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海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体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是各项事业赖以发展的宝贵财富。适应时代要求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不断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进程的迫切要求。本文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省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问题,并就不断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组 《攀登》2004,23(6):73-79
青海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既面临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分析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是青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贾得雄 《攀登》2007,26(1):143-145
本文通过对藏医药向国际化发展前景的论述,阐述了培养藏医药外向型人才的必要性及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孙玉清 《攀登》2004,23(4):82-84
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青海省人才市场的现状、面临的问题等方面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加快我省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依据青海经济发展的特点,青海今后经济发展只能定位于追赶型经济类型。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文围绕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青海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按市场需求定位、制订切合青海实际的人才开发战略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青海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冯海英 《攀登》2007,26(4):90-92
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文从纵横两个纬度对近年来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在规模和素质状况方面的变化特征作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逐步壮大,人才结构显著改善,人才素质有所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开展,青海省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中也存在着一些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闵小芳 《攀登》2007,26(2):25-27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就青海省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培养新型农牧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休闲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解决旅游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满足市场对休闲旅游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旅游职业教育应更加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专业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密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富强 《神州》2014,(5):199-199
法律援助律师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是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表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法律援助律师自身价值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孙丽英 《沧桑》2009,(5):91-92
现实中人们对律师职业道德存在种种误解,影响到对律师的正确评价与行为认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律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以及对律师种种误解产生的原因,以帮助人们正确解读律师职业,消除误解,增强对律师执业行为的认同与尊重,并推进国家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2.
王靖 《攀登》2001,20(5):57-58
西部地区人才现状已严重地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章结合西部具体情况,提出了如何建立和形成适合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的良性机制,以促进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在高校实施创新教育已成必然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的教育创新既是创新教育的前进,也是同创新教育相伴随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源自西方的律师制度在近代中国确立之前,英文中的lawyer等概念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在中国译介并传播,且出现讼师、状师、法家、律师、辩护士等不同译法。最终,律师这一译词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译词的选择与使用,反映国人对律师制度及律师职业认知历程的嬗变。早期译介者以讼师这一传统概念对译lawyer一词时,并没有给予其明显的价值判断,但由于传统社会中讼师的不良形象,以及在中国官方话语的构造之下,讼师这一词汇本身承载的根深蒂固的负面意涵便被无限放大。这种负面意涵直到民国时期律师制度确立、律师阶层产生之后依旧存在,影响了律师阶层在近代中国地位、身份的确立。  相似文献   

15.
王淑琴 《攀登》2007,26(4):100-101
本文从水资源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青海省水资源特点以及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探讨了青海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青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及人水和谐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潘纪强  张同秀 《神州》2013,(18):254-255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法律渐渐的被中国的广大民众接受为越解决纠纷的工具,因而随之律师业也兴盛起来。但是各种问题也相继出现。而国外特别是西方的法治发展经年已久,其律师业的发展也颇为成熟。笔者试图立足中国问题,以律师的收入为切入点,把目光看向国外,对律师业的问题进行研究。那么律师业的高收入究竟是否合理?高收入背后的理论基础何在?中国与外国的律师业差距究竞何在?未来中国的律师业收入将何去何从?本文笔者试图从局外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以理性的态度对相关问题作出分析,解释和推论,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清香 《攀登》2008,27(4):219-220
本文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理论出发,就青海省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的意义和有利条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青海省区域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克龙  李峰  丁爱青  陈宗颜 《攀登》2004,23(5):80-82
自1987年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但如何测度较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及其定量评价方法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生态足迹作为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明而综合的特点。本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依据200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对青海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为1.8438ha,青海省人均生态承截力为1.2681ha,人均生态足迹赤字0.7327ha;生态足迹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草地、耕地类产品的消费。青海地处高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因此加强生态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其生态足迹赤字,逐步走向生态省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农村税费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卫 《攀登》2004,23(1):85-87
青海省农村税费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认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其核心是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如果政府机构改革不彻底、冗员太多,政府社会在支出的压力下有可能重开乱收费的口子,使制止乱收费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20.
律师职业道德是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的指导思想,重视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使我国律师行业向规范化,现代化迈进。本文从定义律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开始,分析了律师职业道德的特征,展现了我国律师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方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