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潮》1999,(4)
毛泽东第一次去莫斯科,倍感压抑,心情很不舒服。但第二次去莫斯科,情况则截然相反。他受到了最高的礼遇,心情愉快,意气风发,俨然成为世界舆论、特别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关注的中心。毛泽东第二次赴莫,是在1957年11  相似文献   

2.
一1960年,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26国党的起草委员会。那时,邓小平56岁,‘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个子小,但是肩宽体阔,精力充沛。代表团出发之前,中央政治局常委9月13日晚在毛主席家中开会议论中苏两党会谈的方针。会议估计,这次会谈一定争论激烈。我们代表团这次去莫斯科是试探苏方态度,究竟他们是想搞好团结,还是像布加勒斯特会议那样采取高压手段想把我们压服。毛主席和少奇同志认为这两种  相似文献   

3.
莫斯科的新处女公墓久负盛名,凡到过莫斯科的游人如果不到新处女公墓一游,那将是人生一大憾事。我在莫斯科的时候正值8月,在北京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可数千里之外的莫斯科竟然已是秋风萧瑟、寒气袭人的时候了。这一天恰逢星期六,各机关单位均已放假,很多俄国朋友都纷纷乘着自家的小汽车到乡间别墅去度周末,专程来查找资料的我也就忙中偷闲地借机到向往已久的新处女公墓一游。在地铁车厢里,我认识了一位中国老翻译,承蒙他热情的指点.我才胸有成竹地走出了莫斯科那四通八达、密如蛛网般的地铁,沿着林间小道穿过一片树林,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4.
回忆两次莫斯科会议和胡乔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9月,乔木同志逝世以后,我到乔木同志家里去吊唁,并看望乔木夫人谷羽同志。她对我说,“乔木病重时讲,看来有关1957年和1960年莫斯科会议的情况,我可能来不及写了,转告明复,请他回忆一下。”对于乔木同志这个嘱托,我感到力不从心。那两次莫斯科会议都是毛主席、少奇同志、小平同志、彭真同志亲自参与、亲自决策的,而且相关的问题都是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苏关系等许多重大问题;而我从1957年年初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只是参与了这两次会议期间及会议前后的翻译工作,知道的情况不多。但是,每当回想起那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5.
1928年5月,为出席中共六大,周 恩来由上海去莫斯科,直至10月回国,在苏联逗留近半年之久,其间曾去法国访友。在苏期间,他除去参加中共六大,还曾为莫斯科中山大学“江浙同乡会”假案平反。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去苏联。 大连遇险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并率军南下,后去香港养病,年底才回到上海,是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政治形势,制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央决定尽快地召开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关于开会的地点,因当时国内白色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到俄罗斯的游客来讲,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阿尔巴特大街始建于何年,如今已无法查考,但从俄罗斯官方的《莫斯科年鉴》的记录看,最早可追溯到1493年7月28日。  相似文献   

7.
《百年潮》1997,(4)
许多读者可能都知道,斯大林60岁生日的时候,毛泽东写过一篇热情洋溢的文章,颂扬这位“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忠实朋友”。他那时对斯大林的热爱,可以说溢于言表。而十年之后,当斯大林过70岁生日,毛泽东第一次有机会去莫斯科,握到他这位“忠实朋友”厚实的双手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却是一种充满了怨气的渲泻。他对斯大林说:“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不坐莫斯科地铁,等于没到莫斯科"。莫斯科地铁是俄罗斯人的骄傲,它不仅是莫斯科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155个地铁站名,还是在莫斯科市寻找方向坐标的重要标志。据说从地铁诞生的  相似文献   

9.
7月12日上午,由200多人组成的北 京民间申奥声援团,乘坐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波音777飞机,飞往莫斯科。 民间声援团里最惹眼的当属演艺圈人,其中有于洋、刘长瑜、姜昆、牛群等,还有搜狐CEO张朝阳一批企业家精英。大家虽然对申奥能否成功只是猜想,但也做好了两手准备,即:申办没有成功“此处无声胜有声”,若申办成功“于无声处听惊雷”。 北京与莫斯科时差4小时,出关比较顺利,但是陈旧的机场与莫斯科这座英雄的城市不相匹配。莫斯科时间晚6:30我们坐上大巴开往市区,正值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公路两侧有一片片茂密的…  相似文献   

