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地宫清理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朝阳位于辽宁省西部,市内原有呈鼎立之势的3座方形砖塔,依其方位,俗称东塔(清初颓毁,今存塔基)、南塔、北塔(图一)。北塔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图版壹:1),从1984年开始,国家拨款对其进行修缮加固。为配合维修工程,省、市文物部门于1986年春联合组成北塔考古勘察队,在塔周围进行钻探发掘,同年11月,发现并清理  相似文献   

2.
清初,在盛京(今沈阳市)城四面各建一寺,“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寺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法轮寺”。每寺各有宝塔一座,因而俗以东塔、南塔、西塔、北塔指称四寺,或并称某塔某寺。四寺加之实胜、长宁二寺,乃清代盛京城著名的六座喇嘛教寺院。由于年久失修,横遭战火,四塔四寺中的“东塔永光寺、南塔广慈寺,均存其塔,而亡其寺”,西塔延寿寺于1968年拆除,“只有北塔法轮寺,寺塔并存,现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 双塔山位于承德市区西南15公里双塔山镇,占地面积3000公顷,是承德市区最大的自然风景游览区,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它是两个石柱并立,为两座塔状山峰,并且峰顶上各有一座古塔而得名。这里山奇水秀、怪石峥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最为神奇的是30多米高的双塔山峰绝壁之上各建有一座塔式建筑,南塔保存完好,北塔已坍塌。据考证,此双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承德府志》记载:"东塔(南峰)之巅有古庙,不详何人所建,已就倾圮,旁有一小碑镌  相似文献   

4.
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老城区西北隅。是一座方形空筒式十三级密檐砖塔,残高38.7米。它始建于唐,辽代整修,是东北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佛塔,有"关外第一塔"之称,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塔塔基和砖砌体都存有不同时期重建  相似文献   

5.
东塔建于隋仁寿元年(601),为嘉兴"七塔八寺"的七塔之一。东塔历代皆有重建、修葺,1968年被彻底拆除,在拆除过程中于地宫出土28件(组)文物,材质有玉、石、水晶、铜等,年代从宋至明。  相似文献   

6.
泉州西街开元寺内有二座石塔,东西遥峙,相距不及二百米,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二塔雄伟高耸,有凌驾市空之势,它不仅是文物古迹所在,而且也是一处游人常到的风景区,闽南一带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东西塔的盛名,留传在民间许多歌颂双塔故事便可佐证,海外华侨往往以双塔为怀念乡土的缘起,现在我们根据初步调查概况,作简要报导。  相似文献   

7.
刘梦  周伟强 《四川文物》2022,(4):21-36+121
新化北塔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上梅镇北塔村。为配合《新化北塔壁画保护修复方案》《新化北塔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4—6月,新化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等单位对新化北塔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遗存主体占地面积190.33平方米,建筑面积685.55平方米,壁画面积1110.72平方米。新化北塔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坐西北朝东南,高七层,各层碑刻数通,塔内外绘制壁画,内容广泛,特征明显,民间气息浓厚,题材包括祥瑞、神话故事、山水、劳作场景等,多达十类以上,是我国唯一一处壁画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的风水塔。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化北塔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中晚期风水塔的建造技术、壁画风格等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灵石寺塔位于浙江黄岩市城西20公里处头陀区潮济乡灵石山南麓.灵石寺始建于东晋隆安二年(403).灵石寺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原有两塔立于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东塔清初已毁.西塔于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塔残高21.1、层高3、边长2.42米.六面七级,砖结构,使用木筋.每层每面有倚柱、(木兼)柱、柱头卷杀.明间设壶门式壁龛,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体从底层至顶层,层层设置藏佛像和供养品的天宫计16个.塔里有石塔一座.每层“天宫”之间以3—5砖为隔层,因此塔心实际上呈空竹节筒状(图一).塔基础厚达2.95米,均为黄泥和乱石瓦砾拌羼夯筑.因年久失修,塔体严重残损倾斜,于1987年11月大修,在大修过程中,进行了文物清理工  相似文献   

9.
海宝塔     
海宝塔在银川北郊海宝塔寺内,俗称北塔(图见封底)。站在银川街头北望,就可以看见塔顶巍然高耸。它与市内西南角的承天寺塔(俗称西塔)遥相对峙,使这座塞北古城显得更加古朴壮观。海宝塔寺坐西朝东,现存佛殿建于清末。寺中主要建筑有山门(已毀)、接引佛  相似文献   

