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尔滨,一说金代阿勒锦之音转。案查,阿勒锦一语首出清同治甲戌(1874年)江苏书局的校刊本《金史》。在此校刊本之前的元至正刊本(1344年)和乾隆初年(1736年)武英殿刊本《金史》均作霭建村。乾隆十二年(1747年)就元至正刊本、武英殿刊本《金史》及《国语解》的讹舛,内阁曾奉上谕“用国朝校定切音,详为辨正”,故江苏书局校刊本《金史》改译霭建村为阿勒锦村。据《哈尔滨考》考称,金代阿勒锦村大体上似在现哈尔滨市区:“成发屯与莫力街之间,或许稍稍偏  相似文献   

2.
陈士平 《黑龙江史志》2013,(12):26-26,37
<正>辽金时期的哈尔滨地区是生女真完颜部繁衍生息的地方。女真部落有个"霭建村"就在今哈尔滨东郊巨源镇的小城子古城。女真语"霭建"出自《金史》,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版本将女真语"霭建"错译为"阿勒锦"。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勒锦"被设定为哈尔滨的语源,因此,破译女真语"霭建",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经多年研究,破译了女真语"霭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释义     
随着改革开放,哈尔滨在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声誉日隆,对哈尔滨历史的研究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外,档案资料的陆续清理,也为推进哈尔滨历史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例如特指今哈尔滨市地域而言的哈尔滨这一名称,见于记载的时间就不断提前,据清同治五年(1866年)档案记载:“查哈尔滨民人傅成德有渡船一只,此渡于乾隆四十二年发给印票为证。”表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哈尔滨这一名称可能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对哈尔滨这一名称的来源及其语义,却众说纷纭,如有女真语“阿勒锦”说,满语“扁”说,蒙语“平地”说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4.
18 98年 6月 9日 ,一队由沙俄依格纳齐乌斯副总工程师带领的中东铁路工程局机关人员 ,乘船沿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到达哈尔滨。沙俄把这一天定为中东铁路的开工纪念日。他们用 80 0 0两银价买下了香坊“田家烧锅”的 30多间房子 ,以此作为中东铁路建设局的临时办公地址。不久 ,俄国人就形成了开发、建设新哈尔滨的计划和构想。建设局宣称要把哈尔滨建成“东方的彼得堡”。计划从 190 0年秋天起 ,城建的重心由旧哈尔滨 (今香坊 )转向新哈尔滨 (今南岗 )和埠头区 (今道里 )。新哈尔滨在今南岗一带 ,当时称秦家岗 ,俄称“诺威倮特”(俄文“…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和北满一带土匪多是有历史性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企图利用土匪配合其军事进攻,独占抗战胜利果实,于是采取了武装土匪的政策。许多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股匪,大部分被国民党收编加委,他们一经插上国民党的标签,就变成了政治土匪,群众称“中央胡子”。国民党的建军土匪有一句口头禅“是兵不领饷,是胡子不抢(并非如此),专打八路,敬等老蒋”。1945年“九·三”后至1946年,哈尔滨及附近各县曾出现“挺进军”、“先遣军”、“救国军”、“锄奸团”、“保安队”等国民党建军土匪近50种。其中人数多有实力的有“松江省保安队”、“中央先遣军第五战区”、“陆军新编第二十七军”、“东北救国军第六路军”、“东北挺进军第二纵队”等7股。建军土匪的指挥机构和首脑人物隐蔽在哈尔滨市内,其兵力则集结在哈尔滨周围各县,对哈尔滨形成包围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乔传义 《中国钱币》2008,(2):70-71,F0004
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这一“美誉”源于早年哈尔滨曾经是俄人的天下,就连当时哈尔滨的货币都是沙俄的“羌帖”。正是这些“羌帖”曾经给哈尔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正是这些“羌帖”派生出了很多地方性纸币。本文根据史料介绍一种以羌帖为本位的特殊纸币—滨江农业银行存票(封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董事长和总经理级别的华商作为主要调查对象,总结分析华商参与“一带一路”的态度、动机、需求及困难和风险。调查发现: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华商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响应。华商对“一带一路”倡议总体认识到位,但部分华商对“一带一路”性质认知存有偏差。第二,华商参与“一带一路”的主要动机是民族情感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两者得到满足或平衡时,参与动力最强,积极性最高。第三,华商参与“一带一路”普遍存在渠道不畅、项目对接难、融资难度大、跨境资金流动难、汇率波动大等实际困难。第四,华商在参与“一带一路”中主要面临政治、经济和法律三大风险。建议引导华商参与“一带一路”,要充分考虑华商的特殊性,注重情利等值原则,让华商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情利双收,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8.
<正>一、建造的历史背景1898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  相似文献   

