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郢都无城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郢都故址所在,至今尚未解决,被学界认为有可能为楚郢都故址的江陵纪南城、当阳季家湖古城和宜城楚皇城,作为春秋早期楚始都之郢的可能性都不大。春秋郢都故址至今未能找到,应是被"城"所蔽。结合文献分析及考古实证,可知春秋郢都并没有城,没有城垣遗迹,只是一个大遗址。  相似文献   

2.
略论楚郢都城市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江陵纪南城,亦称郢、郢中、南郢、纪郢,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第一大都会,被誉为“南国之壁”。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起,到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止,楚国在此建都长达四百年之久。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人们对其规模和布局有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崇源铜器群的分析,认为该铜器群可能出自荆门市沙洋县十里铺镇的白玉冢,其墓主等级为上大夫且与楚王关系密切,铜器群年代为战国早期晚段。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发现的蔡桥台基遗址群,年代早于纪南城。清华简《楚居》所述历代楚君的居处,多达14个,唯独不见戚郢,似乎表明戚郢的出现不得早于《楚居》成篇之时。有可能戚郢的出现在鄩郢之后。戚郢有可能位于目前多数学者认定的秦将白起所拔的楚都纪南城之内。那么,纪南城的始建年代就不会早于楚肃王时期,也不会晚于楚宣王早期,废弃年代则为公元前278年,而江陵蔡台基址群,也有可能是早于戚郢的鄩郢。春秋时期的楚郢都,在宜城楚皇城附近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江陵阴湘城的调查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十余年来,在楚史研究中,不少人根据江陵县境内“楚纪南故城”的内外调查、发掘出的考古资料,认为该城的年代不可能早至楚文王从丹阳迁郢之时,而可能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楚郢都。那么楚国早期的郢都在什么地方呢?尚待调查探索。现在江陵县境有六座古城(图一)。1、纪南城,距荆州城北4公里。在纪南城外发现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的古遗址33处;古冢600个左右;发掘的大小型墓近千座。这些古墓的随葬品,战国时期陶礼器组合关系大都是鼎、簠(或敦、盒)、壶等,春秋时期的墓葬很少。例如:1975年冬至  相似文献   

5.
湖北荆州纪南城遗址,文献记载为楚郢都故址,但20世纪的考古发掘表明,纪南城的年代上限为战国早期或春秋晚期,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纪南城的年代上限仅为战国中期早段,其使用时间为战国中期晚段至战国晚期早段。纪南城外的冯家冢可能为楚肃王墓,与纪南城的起始年代吻合。清华简和葛陵楚简记楚肃王徙鄩郢,因此纪南城当即鄩郢。楚肃王四年(前377年)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纪南城作为楚都历时99年。  相似文献   

6.
楚郢都礼制考高崇文楚郢都纪南城是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在城址时代、都城布局、与列国都城比较以及商业、交通、地理环境等方面都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参照“三礼”等文献记载,从礼仪制度的角度对郢都进...  相似文献   

7.
今安徽省寿县为古时楚都郢城所在。《史记·楚世家》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  相似文献   

8.
《史记·六国年表》载,楚顷襄王二十年,即秦昭王二十八年,“秦拔鄢、西陵.”第二年,“秦拔我郢,烧夷陵。”《史记·楚世家》亦谓”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据此可见,西陵乃楚国城邑之名,其地近鄢,即今湖北宜城;夷陵乃楚王陵墓之名,其地近郢,即今湖北江陵西陵与夷陵,一为城邑。一为陵寝,地非一处,亡非一时,应该说是泾渭分明,两不相涉的。实际则不然,从古到今,不仅这两处地望指说不一,犹连西陵、夷陵是二是一就各执所见,因此有必要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等率军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连战至楚首都——郢,王慌忙逃离郢都,渡过睢水,《左传·定公四年》这样记道:“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杜预注解释说:“烧火燧系象尾,使赴吴师,惊却之。”杨伯峻主编的《春秋左传辞典》采用此说。最近有人把它当做古人用动物参战的一事例(见杨成《中国古代史上用动物参战种种》,《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由此可见其影响之  相似文献   

10.
江陵又称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荆江两岸。因“地临江”,“近洲无高山,所有皆陵阜,故称之江陵。”(宋·盛弘之《荆州记》)现为湖北省荆州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夏禹定九州时,江陵为荆州之域。周夷王时,楚君熊渠立其长子为在王,建国于江陵。公元前689年,楚文王熊货将楚都由丹阳迁至江陵。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于此设江陵县,属南郑。三国时,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的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宣帝以及唐末五代十国时的南平国王等11个帝王先后在此建都100多年。以后,江陵一直为我国南方重镇。…  相似文献   