10.
辽代金银经塔1988年11月出土于朝阳北塔天宫,是相当珍贵和重要的文物。 经塔以金、银、铜、珍珠制成。分为火炉、莲座、塔身、顶盖四部分,残高39厘米。炉盆作浅钵形,平底,铜质,上有豆座形连弧边银盖。炉盖上接莲座,座内置1八瓣金莲叶。塔身系四重圆筒形套,内装经卷。顶盖为金片锤錾成八瓣半敷蓬花,顶尖置一颗大珍珠,边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朝阳北塔浮雕的图像内涵和造型特征,并考察了其历史背景和影响。辽重熙十一至十三年,在该塔外面新制作了金刚界四方佛、八大灵塔和供养菩萨等浮雕。作者通过对这些图像题材和造型的分析,认为该塔浮雕组合表现了以毗卢遮那佛为中心的金刚界曼荼罗,融合了新的八大灵塔信仰。其中,金刚界四方佛的五佛冠体现了辽代独有的造型特征和宗教意义,而八大灵塔基于与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结合而盛行的辽代独有信仰,其塔名来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另外,该塔供养菩萨像反映了金刚界密宗的原则和信仰。通过供养菩萨手持之莲花枝柄香炉,可知这种器型由辽传播至高丽的历史事实。最后,作者分析了辽宁朝阳地区的宗教发展历史和朝阳北塔对其他辽塔的影响,认为朝阳北塔浮雕当为辽代金刚界密宗复兴的开端,对八大灵塔信仰在辽境内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荆王庄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北小乔乡西南5公里。村东曾有一座古寺,早年被毁,夷为耕地,仅留方形石塔两座,坐北向南,东西排列。西塔保存完好,立于原处。东塔惜在前几年被拆除,部件有的被弃至壕沟,有的被砌于井台。1988年8月,中原石刻艺术馆将弃之部件征集收藏。两塔均为七级叠涩式方形建筑,通体用青石造成,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西塔(见图)现存通高约330厘米。方  相似文献   

13.
古塔     
《文博》1997,(3)
陕西古塔丰富多彩,形制、性质及用途呈多样化,质地亦砖、石、木、土、铁、琉璃一应俱有.全省现存各种类型的塔300多座,按古建筑收录的有185座.其中隋塔3座,唐塔22座,宋塔24座,金塔4座,元塔3座,明清塔129座.分布以关中居多,达96座;陕北、陕南各为56座和33座.较为集中的有西安慈恩寺塔林和志丹九塔湾塔林两处.  相似文献   

14.
天龙山唐代舍利塔(无边宝塔、普通宝塔)座落在江西省万安县五丰镇双坑村天龙山天龙寺旁.两座舍利塔呈前后位置.均由花岗岩石料砌成。前塔底边周长5.6米,通高3.8米,圆形五级层层内收.塔上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尤其是三层上的“飞天”浮雕和塔的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房山区西北20公里戒坛山前有三组石头城,常乐寺建在南城,寺院北部原有石塔一座,名曰“自来塔”。自来塔已于百年前被当地人拆除,但塔的位置尚十分明显。笔者据明代成化十六年、成化十七年石碑考证,认为此塔十分重要。它是一座阿育王塔,建塔年代在辽或辽以前,塔为11层。笔者根据碑文记载和对石塔多年的研究,对石塔进行了复原,可以作为常乐寺重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读了《文物》1986年第3期《河南安阳灵泉寺唐代双石塔》一文,颇有收获。关于塔上唐人题字,有数事或当补充。灵泉寺双石塔上之唐人题字,武虚谷《安阳县金石录》卷四已有著录。《双石塔》一文著录了西塔禹璜、郑儅等人的题记,对禹璜题记录文有删节,对东塔徐源等四人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18,(6)
《陕西古塔全编》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数据库为基本依据,结合"二普"资料和截至2017年底项目组踏查、访探及考证、梳理资料成编。该书由西北大学出版社遴选申报,被批准为"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三章,依次介绍关中、陕北、陕南地上现存不可移动古塔共计517座;属性涵盖佛塔、道士塔、宣礼塔(伊斯兰教"邦克楼")、文星塔、料敌塔、风水塔、灯塔等;质地则砖、石、铁、木、土、琉璃等一应俱有,可谓将陕西境内可见的古塔遗存,无论完整、残损抑或修复和迁建者皆囊括殆尽。下编两章,分别记述近一个世纪消失的陕西古塔和陕西发现佛教供奉塔、造像塔、壁塑塔及画像砖塔概要,藉此可增文史、宗教史、建筑史、民俗史和社会发展史(诸如陕南开发史)资料,并引起有关方重视和带动相关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通旧称通州,是一座有着千余年历史的明古城。这里留下了诸多的物古迹,名的南通三塔就是其中之一。民谣日: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霄插。  相似文献   

19.
汉中市东塔在市内东关塔儿巷小学校内(图1).据南郑县志载,此塔本在净明寺院内偏西之处惟寺已久废,今为学校所在.塔平面方形,为单层多檐式砖塔.塔下砖基座方形,高约50厘米,其上更有方形台基一层,高16厘米.塔门在东面,已经封堵.据学校教师谈,塔门内辟有小方室,高约3米左右,惟室顶结构未详.自塔身以上共有塔檐十一层,高约15米许,各层高度和直径均自下而上逐层减小.其出檐结构,先自壁面迭涩一层,上施菱角牙子一层,再上迭涩砖四至五层,合砌成为塔檐.自塔身以上,各层每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整理辽宁省朝阳市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阳北塔辽代天宫出土的文物时,在上千枚铜钱中发现了二枚少见的佛教供养钱(插三:下右)。其中一枚为檀香木雕成,棕色,芬芳浓郁,素面无文字,直径28、穿宽5、廓厚2.5毫米,重2.2克。另一枚为玉质,系白玉琢磨而成,素面无文字,非常精致。直径12、穿宽3、廓厚1.8毫米,重0.5克。据朝阳北塔天宫中石刻题记得知,朝阳北塔再葬的时间为辽兴宗重熙十二年(1043年)四月八日,此钱即为当时佛教信徒作为供养钱而葬入天宫内的。辽宁朝阳北塔出土辽代供养钱@郎成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