10.
午夜时分,莫斯科的灯火交织成一张绚烂的光网,将圣救世主大教堂镀金的穹顶,透着前苏联气息的乌克兰人旅馆,还有暗夜里蜿蜒流淌的莫斯科河尽收其中。河下游昼夜施工的建筑工地上,钢筋和水泥消失在黑暗中,只见到悬在空中的灯光。白昼的喧嚣不见了,夜色澄明,串串灯光勾勒出一幅未来景象。  相似文献   

11.
我一直想去看看列宁的故乡但一直没有机会。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成为我们的理想和追求,而今这个一声炮响的地方怎么样?我很想去看看。2002年11月3日,我们一行6人从北京飞往莫斯科,一路上想得很多:伏尔加船夫曲、莫斯科郊外静悄悄、静静的顿河、保尔柯察金、卓娅和舒拉、无脚飞将军,甚至想到普希金决斗的故事,对过去的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充满着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莫斯科和北京时差5小时。飞行9个小时后飞机安全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2号机场,我们踏上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土地。这里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从机场到住地伊兹洛瓦酒店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两党矛盾激化。但在1964年时因赫鲁晓夫下台,中共认为有了令两党两国关系出现转机的可能,为此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然而这次访苏是一次地道的踏雷之行,其结果是彻底终结了两党的关系,并成了中苏两国高层领导最后一次的集体会面,导致中苏关系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下25年之久。《1964年莫斯科中苏两党会谈的破裂》一文披露了经过。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文史博览》2010,(1):11-11
<正>在中共召开过的历次代表大会里,其中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是在异国之地莫斯科举行的,这就是中共六大。1927年春夏,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相似文献   

14.
征敏 《文史月刊》2004,(12):F003-F003
到了莫斯科,很少有人不去看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中心。该处占地面积很大,各类建筑十分漂亮,草坪如毯,绿树成荫,清泉喷溅,游人如织,还能看到在俄罗斯很少能够见到的列宁塑像。  相似文献   

15.
关向东 《黑龙江史志》2021,(1):47-48,6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短暂的36年人生中,曾两次到过哈尔滨,和哈尔滨有着难解的情缘. 一、瞿秋白第一次到哈尔滨 瞿秋白第一次到哈尔滨是1920年10月20 日.瞿秋白乘火车取道哈尔滨去莫斯科,他是以北平《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身份赴莫斯科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的郊外,有一處風景很好的地方,名叫‘奥斯坦金’,這里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是屬於帝俄最大的地主舍利蔑介夫的,他  相似文献   

17.
1925年9月23日,与“廖案”有牵连的胡汉民,带着一封由汪精卫签署的给俄共(布)中央和苏联政府的信,肩负同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商榷国民党的组织、宣传及在国民革命时期应取之策略等重要问题的使命,并作为国民党出席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的代表,离开广州前往莫斯科。10月4日,当胡汉民抵达海参崴时,受到了热情欢迎。他在给汪精卫的信中说,苏联人接待他的感情之热烈、礼仪之隆重、肴食之丰美,是平生所未遇见过的。在中国南方被“礼貌地”驱逐出来的胡汉民,竟在苏联受到如此欢迎,他的惊喜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8.
正奉命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七大并发言1934年7月上旬的一天,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罗迈(李维汉)找滕代远谈话,准备派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滕代远听到组织的这个决定,心中万分高兴。他自入党以来就盼望能到苏联去学习,这次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7月,一个炎热的夏日,在莫斯科的河畔,两个女人因为一条狗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解密邓小平莫斯科留学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年初,22岁的邓小平(当时叫做邓希贤)受中共旅欧支部派遣,从法国抵达莫斯科,在苏联居住和学习了一年。留学莫斯科期间,邓小平和蒋经国是同窗好友,并且结识了首任妻子张锡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