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家宏 《史学月刊》2000,(6):101-107
17—18世纪是重商主义盛行时期,重商主义成了英国的国策。整个第一英帝国就是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产生、发展、壮大的,重商主义成了旧帝国最主要的特征。因而,英国旧的殖民体制的特点就表现为政治上控制松弛、经济上严格限制。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之前,英国与殖民地的关系比较融洽。然而战争结束不久,蕴藏于旧的殖民体制之中的危机便迅即爆发。旧的帝国殖民统治体制越来越难以维持,旧的帝国体制已经解决不了帝国的危机,英国与美洲殖民地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瓦解。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天主教会在菲律宾殖民统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西班牙在菲律宾殖民统治最突出的特点是政教合一,天主教会在各方面都拥有非常广泛的特权。 西班牙是一个封建神权国家,天主教是国教。大力传播天主教成为历代西班牙国王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曾经说:“朕是上帝的工具:重要问题是吕宋王国(指菲律宾)的皈依(天主教),而上帝已预先指定朕来实现这个目的,为此目的而挑选朕做他的国王;由于上帝已经把这样光荣的工作交给朕和王国政府,朕将占领吕宋群岛,虽然这样做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受迫迁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除了战争及大陆帝国崩溃、政权更迭和相关政策等之外,非殖民化成为引人注目的重要因素。二战后欧洲海洋帝国开始崩溃,非殖民化应运而生,难民潮等受迫迁徙亦随之出现,席卷各大殖民帝国。帝国终结及非殖民化对这场受迫迁徙的产生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帝国殖民压迫造成殖民地治理危机;帝国向民族国家的国家形态转变产生联动效应;帝国终结引发社会秩序失衡。因此,帝国及其不平等的殖民统治是难民产生的根源;帝国实力下降导致的行政和控制力下降,提供了难民产生的基本条件;帝国镇压民族主义抗争的举措直接制造了大批难民;帝国终结造成的难民问题对相关国家和地区及其国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奥古斯都与罗马帝国初期的人口普查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秀华 《世界历史》2001,8(3):117-119
罗马帝国时代是欧洲乃至全球人口全面增长、技术化广泛传播的时代。以奥古斯都为代表的帝国统治们有效地把握了对罗马帝国进行严密统治的命脉:以人口普查制度对帝国的属地臣民进行行政统治和人身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财税制度,将征收的赋税全部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这种对行之有效的政治机制的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杨松 《史学集刊》2024,(1):121-133
文化治理策略是英帝国殖民统治的关键要素。18—19世纪,英国人发明了符合现代社会的新型体育,并赋予其文化标准和道德规范。现代体育以英帝国的外扩性为动力,通过多种路径持续传播,在帝国空间内建构起“共有”的体育传统,呈现出帝国扩张与殖民权力的增长。现代体育是英帝国扩张与治理的重要工具,它强化了公学毕业生为帝国服务的意识,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继承人。在维系英帝国层面,现代体育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加强了帝国统治的合法性及殖民地对帝国的忠诚感,是影响英帝国秩序的一股重要力量。作为启发式工具,现代体育在帝国的传播及其功用反映了英国的殖民扩张、治理方式,以及文化与帝国主义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班牙、葡萄牙美洲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问题,国外学术界20余年来进行了激烈争论。争论中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安德列·根德·弗兰克提出:资本主义早在16世纪征服时期即已开始进入美洲殖民地;美洲殖民地不是封闭的、封建的,征服使其与16世纪不断扩张的商业资本主义体系混然一体了。而埃尔内斯托·拉克拉乌则认为,殖民征服引进美洲殖民地的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垂死的封建主义;美洲殖  相似文献   

7.
论10~11世纪德意志的帝国教会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树栋 《史学月刊》2005,1(12):71-76
10~11世纪,德意志存在一种帝国教会体制,其实质是王权主导下的王权与教会间的共生共存关系。在这一体制下,教会机构成为国王的政治机器,教会首脑成为国王官吏,同时国王则全力维护教会的特权和利益。在萨克森王朝统治时期,帝国教会体制成为德意志强大王权的一根重要支柱。但从长远来看,这一体制也存在严重隐忧。“主教授职权之争”以后,帝国教会体制瓦解,王权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1898年以后,沙俄在中国东北的旅大地区和中东铁路沿线地区非法建立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管辖之外的殖民统治体系的基本过程,并指出这两个地区的殖民统治体系由于分属于沙俄国家统治机构中不同的势力集团,因而其建立过程中所用手段、殖民机构设置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从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在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建立之后,国际关系史经历了几十个帝国的兴衰存亡,帝国的扩张以及帝国之间的攻伐战争使欧亚大陆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到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规则也是以殖民帝国的形式传播到全球。帝国既是一种政治单位,也是一种国际体系。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农业帝国、游牧帝国和殖民帝国等不同帝国形式,三种帝国的兴衰源于其内在的悖论,农业帝国在相对固定的空间中上演着统一与分裂的剧目;游牧帝国则需要调和定居与移动之间的难题,殖民帝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帝国在早期全球化的进程中打造了一批殖民城市,其中分别处于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三座城市那不勒斯、利马、马尼拉在空间上即体现了西班牙帝国推动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在经济方面,西班牙帝国的大帆船贸易将三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带动了商品和货币的全球流动,同时也改变了城市的命运;在城市建设方面,三座城市具有相似性,即棋盘格的城市形态、城市防御功能的加强、港口城市的特征以及居民和族群的多元化;在文化方面,西班牙帝国利用城市实现其文化霸权,即通过城市空间整合和仪式活动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近代早期西班牙帝国掀起的全球化影响深远,在全球范围内塑造了一种带有其典型特征的城市类型,而这些城市的地位和空间变化则体现了西班牙霸权文化与在地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试。  相似文献   

11.
