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国宪制为近代以来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它具有独具一格的特点。保守主义的政治理念是英国宪制的思想基础,它保障了英国宪政的稳定和效率,以及其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流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虹 《世界历史》2001,(4):30-37
就历史发展而言,流民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16世纪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英国流民问题突出。流民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流民有哪些特点?流民的状况怎样?鉴于失业、贫困、流浪问题是所有国家在经  相似文献   

3.
18世纪英国报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报业的发展表现在销售数量的不断增长、报纸名称的多种多样以及名称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办报目的与特色的背后是社会观念的进步与商人对社会的深沉责任感和浓浓的人文关怀,报业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因素。18世纪英国报业的发展没有脱离深刻的背景环境,在\"对当前历史记录着\"的同时,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的英国,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弊端:刑法的严苛;执法过程中的不公正;恶劣的监狱环境和犯人悲惨的处境。这些弊端受到了当时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约翰·霍华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狱改革的措施,并积极地推动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犯人的处境,是英国监狱改革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5.
6.
黄光耀 《安徽史学》2002,25(3):90-94
本文认为16世纪是英国社会重要转型期,此间英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农本经济的松弛解体、市场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最终形成国内经济的早期一体化发展格局和开放性的对外贸易体制,而这正是近代英国率先成功地实现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19世纪中叶,欧洲诞生了多种社会主义思潮,英国的情感社会主义就是其中之一。从英国的文化传统、社会需求和民族情感出发,情感社会主义思潮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主张复兴伟大传统,重建信仰、道德和情感等现代人的精神品质,吸收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消费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在探究消费社会、消费革命或者消费主义的起源时,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18世纪的英国,甚至追溯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本文从英国人实际消费能力的提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炫耀性消费行为,花样繁多的诱导消费的销售手段,咖啡馆、剧院等各式消费场所和商业化休闲产业的激增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试图论证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消费社会,并分析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对重商主义的研究局限于经济学说史领域,并引起了广泛歧意和争论,甚至有人主张放弃这个概念。通过对重商主义特征进行历史考察表明,重商主义政策和思想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所产生的最早的转型政策和转型理论形式,是世界现代化理论和进程的开端。因此,重商主义是相当明确的历史范畴。对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特征的历史考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一种历史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集权主义、注重伦理关系、强调道德至上 ,其最大优点就是注重人生的理想和精神因素的作用 ,而最大的弊端是重人治、轻法治 ,“文化大革命”将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 ,特别是将传统政治文化的缺陷充分显露出来。这说明传统政治文化对我们存在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自己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 ,找到稳定的、持久的、有积极意义的因素 ,从传统中构建“现代政治文化主体意识” ,即在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时 ,要在重视精神理想的中国政治文化中 ,注入法治文化的基本要素 ,形成更科学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Lord Hugh Cecil. It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Cecil's thought 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role of the constitution in his thinking.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this. First, his opposition to Chamberlain's tariff reform campaign was rooted in a view of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the policy would have on politics, evidence for which Cecil saw in the tactics used by the tariff reformers. Second, because his opposition to the Parliament Bill and to the home rule proposals, which lay behind the removal of the house of lords' veto, was similarly rooted in what he saw as the unconstitutional nature of these measures. Third, because Cecil was an active proponent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s that were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he second chamber could still exercise a restraining influence on government and so stand up for the interests of what he saw as the moderat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相似文献   

