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继光 《世界汉学》2005,(3):170-176
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澳门基金会、澳门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系与澳门”国际学术研讨会,於2003年11月1日至5日在澳门召开。来自内地、台、港、澳及法国、加拿大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国学”这个名词是梁启超、章太炎、邓实等人从日本引进来的。日本则是从欧洲学得“民族国家”观念之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创造这么个词。中国人把这个词引进之后就顺带把“民族国家”观念也引进来了。“民族国家’砚念中的“国家’,和中国原有的“天下’砚念中的“国家”,涵义很不一样。“民族国家”观念中的“国家”核心内容是“土地”、“人口”、“政权”三要素,“天下观念”中的“国家”,除了这些之外,涵义较为广泛,还包括: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30日至7月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与会学者百余人,提交学术论文70篇。现就本次会议讨论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一、近代文化与社会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它的发展变化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乃至国际环境都紧密相联。研究中国近代文化离不开对中国历史与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考察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耿云志考察了清末以来的文化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觉醒带动文化趋新…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25—26日,"北美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这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历史系,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图书馆和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70余名专家学者就北美中国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及其研究和方法理论展开了热烈研讨。作为本次大会的组织者之一,笔者根据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包括整理后的发言记录,深觉这次会议有不少重要的议论焦点值得进一步思考,遂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规纳为几个问题在这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13日,由澳门民政总署和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办的卢九家族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卢廉若公园春草堂举行,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地区和海外的30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中外关係史学会、澳门基金会、澳门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係与澳门”国际学术研讨会,於2003年11月1日至5日在澳门召开。来自内地、台、港、澳及法国、加拿大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研讨。为什么选择“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係与澳门”作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三家联办单位的负责人在会议开幕式的致词中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一主题的意义。中国中外关係史学会会长耿昇教授在致词中说:本届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十六至十八世纪的中西关係与澳门”。这是一个内容广泛而又寓意深刻的课题。众所周知,由於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7.
汪谦干 《安徽史学》2004,(6):112-112,67
由山东省聊城市政协、聊城大学主办的"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4日至27日在聊城召开,耿云志、来新夏、张玉法、王汎森、孙震、李安模、张荣芳、安作璋、罗志田、桑兵、王学典、孟祥才等80余位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常建华 《民俗研究》2009,(3):269-272
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断裂与连续:金元以来的华北社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20—23日在天津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出席了会议,著名学者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郭松义研究员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词,就开展华北社会文化史研究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2011年4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80余名国内外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者参加了会议,围绕近代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范式和话语,传统文化与近代文化,西学与近代中国文化,国家、社会与文化变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亮  赵琪 《史学史研究》2011,(4):119-123
2011年10月16日至17日,"2011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历史学院主办,北京市历史学会协办。来自国内外数十所大学与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聚于一堂。大会汇集学术  相似文献   

11.
许家窑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许家窑文化发现、发掘与研究的历史,肯定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许家窑文化的命名、时代、地层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许家窑文化命名的盲目和地层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2.
区系类型理论的构筑和完善,考古学化的命名和作用,考古学类型和化的区别及其地位,化和族属的关系等等,凸现出20世纪中国考古学实践的主要特色,深入思考其中的成败得失,拓展考古学的理论思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新世纪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韩国河 《华夏考古》2001,(2):102-112
一、视点的选择和方法论 国际化的今天,把本国的文化立足于国际的视点,采取综合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逐渐成为考古学、历史学界的一个主要趋势,尤其是从异文化的角度或者是相互比较的研究方法,越来越成为国际合作研究的基本手段。具体到中日考古学的比较研究,其实也是从东亚的视点来整体看待和考察中日两国考古的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这种比较研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因为比较的对象相同,在人为交流和文化传播存在为背景的前提下,探讨当时两国或两地区间存在的历史实事和性质;另一个是被比较的对象没有任何交流关系,通过比较旨在加…  相似文献   

14.
Two economic geographers, commenting on Anuchin's latest book on the theory of geography, urge a halt to the fruitless debate over a “unified geography” and call for a mor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geographic research. Dwelling on a wide range of issues, from geography education to the content of geography journals,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is no longer adequate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geography and that economic geography, in particular, must take into account political and social processes that fall within the provinc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A gap is found to have developed between political science, on the one hand, and economic geography, on the other, and the authors hold that such a gap might be filled by a discipline concerned with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processes. A legitimate role is seen here for a regional economics, or choreconomics. In the authors' view, geography would gain not only from a more pronounced economics-oriented economic geography, but also from a more practically oriented physical geography.  相似文献   

15.
The no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wo opposed cultures, one literary and one scientific, has a long pedigree going back to nineteenth century. However, it was C.P. Snow's formulation of the idea in 1959 and F.R. Leavis's 1962 critique, which brought it to the fore in cultural discourse, where it has more or less remained ever since. The papers in this special double issue of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examine the debate and its legacies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while this introduction seeks to contextualise the issues raised and draw some contemporary lessons.  相似文献   

16.
讨论战后60年日本文学,需要探讨在这60年里中日比较文学的发展情况,当然探讨巾国大陆在这期间对中日文学比较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就有了意义。在中国大陆.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大陆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在80年代之后,对日本文学的关注和思考,更是中国大陆学者的一种自觉活动。  相似文献   

17.
谢肃 《考古与文物》2012,(4):60-65,100
从夏商文化在夏商之际地域分布的变化看,夏商分界当在南关外型商文化第一、二组之间。二里头四期晚段文化是最晚阶段的夏文化,其绝对年代没有进入早商。  相似文献   

18.
民国史研究的现状与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大陆开展中华民国史研究,从1972年算起,到今年正好30周年。中华民国史研究,现在也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在日本、美国、欧洲各国都有很好的研究,各有优长,值得中国学者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就中国大陆,特别是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有关民国史研究的简要情况,做一个汇报,同时提出几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松岩 《世界历史》2002,4(2):71-82
在西方,关于特洛伊战争(远征特洛伊)和“木马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以这次远征为背景或主题的史诗和民间故事、传说,如名的荷马史诗等更是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同古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距今3000多年的特洛伊战争早已被蒙上一层层神秘的色彩,使人难辨其“庐山真面目”。事实上,在荷马史诗形成的时代,人们对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就有不同解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历史学界在澳门历史的分期、定位和葡占澳门的特点等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作者在本文中依据历史事实,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