11.
秦将白起拔郢后,在故江北江陵另筑郢城,南郡、江陵县并治于此。西汉中期早、晚段之际,江陵县、南郡治所迁至长江改道后新修的嵠峨山城,郢城为郢县治所。东汉时,郢县废。关羽、桓温、王忱重修之“江陵城”,均为嵠峨山城。自桓温筑江陵城,始见“荆州城”“江陵城”并称。唐武德初,南郡撤。唐天宝十四载前后,长江改道今荆州城南,江陵郡治迁今荆州城,此后,“江陵城”“荆州城”同指今荆州城至今。  相似文献   

12.
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家台墓地位于湖北省江陵县荆州镇郢北村一座东西向的小土岗上,南距汉代古郢城北垣约1公里,与鸡公山墓地为一冲之隔,西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5公里,北距长湖约1公里,西南距江陵县城(荆州城)约5公里(图一)。 1993年3月,郢北村挖鱼池,暴露一批墓葬。荆州地区博物馆配合工程,发掘清  相似文献   

13.
<正>先秦时期,楚人称都城为郢。学界一般认为,从公元前1115年立国到公元前223年灭亡,楚国郢城几经变换。公元前241年,楚徙郢至寿春(今属安徽寿县境内)。寿春为最后的楚郢。令人不解的,楚郢从陈(今河南睢阳)迁至寿春,新、旧郢之间距离并不远。作为占小半个中国的楚国,为何没有把都城向更远的江东(吴地)迁移呢?而那里似乎更适合与秦国进行周旋。毕竟,“与楚同祖”的越国残余势力在东南地区至少坚持到汉武帝时代。  相似文献   

14.
楚郢都雏议     
据文献所载,楚自熊绎居丹阳,入春秋,由丹阳迁到郢都,依武王徙郢或者文王都郢的两种说法,时期大约也在春秋早期或者早中期之交,和纪南城,楚皇城两处地下考古资料所得出的时间结论有很大的矛盾,其时间都比文献所载的时间晚得多.这一矛盾,只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即证明始都郢之郢不在纪南城,更不在楚皇城.  相似文献   

15.
江陵县郢城调查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郢城位于湖北省江陵县纪南乡郢城村境内。西南距荆州城(今江陵县城)约1.5公里,西北离楚故都纪南城3公里。城址的东北3公里处有长湖的叉湖海子湖环绕,南距长江约2公里。襄(樊)沙(市)公路从城外的西部、荆(门)沙铁路从城外的东边由北向南通过。城址四周的地势平坦(图一)。  相似文献   

16.
楚都鄢郢考     
目前,史学界关于楚国都城有两种观点:一为“郢在今纪南”说;一为“郢在宜城”说。唐代地理典籍《括地志》曾记载:“杜预云(楚)国都于郢,今南郡江陵县北纪南城也。”一千多年来,学者们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郢在纪南”说似乎已成定论。但近几十年来,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家对“郢在纪南”  相似文献   

17.
江陵县境的纪南城是春秋战国楚郢都故址,城郊多楚墓,西郊八岭山为楚国贵族墓地之一。一九六五年,在八岭山的东缘,东西距纪南城七公里的望山,发掘了两座楚国贵族墓,时代为战国中期,其中望山1号墓出土文物六百余件,彩绘木雕小屏是其中珍  相似文献   

18.
一、标点: ①《秦本纪》:“白起为武安君。”《正义》:“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娃安集,故号武安。故城在洺州武安县西南五十里。七国时赵邑,即赵奢救阏与处也。”(216) 按:“得”当上属,“战必克得”为句。正文列举白起战绩,如:“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拔五城”;“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此皆白起克敌得地之证,故  相似文献   

19.
楚国原是江汉流域一个“筚露篮缕,辟在荆山”的小邦,到了春秋时期才日益强大,逐浙发展成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楚郢都纪南城位于长江中游云梦泽畔,东接富饶的江汉平原,西临险要的鄂西山地,南频浩森的万里长江,北有直达中原的通衢大道。桓谭《新论》形容这座古代南方最大的都市时,说它“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在地位上稍逊于首都而高于一般城邑的别都,它们不是郢的门户,便是楚的军事重镇,在楚国发展经济、开拓疆土方面,起过  相似文献   

20.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南方最大的诸侯国。疆域辽阔,“地方五千里”;物产丰富,“为天下饶”。它具有独特风格的“楚文化”,与北方文学,遥相辉映。江陵纪南城是楚国的都城——郢,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