13.
This introduction discusses both the western cultural context of, and research issues behind, the following three articles on institutions founded to house the poor in Holland, England, and their American coloni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is volume on colonial-era institutions for the poor and the previous volume on nineteenth century asylums and prisons.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派与世界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学派研究方法中,历史占有重要地位,英国学派依托世界历史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英国学派也成为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桥梁。根据英国学派的核心概念"国际社会",提出了"首要制度"的概念,这个概念是英国学派对界定国际社会和阐释世界历史变迁标准的一个特殊贡献。首要制度是国际社会的深刻的、不断演化而来的社会结构,包括主权、外交、民族主义、殖民主义以及国际法等。次要制度与之不同,它是被国际关系学的自由主义(制度主义)者所研究的一种建构的、工具性的制度和国际组织。在定义首要制度及其如何产生、发展和消亡后,人们就可以进而关注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几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社会。在此基础上,英国学派以首要制度的变迁为基准,对现代国际社会进行一个简明的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叙述。最后,反思了全球国际社会的理念和更趋于核心—边缘的现实结构之间的张力,在这种核心—边缘结构中,西方核心和其他各种区域性的国际社会共享各种制度和存有各种分歧。  相似文献   

15.
钱乘旦 《史学月刊》2002,(10):87-90
20世纪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20世纪重大历史事件都围绕现代化展开。就不发达国家而言,现代化对他们的冲击逼迫它们做出回应,于是就出现众多的革命、改良、和民族独立战争。就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似乎表明它们的“现代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于是它们进入“修正”现代化的阶段。一方面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一方面是“修正”现代化的努力,这两种相反趋势造成20世纪历史的矛盾发展,“不平衡”引发出无数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世纪欧洲国际秩序及其原则的追述,从体系和单位双重视野出发考察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我们发现,随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国际体系的崩溃,西方国际构造的重心发生了从意大利和地中海西移到北大西洋东岸的转移,全球性政治经济初露端倪;而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与形成,则明显地具有它们作为最初的领土集中的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根本特征。运用体系和单位双重视野,我们还可以获得如下认识:(1)使得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具有重大复杂性甚而曲折性的主要因素,相当集中地寓于与西欧现代强国并立的哈布斯堡"传统型半旧帝国";(2)在这起源时代若干萌发中的新要素,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现代国际体系未来长期演进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irregular army in Qajar Iran, including its assembly, numbers, and provisions, as well as the army'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t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ivisions of the ad hoc forces (provincial militia and tribal cavalry) and of the standing forces (the shah's bodyguard and artillery corps). Until the creation of the so-called regular army units in Ira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irregular army was regarded as the only military force in the service of the Qajar dynasty.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a “regular army,” irregular forces, particularly tribal cavalry, continu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ran's military system throughou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of the irregular army—its role in Qajar society, its 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 structures, its ethnic composi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state itself.  相似文献   

18.
颜廷 《史学集刊》2008,(3):105-113
近代英国两大统治集团贵族与中等阶级在宪政观念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贵族坚持对政治民主特权化的理解和独占权;19世纪30年代后贵族转变宪政观念,承认了中等阶级对民主的共享权,但坚持对民主的特权性解释,而中等阶级也继承了这一点;1865年后中等阶级破除了对民主的狭隘理解,在观念上转变了对社会下层宪政能力和潜质的认识,承认了社会下层的宪政权利.由此,近代英国主流社会对民主权利的解释经历了从狭义的特权性理解到普适性理解的转变过程.正是由于主流社会,尤其是中等阶级在宪政观念上的积极转型,使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基础,同时也塑造了近代英国社会的阶级妥协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李斌 《史学集刊》2004,10(2):105-110
近代英国民众休闲生活史的研究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 ,初期的研究者及研究成果都非常有限 ;70年代 ,休闲史研究得到主流学术界认可 ,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研究者和著作 ;80年代 ,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得到利用 ,促进了休闲史研究的发展 ;90年代以来 ,研究学者更多 ,研究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在 5 0多年的研究中 ,学者们讨论了休闲文化的两极分化、民众休闲的萎缩、休闲生活变迁原因以及休闲革命影响范围等一些重要问题 ,并形成了一些公认的结论。此外 ,休闲史研究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料 ,促进了该项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Georges Cabanis (17571808), through his writings on the rel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oral, or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man, left a legacy that made the study of mental activity a part of physiology. His views on the importance of phosphorus to the function of the brain thrust that element into a prominent stream of research that involved many investigators in several countries. Although that particular stream eventually dried up, its influence remained: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asic medical science had become well set on studies of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