4):80-83
中国武术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成为反映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和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文化背景下,研究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爱国 《攀登》2006,25(4):24-26
党的先进性不是自封的和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内在统一的,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体现和升华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