国洪更 《安徽史学》2016,(3):119-129
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其一,亚述帝国的御道只修建在本土的部分地区,况且有些路段的路况不能令人满意;其二,亚述帝国的驿站仅仅设立在边远地区,它们的服务尚未尽如人意。但是,亚述帝国的御道与其他道路一起构成了贯通全国的交通网,为国王管理控制地域广阔的帝国创造了条件。驿站是亚述帝国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国王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亚述国王选派亲信奔赴各地,他们不仅传达国王的政令,而且可以代表国王处理行省事务。总之,亚述帝国的邮驿制度是国王加强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十七世纪后半期,是欧洲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一步步地成为“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西班牙“政治和社会的衰落表现出可耻的长期的腐化所具有的一切征兆”,曾经盛极一时的哈布斯堡王朝衰落了。法国由于它的世敌哈布斯堡王朝力量的削弱,和它采取一种“较有力而可靠地保存封建制度基础的民族专制君主制度的政治形式”而出现的回光返照,大大提高了它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增长了它争夺欧洲霸权的贪婪野心。由于这一变化,法国在这时期欧洲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公元8世纪到11世纪,北欧维京人开始不断侵扰和殖民欧洲沿海,足迹遍及欧亚非大陆,甚至北极和美洲。海盗活动破坏了被侵略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并奴役压迫殖民地区;但维京人的扩张同时加强了欧陆内部甚至各大洲间的有机联系,促进了中世纪欧洲商贸的复兴,并且对欧陆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坤 《黑龙江史志》2012,(21):43-44,49
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的傀儡政府,在其他统治东北的十四年里,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伪满政府制定一套殖民法制,通过彰显殖民法制的社会统治功能,构建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古典著作和波斯帝国的文献出发,讨论它的统治方式及其特征,指出波斯大王掌控着对所有重要官职的任命以及财政资源,以书信指导着行省总督的管理,据此控制着贵族的命运,确有专制自为的意味。但作为波斯国王,国王权力的行使,较多地取决于国王个人的能力和意愿,他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以贯之的官僚系统支持,总督在军事、内政和对外政策上大体自主,较少受到国王的具体干涉。而在地方共同体中,虽然法律上国王和总督拥有无限权力,其命运有时会被国王与总督左右,但在日常管理中,它们大体自治,由此造成了波斯帝国统治中国王的专制与地方自治合作的特征,两者的结合,是帝国得以长期维持的基本原因。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古代国家的统治能力以及波斯作为一个征服性帝国有关,因此,波斯帝国的中央集权基本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而实际的政治运作,需要更有效率的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6.
英法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特点评析(1850—194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 5 0— 1945年间 ,英、法在其殖民地所建立起的行政管理体制 ,集中地体现了其他各类殖民帝国的统治特色。英属殖民地内的行政管理体制大体可分为两类 :在白人移民垦殖殖民地中 ,英国主要是通过建立自治政府来稳固其统治 ;在皇家殖民地内 ,英国则是依赖于专制政府 ,并以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为手段 ,来维护它在这些地区的殖民权益。在法属殖民地中 ,由于不存在建立自治政府的殖民地 ,所以其行政管理体制大都以专制政府为特征。通过这样的统治体制 ,法国在殖民地内大力推行“同化”政策 ,企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对殖民地实行更全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新书微讯     
正《哈布斯堡的灭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内容简介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其在十七世纪抵御了土耳其人进攻、守护欧洲文明。当拿破仑军队在欧洲无往不利时,哈布斯堡也是抵抗革命势力的中流砥柱。但是在十九世纪的后几十年里,帝国的军力、国力在诸民族的威胁、瓜分里四分五裂了。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帝国崩溃的世纪",国内外学者们对帝国学和帝国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本文将立足于帝国学的角度,分析帝国的类型,并考察苏联的前身——俄罗斯帝国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俄国斯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的非殖民帝国,在自身社会发展过程中结合了东方专制制度和欧洲专制主义的特性,是各民族团结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一 从16世纪初到1945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建立的400年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日本的殖民势力先后入侵过这个岛国。其中以荷兰殖民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殖民政策的实质是奴役和掠夺。荷兰当局在殖民地实行“强迫种植制度”,规定农民必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是欧洲最早向海外扩张的殖民国家之一,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后其海外扩张的主要动机是攫取东方财富和传播天主教,企图在亚洲建立"东方天主教帝国",这使得它在海外殖民的过程中所实施的政策与其它殖民国家显著不同,即注重从宗教文化上对殖民地人民进行同化.本文探讨了西班牙在天主教语境下对菲律宾华侨的宗教政策和华侨的反应,以及这种政策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