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崔莺莺与唐蒲州粟特移民踪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寅恪先生推测元稹《莺莺传》中的主角崔莺莺原型是与酒家胡有关的中亚粟特种族女子。本文继续其思路补充新证:一、蒲州唐河中府治所官衙“绿莎厅”可能是粟特语“首脑、头子”的译音,证明蒲州曾有粟特胡人聚落存在。二、大历至贞元年间蒲州为李怀光根据地,其部下有大量粟特胡人驻此。三、蒲州乾和葡萄酒的“乾和”二字是突厥语“盛酒皮囊”译音,证明蒲州有胡人酿造葡萄酒业存在。四、唐初蒲州地区就有酒家胡,相邻的绛州王绩写有题壁酒家胡诗。五、元稹对胡人生活非常熟悉,写有许多有关“胡化”风气的诗歌。从而进一步证实了陈寅恪的推测。  相似文献   

2.
韩建武 《收藏家》2000,(4):22-29
唐代文治武功,均臻极盛,其时蕃胡,慕义向化,辐凑并至。上至审相、都督,下至烽堠守卒,都有胡人踪影,使唐都长安沉浸在一片扑朔迷离的胡风之中。在唐人意识中,有广义和狭义胡人之别,狭义者似专指西域人。《安禄山事迹》载安禄山曾谓哥舒翰:“我父是胡(安父为昭武九姓人),母是突厥女,尔父是突厥,母是胡(哥母为于阗人)”。高僧金刚智则自称“吾是梵僧,且非蕃胡”(宋《高僧传》)。可见  相似文献   

3.
四川、重庆两地汉墓陆续出土几种类型之“胡人”或日“非华夏族”图像,过去之研究有所涉及,以为与佛教早期传播有关。本文试对此类图像资料加以分析,讨论其主要发现情况及一般表现形式、“胡人”图像研究之核心问题(图像辨认与身份鉴定)、“胡人”与“胡人”图像之间关系以及巴蜀地区“胡人”图像之特征等。  相似文献   

4.
《石林燕语》是宋代叶梦得所撰的一部有名的笔记,书中不少资料可补史传之阙。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为读者提供了很大方便。总的来说,点校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不少地方相当粗疏。今且就书中专名号、书名号误标、漏标之处,略举十例。(一)、卷一第3页:“东华门直北有东向门,西与内东门相直,俗为之誃门,而无牓”。按:东向门,指此门是朝东方向的门,不是门名,专名号应删。(二)、卷一第8页:“嘉祐初,欧阳文忠公知太常礼院,复请续编,以姚闢、苏洵掌其事,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议者病其太简。”按: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是具体的人,不是书名,书名号应改为专名号。(三)、卷一第2页:“贾文元罢相,知北京,未满万户,以出师佐平贝州功,特封安国公。”按:宋代的北京,是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  相似文献   

5.
《三国志》点校本专名号问题周国林平昔翻检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1982年版),偶见标点疑误之处,辄录以待考。今略加排比,发现其中以专名号使用时所出问题最为突出,故将此类疑误先行整理出来,以供是书读者及古籍整理者参考。为排印方便,下面引录《三国志》...  相似文献   

6.
唐代高僧籍贯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僧尼数量非常之多。但是,这些僧尼在全国的分布,我们已无从查考。能够为我们所利用的只有当时高僧的材料。唐代近三百年间,高僧大德辈出,考察他们籍贯的地理分布,是揭示唐代佛教地理分布特征的重要途径。本文拟据唐道宣《续高僧传》,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宋赞宁等《宋高僧传》,对唐代高僧籍贯分布及其变迁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一高僧籍贯分布的轮廓前述三《高僧传》记述高僧籍贯的方式,有三种情形:(一)直接称某僧为“某地人”,或某僧“生于某地”。但是,有时在行文中称“某地释某”…  相似文献   

7.
蒋仁 《福建史志》2014,(4):26-26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建文帝即位后,立即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靖难”名义起兵对抗,经过三年攻战,朱棣率燕军攻下京师(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即位称永乐帝,令方孝孺起草登极诏书。方抗命拒绝,惨遭杀害。朱棣诏令夷其十族(第十族为朋友及弟子),仅方氏一案被杀者达872人(一说847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的日益稳定,经济的逐渐繁荣,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也兴旺发达起来。这是大好事。它将大大有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发展。 出版古籍的点校本应使用专名线,在这方面,一套完整的校点本二十四史及《资治通鉴》等做出了很好的样子。当我们浏览或研读全国各地最近几年所出版之古籍时,略感美中不足者,即有相当数量的古籍整理本不见排用专名线。考其原因,大约有二:一是点校者贪图省事,二是出版社迁就印刷厂。有的人甚至主张标点古籍只用句逗,摒弃其他一切标点符号,理由是能读古籍的人根本用不着你去加标点符号。如果照此逻辑推论下去,似乎连句号也可不用,干脆彻底回到古代去算了。我们对这种“取消主义,”  相似文献   

9.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两汉时期陕北地区多个游牧民族在此长期融合的事实,本文统称其为“胡人”。通过对陕北地区241座汉墓的考察,可以辨析出29座“胡人”墓葬。随葬带孔陶罐、戳记陶器、铜镜残片和骨箸、骨刷、骨勺等骨器及装饰有波浪纹、弦纹的小口弧腹罐是匈奴族的常见做法,在墓道中用盛肉的陶罐来献祭可能是羌人的葬仪,随葬动物是这两支“胡人”墓葬的共同特征。29座“胡人”墓中,既有文化内涵较为单纯的“胡人”墓,又有两者共存一墓的情况,对墓主族属的辨析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解读墓葬。  相似文献   

