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通过梳理方志、宗谱以及口碑等材料,结合窑址采集标本和博物馆藏品,并参考重要传世品,初步探讨了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龙泉窑青瓷的面貌。研究表明,明代中期以来庆元县竹口窑场逐渐成为龙泉窑的一处生产中心,并在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这一时段生产出一类胎体厚重、釉水青透、多以折枝花卉纹装饰的青瓷器,其中的精品可能还曾进入宫廷。这一时期的竹口窑场极有可能由许氏窑户经营生产。  相似文献   

2.
申浚 《考古与文物》2016,(6):110-117
龙泉窑瓷器是销往非洲的大宗商品之一。主要发现于靠近红海的北非和临近印度洋的东非,尤其是中世纪贸易港口城市及其距离不远的内陆城市的宫殿、清真寺、贵族邸宅和柱墓以及城市废弃物等。发现元代龙泉窑瓷器的数量和器类大大超过明代,以碗、盘、罐为最多。其用途除了饮食器之外,还用于宫殿、贵族邸宅、清真寺、柱墓等建筑表面的装饰或室内陈设。根据考古发掘,在非洲出土龙泉窑瓷器的年代为北宋至明代中期,元至明代早期的龙泉青瓷占出土中国外销瓷器数量的首位。明代随着青花瓷的发展,龙泉窑瓷器逐渐被江西景德镇和福建等南方窑场生产的青花瓷所取代,明中期以后基本不见。  相似文献   

3.
陈扬 《南方文物》2015,(2):160-165,175
龙泉窑窑火绵延数百年,从北宋时期兴起直到明代中期,至清仍有窑口在烧造粗瓷,这期间龙泉窑产品风格几度变更,本文旨对龙泉窑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两次转变进行阐述,探析其转变的时间及内涵,以及历史背景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代是龙泉窑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在过去的研究中,明代龙泉窑仅寥寥数笔,本文着眼于明代龙泉窑的分期研究,以纪年墓出土器物、传世纪年瓷器为主要对象,将明代龙泉窑分为三期,即洪武—宣德、正统—正德、嘉靖—崇祯,并分别论述三个时期龙泉窑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5.
《毛家湾:明代瓷器坑考古发掘报告》是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发行。该书16开精装本,正文共计86万字,定价468元。该书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2005年发掘的毛家湾明代瓷器坑的考古报告。书中系统介绍了瓷器坑内出土的唐至明代中期的瓷器,包括景德镇窑、磁州窑、龙泉窑、钧窑等窑口,其中以明代中期景德镇窑瓷器最为丰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009年1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淮安市楚州博物馆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遗址发现了一处明成化时期的龙泉窑青釉瓷片堆积坑,清理出土了大量龙泉窑青瓷残件和残片。堆积时代是明成化时期,除少数残片为元代晚期外,其余均为明代早、中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出土资料与相关文献对景德镇地区明代仿龙泉窑瓷器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考察对象主要包括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明代官窑仿龙泉窑器,以及景德镇地区明代民窑仿烧的龙泉窑器。研究表明,明初景德镇地区受浙江龙泉窑的影响,仿烧技术已达较高水平。随着明代官窑仿烧技术的完善,以及景德镇地区仿龙泉窑的成功,龙泉青瓷的地位逐渐被景德镇窑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季寿山 《收藏家》2006,(4):47-48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因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西南山区的龙泉境内而得名。它烧造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创烧,至明代盛烧不止,到清代结束。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龙泉窑是在越窑衰落之后兴起的一个青瓷窑,但它发展迅速,延绵时间超过了越窑,约有800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体系。龙泉窑历史悠久,窑场分布范围广,产量甚大。据考古调查,已发现龙泉青瓷窑址500多处。龙泉市是龙泉窑的主要产区,在龙泉市境内已发现古窑址360余处。龙泉市不但窑址多、产量大,且制瓷工艺技术高,出现了大窑、溪口等名窑。在龙泉窑漫长的制…  相似文献   