9.
<正>“老巴夺”(Lopato)现在是哈尔滨卷烟厂的一种香烟品牌,也是哈尔滨卷烟厂的另一种称谓,它最早是哈尔滨卷烟厂创建者的名子。对于大多数哈尔滨市民来说,“烟厂”(老巴夺)如同“秋林”、“道里”、“江堰”等等一样是非常熟悉、常用的名子。一方面,烟厂代表着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地理方位,它位于南岗区山街(现称一曼街),从道外区一上坡就能看到的非常醒目的巨大黄色楼房;另一方面,“烟厂”不仅是一个普通的街区名子,同时它也代表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发展的一段独特文化与历史。笔者在查阅了大量哈尔滨历史档案、地方志基础上,结合老巴夺后代派粹克·老巴夺(PatrickLopato)所给予的帮助,试图对老巴夺家族在哈尔滨的活动情况做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靖远一带的﹃人日﹄习俗一虚“人日”,靖远一带俗称“人七儿”,其“儿”应为“日”之音变,“人七儿”即“人七日”。“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传说此日为人的生日。“人日”习俗属岁时礼俗。是日,靖远一带习俗,首先要观看天气的阴晴,以卜人事的吉凶。天气阴晴,早晨...  相似文献   

11.
勿吉地域西南部边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勿吉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南北朝时代的少数民族。勿吉,是肃慎族系继肃慎、挹娄之后的第三个族称,见于史书约一个世纪(475—572年),后转称靺鞨。勿吉族的地域,史有记载,但由于前后史料说法不一,致使中外史家众说纷纭,分歧甚大。如过去,有的学者认为勿吉族的区域“为今吉林省东南地(指旧境,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东地属吉林省——笔者)”,有的说其根据地“以今哈尔滨附近最相当”;或说勿吉中心地在“石头城子”,或说其中心“应在今吉林省之北部(指旧境,同上)。今人论述勿吉地域,一些同志强调勿吉族的主要部分居住在今“吉林市附近”,或说自先秦至南北朝,肃慎族系一直有“吉林一带松花江沿岸”地;而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勿吉族和勿吉是两个概念,勿吉部在今五常县一带。归纳上  相似文献   

12.
葛妍 《黑龙江史志》2011,(14):31-32
历史上哈尔滨香坊区域的称呼比较多,如“田家烧锅”、“老哈尔滨”、“上号”、“香坊”等。“田家烧锅”是香坊区域出现较早的称呼。相传大约在1805年(嘉庆十年),田保辉兄弟6人从山东省登州府黄县松林田家庄逃荒到吉林省榆树县田家屯投亲谋生,不久田保辉、田炳辉兄弟2人来到哈尔滨香坊区域的东部开荒种地。  相似文献   

13.
我没有当“右派”的“光荣历史”。但在哈尔滨师范学院(今哈尔滨师大)读书时,也经历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全过程,甚至险些被打进“右派”堆里去,差一点当了“右派”。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是一个由中东铁路修建而形成的近代城市,沙俄为了实现其“黄色俄罗斯”的阴谋,公然成立哈尔滨自治公议会,宣布“自治”,独揽市政大权长达18年。围绕哈尔滨市政权的收回,中国政府做了长期努力,终于在1926年成立哈尔滨特别市,收回市政管理权,真正在哈尔滨行使完全主权。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之名的出现,已被《哈尔滨考》一书定论,认为“哈尔滨”三字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哈拉宾”正式改名而来的。其实早在同治六年(1867年)“哈尔滨”就以地方名称的形式,正式出现在官府衙门的呈文中了。据阿勒楚克档案右司11号卷载:“为劄饬事,同治六年六月初六日据拉林属界哈尔滨地方丁民武及选迎、舆控称情,因小的正在家中,于五月十七日乡约张越青、地方赵幅、拉林民役李亮、张姓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和发展,“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人民性是其显著的特点。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看,以人民为重是“一带一路”的逻辑起点。因此,在共建“一带一路”时,应充分发挥人民的理论创新作用和实践主体作用。同时,各国应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合作,互利共赢,共享“一带一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依托黑龙江省情实际,黑龙江省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并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本文就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背景暨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了相关考证。  相似文献   

18.
<正>讲好丝绸之路故事,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是高校历史教学中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历史教学不仅要积极担当丝绸之路故事的讲述者、传播者,为推动“一带一路”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而且要通过讲好丝绸之路故事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虽然当下中国经济尊居于世界第二,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却严重滞后于其经济影响力。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人的生活浸泡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中,讲故事是争取民意和文化认同极其有效的传播手段。符号叙述学的出场解放了故事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了故事的文化承载力和传播力,把如何讲好“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引入到了一个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视域:“一带一路”是既非文化“标准性”亦非文化“标出性”建设;推进多民族文化协同发展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复兴“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价值益于增进与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融合;以“融合视角”讲好“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20.
“哈大洋”是流通在哈尔滨及其周围地区纸币的简称。由于它是以“大洋”(银元)为本位并印有发行地“哈尔滨”字样,故称为哈尔滨大洋票,简称“哈大洋”。这种纸币于1919年由中国、交通两银行首先发行,接着东三省银行(号)等也相继发行,流通于吉、黑两省。“九·一八”事变后,被伪满洲国中央银行的伪国币所取代。本文拟就这一时期哈大洋的流通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