10.
摩尼教“拂多诞”一词,西方学界认为音译自胡语的教阶称谓。本文在西方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藉助中国传统史学的考据法,探讨该词产生的历史真相,解读该词的意蕴。认为其乃武则天延载元年(694)认可摩尼教在华传播的产物,原系其时朝廷为觐见某位摩尼高僧所取名号,而被摩尼教团作为第二教阶的汉文称谓。  相似文献   

11.
《后汉书》校勘辨正何亚男中华书局标点本《后汉书》(下称标点本),自从1965年出版以来,向以校点审慎详密而备受学人称誉。在《后汉书》的流传史中,标点本是一个里程碑,它不仅给全书(包括李贤注)加上了新式标点,方便了读者,而且汇集了前人的校勘成果,详细地...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标点本《后汉书》在标点中仍存在一些失误,今试为指出一则,以供标点者参考。 《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睦能属文,作春秋旨义终始论及赋颂数十篇。又善史书,当世以为楷则。(P.557) 今按,标点者于“史书”下加书名号,盖以为此之“史书”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大篆十五篇之书名也。殊不知汉人或称隶书书体为史书(关于此可参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举“凡《汉书·元帝纪》、《王尊传》、《严延年传》、《西域传》之冯嫽;  相似文献   

13.
俄藏黑水城文献宋代小胡族文书试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所收《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中有两页共三处出现“小胡等族”、“小胡族”字样。本文通过对这些文书的考释,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资料价值,即提供了有关宋代小胡族地区分布的左证资料、小胡族内部民族构成的具体资料、有关癿名族地区分布的确证资料和小胡族兵员构成的直接资料。本文还刊布了在陕西志丹县考察宋代军寨遗址时所发现的一通宋代石刻——《正将李公重修石空寺记》。  相似文献   

14.
《高僧传》标点商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僧传》标点商兑汪维辉梁释慧皎的《高僧传》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部要籍。它的价值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成为研究晚汉六朝历史、哲学、文学、语言、中外交通史等的重要参考书。中华书局于1992年出版了汤用彤先生的《高僧传校注》(汤一玄整理),为广大读者研读此...  相似文献   

15.
八狗明万历中,江西临川监生乐新炉游京师公卿间,据众京官的为人特点,编造出京官中有“三羊”“、八狗”“、十君子”“。三羊”指杨四知、杨文焕、杨文举“;八狗”指赵卿、洪声远、张程、蔡系周、胡汝宁、陈与郊、李春开、张鼎思“;十君子”指邹元标、雒于仁、李沂、梁子琦、吴  相似文献   

16.
如何理解走马楼吴简中的“真吏”,关键在於如何解释“真”字。“真”并非真假之真,而是睡虎地秦简中“臣邦真戎君长”之“真”。依据秦筒相关简文,可知“真”是指华夏(秦与诸侯)之外却又已经在政治上归附华夏政权的所谓“臣邦”(或“内臣邦”),是与华夏之外并且尚未归附华夏政权的“外臣邦”(或“它邦”)相对而言的。吴简中的“真吏”,应是指那些出自土着族羣,而且在已经成为编户的非华夏族苇社区中担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人。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份,他们享受不缴口算、复除徭役、不受年龄限制等等优待。  相似文献   

17.
清道人传·上篇·作者菊南山标题字董欣宾引言胡小石、张大千的老师清道人(李瑞清)是“首辟两江文化”之功臣。他是教育家、书画家、鉴赏家;又是情痴、孝子、末代孤忠之臣,一生充满传奇性。在南京,他有不可抹煞的功绩,他不但把当时江南最有规模、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  相似文献   

18.
说“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的“貊”地近燕,是一重要的古族。先秦即以“蛮貊”泛指非华夏民族。汉以后单称的“貊”指高句丽及其别种,它与先秦“貊”的关系尚有待考古学帮助解决。战国已出现“胡貊”并举,它固化为一合成词后可指匈奴或一切北方民族。“秽”本是“貊”之外的另一族,汉代因和“貊”同处东北,遂连称“秽貊”。固化为一词后可指不同的东北各族。  相似文献   

19.
胡三省(1230--1302),自署天台后学胡三省,字身之,一字景参,号梅涧,浙江台州宁海(今属宁波地区)人。他是浙江杰出文史大家,也是我国宋元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他生当我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南北纷争、战事频繁的宋、元之交。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四二《地理志》三在记载酉安府地理情况时,有两处错误。其一为标点错误,其二则系撰者误记。先看第一处错误。本卷“西安府条”在记载咸阳县时云:咸阳县“旧治在渭河北,洪武二年徙于渭南”。按:标点者在此处“渭南”二字左边划一道地名线显然不妥。因为这样划就使“渭南”成为一个固定的专用地名。实际上,此处所言“渭南”,系泛指渭河以南地区,而不是特指某一个固定地名。其本意是说:咸阳县过去的县治在渭河以北,至洪武二年(1369年)始将县治迁移至渭河以南地区。标点者在“渭南”二字左边划道地名线,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