9.
宋元明时期闽北(福建北部)地区的青瓷生产受到了龙泉窑的影响,其仿龙泉青瓷的生产在宋代最盛,元代渐衰,明代仅余零星几处。闽北窑场对龙泉青瓷的仿烧程度不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即同一水系上的窑场受龙泉窑影响程度近似,距离龙泉窑中心产区愈近的流域所受影响愈大,反之则愈小。闽北仿龙泉青瓷主要为外销而生产,至迟在北宋末年,其产品已运销东南亚地区,到南宋早中期仍是重要的外销船货。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遗址堆积坑出土了大量龙泉窑青釉瓷片。研究发现,少量瓷片生产于元代晚期,其余的生产于明洪武到成化初期。青釉有青绿、浅青等11个色阶,造型有碗、盘、炉等至少四十余种,其中有龙泉窑明代官器。此批瓷片的出土,再一次说明了明代是龙泉窑的又一个发展高潮时期,对研究明代漕运以及楚州区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宋元时期是龙泉窑烧造的高峰,但明代以后的龙泉窑青瓷,历来被看做是强弩之末。通常认为:明代龙泉青瓷胎体厚重,釉层凝厚,与元代作品相比稍逊一筹,与轻盈灵秀的宋代梅子青、粉青瓷相比更有距离。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明代龙泉青瓷部分产品的高超烧造水平几乎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12.
龙泉窑属南方青瓷系统,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它是在继承越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创期的产品与越窑没有多大区别,至北宋时期已脱颖而出,南宋是其鼎盛期,元代龙泉青瓷的产地、产量继续扩大,尤其在烧造大件器物的技术上有所突破,明中期后渐趋衰落,清康熙以后龙泉窑停烧。龙泉窑是一个庞大的青瓷窑系,其产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江西地区明代纪年墓中出土了一批龙泉釉青瓷,并且大多集中在藩王、高官及其家族墓中,这批青瓷究竟是浙江龙泉窑烧造的还是江西地区仿烧的,有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对这批青瓷集中地作一详细介绍,并试着对窑…  相似文献   

13.
刘铮 《文物春秋》2016,(4):68-69,79,2,81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三件佛道人物瓷塑:元代龙泉窑青釉露胎坐龛观音,明代德化窑白釉披坐观音,清代德化窑白釉坐岩真武帝君,是研究当时瓷塑工艺、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文章从造型、釉色、风格等方面对这三件瓷塑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明代早期龙泉窑青瓷的官器特征明代初期至成化时期,龙泉窑青瓷质量仍然较高,并为宫廷烧造御用器。浙江处州龙泉窑枫洞岩等窑场曾烧造宫廷用瓷,为明代龙泉窑发展高峰期。《大明会典》记有"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明宣宗实录》记载:"成  相似文献   

15.
下济窑址是一处以烧制青花瓷碗、盘为主的清代民窑,其鲜明的产品特色完全不同于本地早前的龙泉窑系产品,是继龙泉窑衰落后本地窑业谋求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国画坛三大重镇,早期是金陵,中期是吴门(苏州),晚期是松江。清代中国画坛亦有三大重镇,早期在新安,中期在扬州,晚期在上海。现仅就此略而论之。  相似文献   

17.
肖宇  周璞 《文物天地》2023,(1):118-120
常州博物馆藏龙泉窑仕女诗意图青瓷碗,模印“掬水月在手”“爱月夜眠迟”“弄花香满衣”和“惜花春起早”四幅仕女图。依据此类龙泉窑青瓷碗的出土情况、釉色与器形特征,判定其时代为明代中期。这四幅模印图像源于唐宋诗文,在元曲吟咏中更具叙事性与场景性,从而成为视觉艺术的一类题材,出现于绘画、剪纸、首饰和瓷器之中。这组“以诗入画”的视觉艺术题材,表达了闺阁的清雅趣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3—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云和县赤石乡麻垟村的横山周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比较完整的明代窑炉1座,作坊遗迹1处,出土元明时期龙泉窑瓷器标本若干,为龙泉窑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12月30日,南京博物院(以下简称"南博")推出了"以碑破帖尚古出新——清代碑学书法作品展(上辑)",首次大规模展示了清代碑学书法,超过三分之二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为全面展示南博藏明清时期的书法作品,南博已分期推出了"江左流韵——明代中期书法作品展""风神超逸——明代晚期书法作品展"和"气格俊迈——明末清初书法作品展"三个明代书法展览。关于清代书法展览,南博按照"帖学"和"碑学"两大脉络,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区出土的龙泉窑青瓷大致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南宋中后期至元初,第二期为元代中后期,第三期为明代.各期在器物类型和组合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变化较完整地反映了龙泉窑青瓷在四川地区的行销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