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上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中原农耕民族不断受到侵扰,成为中原政权在北方的一大边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蒙恬率30万劲旅北上,一举打败北方强敌匈奴,迫使“胡众”全线后撤,远逃到大漠深处,秦国便占领了塞上的“河南地”,并沿黄河筑44城,“徙谪,实之初县”,驻兵防守。大军云集,吃饭成为第一大难题。开始的办法是“于北河,蜚刍挽粟以随其后”。但是,从内地长途运粮到北边,若把途中人畜口粮和饲料的消耗计算在内,送到边城也就所乘无几了。所以只能大量向塞上移民,官府给移民免费提供土地、耕牛、农具、籽种,让他们就地开荒种地,争取军民自给, 相似文献
2.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留下的众多文化遗存当中,匈奴墓葬分布的区域最为广阔,数量也较多.匈奴墓葬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大部分区域、俄罗斯外贝加尔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及其周边地区.今天的蒙古国是古代匈奴民族统治的中心地带,分布其境内的匈奴墓葬数量最多,除巴音乌勒贵和东戈壁两省以外,其他省市境内均有发现.从目前的统计数字看,蒙古国境内的70多个地区共发现4000余座匈奴墓葬,其中已发掘约400座.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匈奴墓葬发现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